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最新“健康体重线”出炉:国人需要关注这3个数字

发布者: x-kai | 发布时间: 2025-11-10 09:34| 查看数: 34| 评论数: 0|

判断一个人胖不胖,不但要看体重指数,更要看腰围。



近日,《2025年肥胖管理全球实施指南》(下称《指南》)发布,首次基于亚洲人群“腹型肥胖高发、胰岛素敏感性低”的特点,提出了国人专属的体重标准。

《生命时报》(微信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邀请专家解读最新《指南》,并教大家科学管理体重。

国人专属的体重标准发布

上述《指南》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作为共同牵头人,联合18个国家50余位专家共同制定。

用欧美标准(体重指数在30及以上为肥胖)衡量国人,会漏掉近70%的高风险人群。”纪立农解释,我国居民对肥胖的“耐受度”远低于欧美人群。



因此,我国的“健康体重线”应比欧美更严、更精准(如图)。



当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达到24(即欧美标准正常上限)时,我国居民高血压风险就会增加2.8倍;

BMI在28及以上时,2型糖尿病风险飙升4.3倍,相当于欧美居民BMI达到30及以上的风险水平。

同时,即便BMI正常,我国男性腰围在90厘米及以上、女性在85厘米及以上,代谢综合征风险仍会增加1.9倍。

控体重,先调整饮食和运动

《指南》提出,所有超重肥胖人群都可遵循“基础生活方式-进阶药物-强化手术”的阶梯原则,管理好体重。



管理体重的基础层,就是做好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的核心原则是“能量负平衡+长期坚持”,建议每天少摄入500~750千卡,推荐4类证据充分的饮食。

1

地中海饮食

地中海饮食中主要包括以下食物:蔬菜和水果,这两类食物占据了地中海饮食金字塔中很重要的位置;橄榄油;全谷物主食、豆类制品;每周至少两次鱼和海鲜类食品;适量的红葡萄酒和水;少量甜食;红肉的比例也很低,一般由鱼和海鲜替代。



2

得舒饮食

核心原则包括:限制钠的摄入,并选择富含钾、镁和钙的食物;强调减少红肉、加工肉类及全脂乳制品等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以水果、蔬菜、无脂或低脂奶制品为主,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的摄入;适量摄入全谷物、鱼、家禽和坚果;限制糖果、添加糖和含糖饮料的摄入。

3

16 :8饮食法

每天在8小时内进食,其余16小时只喝水、黑咖啡、茶等。

4

高蛋白饮食

一种通过增加蛋白质摄入比例来实现特定健康目标的饮食模式,遵循每天摄入蛋白质1.2~1.6克/体重(千克)。

运动方面,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快走、骑车等有氧运动,同时进行2次抗阻训练,预防肌肉流失。



久坐族建议每30分钟起身活动2分钟,降低血糖波动。

另外,建议撰写自己的体重日记,日常吃饭时不看电子屏幕,每顿饭都细嚼慢咽,吃饭时间至少20分钟,可将减重效果提升40%。

服药必须遵医嘱

在调整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干预体重?

进阶层:药物治疗

《指南》建议使用减重相关治疗药物,并将这些药物根据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资源供给情况、患者肥胖程度、年龄等,分为“一线优先”“次选”“不推荐”。需注意,所有药物都需遵医嘱使用

药物治疗无需等到生活干预失败再进行,符合条件者,如BMI在27.9及以上、合并高血压者,可在生活干预的同时启动药物治疗,但需定期评估,以调整药物剂量。

强化层: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重度肥胖者的最后选择,适用于BMI在37.9及以上且有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等严重并发症者,或BMI在35及以上(亚洲人群在27.5及以上)、合并糖尿病且干预无效者。需注意,术后需终身补维生素D。

体重管理不是短期“减肥任务”,而是陪伴一生的健康习惯。纪立农强调,这份指南的核心是让体重管理回归健康本质,根据国人身体特点和医疗资源找到“能坚持、有效果”的方案。

管理体重并不难,平时可先计算BMI、测量腰围。

若超标,医疗资源充足地区居民可从“地中海饮食+每周150分钟运动”开始,资源受限地区居民从“每天少喝1杯奶茶+多走20分钟”开始。

另外,若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建议及时找内分泌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药物干预。▲

本文作者:生命时报特约记者 钟艳宇 本期编辑:徐梦莲

本文来自公众微信号:生命时报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