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能不能对孩子说,“这个太贵了,不划算,我们去网上买”?

发布者: maitian | 发布时间: 2025-11-13 11:39| 查看数: 32| 评论数: 0|

周末带娃逛商场,孩子在玩具店拿着一个彩虹圈玩了好久,就是那种和弹簧一样的塑料玩具。

能看得出来她很喜欢这个玩具,我拿起标签看了看价格,好家伙,这么一个塑料圈卖19.9元!

我习惯性地掏出手机,打开某多多一搜,5块钱两个,毫不犹豫就下单了。

果不其然,娃玩了一会以后,跑过来和我说:“妈妈,我想买这个”。

我说:“店里卖的太贵了,不划算,我们在网上买。可以吗?”

我把手机订单给她看:“你看,店里一个就要19块9,妈妈在网上5块钱就能买2个。过两天快递就到了,到时候我们一人一个,一起玩,好不好?”

娃听了以后想了想,很爽快的答应了。

说实话,19块9咱也不是掏不起,只是咱“可以买贵的,但是不能买贵了”。

尤其是有娃后,才知道什么叫“日出斗金”,什么叫“花钱如流水”,当妈的谁不想把钱花在刀刃上?



01

注重当下快乐,还是延迟满足?

这次买彩虹圈“操作”看似完美,但我心里却泛起一个疑问。

我忍不住问自己:我这么做到底对不对?虽然精打细算也没错,但会不会让孩子觉得我是个“扫兴”的妈妈?

我小时候,和妈妈出去逛街,看到想吃的小吃和零食,妈妈总以“这个太贵了、外面的吃的不卫生,回家我给你做(几乎没有做)为由拒绝,虽然理解妈妈,但当时还是觉得有点不开心。

自己当妈后,就想做个不扫兴的家长。

但如果今天我爽快地立马就给娃买了彩虹圈,以后她会不会看到啥就要买啥?

像我外甥每次出去逛街都要买玩具,即使家里有一堆差不多的还是要买,不买就大哭,不肯走。为了片刻的安宁,大人只好妥协。

外甥尝到「哭闹就给买玩具」的甜头以后,每次有了想要的东西,就会用大哭大闹的方法来解决。

此刻的我,仿佛像是站在一个天平上:一边是及时满足的快乐,另一边是娇惯任性的担忧。

我既怕亏待了她的童年,又怕惯坏了她的未来。



02

在扫兴和娇惯之间,有没有第三种选择?

我们为什么总是如此纠结,其实是因为我们常常把问题看作“非此即彼”的选择题。

就像给娃买玩具,要么当场拒绝,伤害情感;要么有求必应,助长欲望。

但或许,我们可以跳出“买或不买”的纠结,有第三种选择。

有一位知乎网友分享了她小时候的故事:

父母带她逛商场,看到喜欢的玩具时,父母不会立即就买,也不会当场拒绝,只说:“我们再看看前面有没有更好的玩具”。最后通常不是她忘记了、就是走累了。

但她父母不是就此“糊弄”过去。

如果玩具不贵,她父母会去批发市场给她买一个同款,放在柜子里。等到她生日或者考试成绩不错的时候,就会拿出来奖励她。

久而久之她就明白了,当时不买并非不给买,只是过一阵才会从家里“变出来”。

于是之后她看到喜欢的,就会和父母说,然后喜滋滋的等着玩具从家里“变出来”,没有变出来的,也不会很在意。



这对父母的做法,让我看到了家庭教育的智慧:将一次可能的“亲子对抗”孩子要VS妈妈不给,转化成一场充满期待和爱的仪式感。

这对父母的做法的可取之处在于:

1⃣没有开空头支票,给孩子建立了一种可靠的信任感。

有些家长在孩子要买玩具的时候,给出承诺,等回家就在网上买。结果后来也没有买,让孩子空欢喜一场,对父母的信任感也降低了。

2⃣延迟满足,给普通的玩具注入了爱和期待,让孩子更加珍惜。

这对父母没有承诺给孩子买不买,而是把孩子喜爱的东西记在心上。如果价钱合适,就悄悄买下,借用某个缘由送给孩子。这种惊喜感和仪式感,让孩子在得到玩具时获得的快乐加倍。

3⃣他们把孩子养成了一个内心丰盈、懂得延迟满足、并充满安全感的人。

这个网友的故事,最打动我的是那种“魔法感”。玩具不是央求爸爸妈妈买来的,而是从家里“变出来”的。这完全改变了“等待”的性质,从一种期待变成了惊喜。

孩子知道自己的需求被听见了,只是实现的方式不同。



当然这种方法并不适合每个家庭,我们可以琢磨出适合自己家的一种方式。

比如,在孩子想要买某个玩具的时候,我们可以和娃聊聊:

“这个玩具在店里买不打折,我们可以马上拿到,立刻享受快乐;

在网上买,可以打4折,但省下的钱可以再买一套你喜欢的绘本。

你选哪个?”

我们不要只说这个不划算,网上买更划算。而是让他知道,等待可以让你得到更多的快乐。道理讲清楚了,剩下的就是让孩子学会权衡与选择

或者,可以借此机会,来教孩子什么是“必需”和“想要”

就像博主「是个懒妈」的教育方式,她教育孩子,想要的东西自己买,必须的东西爸妈买。她家孩子想要的东西都是自己攒钱买的,这种方式孩子们也很开心。

总之,我们的教育目标,不是培养一个斤斤计较的小精明,也不是养成一个想要什么就要什么的小皇帝,而是一个懂得珍惜、善于权衡、内心丰盈的孩子。

而这些品质,能帮助他们在未来面对物质选择时能不卑不亢,面对人生得失时也能从容通透。

- End -

作者:知微,8年教育新媒体人,家有女儿。立志做一个不吼不叫的妈妈,陪伴女儿在平凡岁月里共同成长。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已获商用授权。

本文来自公众微信号:凯叔讲故事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