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马拉松圈,为什么越来越臭了?

发布者: x-kai | 发布时间: 2025-11-20 20:59| 查看数: 18| 评论数: 0|

2025年,马拉松更加火热。

仅11月与12月,就有116场马拉松赛事将在全国各地举办,会有近百万跑者涌入城市街头。

赛事如此频繁,人数如此之多,现如今的马拉松,只能用“疯狂”二字来形容。



与此同时,马拉松赛道上不仅挤满了参赛者,也飞驰着救护车;跑者们的尽头,除了终点线,还有医院门诊。



马拉松赛道,晕倒的选手

翻开社交平台,后悔跑马拉松的声音不绝于耳,有人晕厥倒地、有人被抬进ICU、还有人当场猝死……





人们显然没有想到,这场以健康为名的全民运动,竟然如此危险。




危险的赛道

不知从何时起,跑马拉松出事,似乎已成为常态。

2025年4月初,一则朋友圈的讣告在跑圈掀起波澜,25岁的山东小伙在参加某半程马拉松时,突发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后去世。



25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还没来得及享受人生,便猝然长逝,令人感到心痛。

还有2025年5月2日,湖北某半程马拉松赛道上,30多岁的王先生跑到7公里时,突然晕厥倒地。幸运的是,距离他200米左右的位置,恰好有一位急救跑者,对方当即上前,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设备抢救,使其撑到了救护车来临。



现场照片

事发过后,人们一阵后怕,倘若该男子附近没有懂急救的跑者,或许会有生命危险。

以上,仅仅只是冰山一角,网友们的遭遇,同样触目惊心。

有人晕倒后摔伤了下巴,去医院缝了10针;



有人跑至虚脱,导致肝肾功能受损,在医院休养了整整九天,可谓人财两失;



有人夏天顶着高温跑马,倒地后被救护车抬走;



有人冬天扛着寒风参赛,最后失温住院;



还有马拉松急救跑者在参赛期间,频频看见参赛人员被救护车拉走,赛后发帖劝告众人:千万别盲目参赛,不然就是拿生命开玩笑。



事实上,“马拉松危险”的声音并非第一次响起,早在九年前,便有许多人发出警示。

那是2016年广东清远的一场马拉松赛事,共有近2万名跑者参赛,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天竟有12208人受伤,其中肌肉痉挛9838人、扭伤1743人、虚脱306人、擦伤194人、晕倒20人……

现场,可谓一片惨烈。



当时的报道

触目惊心的数字,一度使人们对马拉松产生巨大阴影。

2017年10月,更有媒体给出了「近三年,国内马拉松赛事中共有14人在比赛中猝死」的数据。



时过境迁,伴随着马拉松的再一次爆红,无数跟风者在网红、热搜的影响下,如过江之鲫般盲目地投身于马拉松赛道。

他们想当然地认为,马拉松无非是更长的长跑,自己平时登山、逛街几个小时都不在话下,跑几个小时步自然也不成问题。

社交平台上各种“新手小白顺利完赛”“跑步菜鸟有腿就行”的帖子,更使他们信心满满。



但他们似乎忘了,马拉松其实算是一项高难度的极限运动,它诞生之初,便饱含着壮烈的悲剧色彩:公元前490年,一名希腊士兵「斐迪庇第斯」为传递胜利消息,一口气跑了42公里,待跑至终点宣布完消息,便倒地不起。

由此可见,马拉松绝非有腿就行的健康运动,它与滑雪、冲浪、攀岩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既是在挑战人体极限,也是在挑衅死神。





跟风者的每一次盲目起跑,都可能是一场与死神的赌博。



低俗的表演

大量跟风者的涌入,不仅带来了安全隐患,更上演了一幕幕文明失序的荒诞剧。

任谁也没想到,2025年马拉松最出圈的事件之一,不是某明星选手破PB(破个人记录),而是苏州马拉松比赛现场,10名跑者在某中学校门口随地小便。



更讽刺的是,移动厕所就在二十米开外,这也就意味着,随地小便并非无奈之举,而是素养问题。

这幕荒诞的画面在网络上迅速发酵,引得众多网友为之瞠目。铺天盖地的谩骂声,也使得这场无数人付出心血的马拉松赛事,就此狼狈收场。待人们日后回忆起这场马拉松比赛,首先浮现的不会是冲过终点的冠军,而是那扇被玷污的校门。

无独有偶,2013年的北京马拉松与2024年的南京马拉松同样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一帮参赛选手不顾旁人目光,自顾自地随地大小便,全然将“素质”与“文明”抛在脑后。




这两幕被网友们戏称为“北马尿红墙,南马尿草坪”,一度使马拉松赛事的声誉,蒙上了一层阴影。

当然,道德的滑坡,不止是一泡尿。

自2024年起,赛道上的不文明现象正在全面蔓延。譬如一些跑者把官方补给站当成“自助餐”,每次路过时,都会将主办方免费提供的能量胶洗劫一空,只留下一个空摊位给后面的参赛者。



此外,常有人将撕开的能量胶包装、捏扁的塑料水瓶、刚吃完的香蕉皮随手乱丢,使漫长的马拉松赛道,沦为了一条“垃圾跑道”,不仅让后面的选手寸步难行,更让城市街道在赛事结束后满目疮痍。




更令人窒息的是,竟有人将赛道当成自家客厅,跑步的同时嘴里总是叼着一根烟,缭绕的烟雾呛得后面的跑者咳嗽不止,内心忍不住发问:“这究竟是在锻炼身体,还是在损伤身体?”





与此同时,马拉松赛道也正在“变味”,它不再是挑战自我的舞台,而是沦为了部分人的秀场。

运动时拍照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每个人都希望留下自己在赛场上的精彩瞬间,但总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眼里只装着自己与镜头,完全丢失了对赛场及其他选手的尊重。

为了一个完美的表情,一段100米的路,他们可以来回奔跑十余次;为了捕捉一个帅气的姿势,他们全然不顾身后流动的人潮,执意堵在路中央。




显然,比起备战马拉松应该佩戴什么装备,他们更需要知道——

真正的体育精神,不仅在于征服42.195公里的毅力,更在于对自我品格的坚守。



虚假的胜利

当有人提问:“你为什么跑马拉松?”

一个常见的回答是:“中年人的跑步,往往是从某一次体检报告开始的。”



这个始于健康的朴素答案,本是诸多跑者的初心,却在大量跟风者涌入后,逐渐变质。

不知何时,马拉松被贴上了“中产标配”的标签,似乎能频繁参赛,便意味着有钱、有闲还有一副好身体。

翻开社交平台,抱怨“跑马拉松贵”的声音越来越响,有人列出清单:跑鞋、运动眼镜、运动相机、运动手表、速干背心、护腕、压缩袜……一套像样的装备动辄上千元。



连年上涨的报名费,更是让人叫苦不迭,关键中签还得看运气,一旦没中,就得加价找黄牛。



二手平台上,报名费仅需120元的半马,黄牛开口就要850元。一些热门的全马赛事,单个名额就敢开价上千元。而等级最高的白金标赛事,直通名额甚至被炒到5000元以上。




倘若是外地参赛,更是需要支付不菲的交通费与酒店费。



以至于有人发出感慨:月薪三万,跑不起马拉松。

但这些人之所以疯抢马拉松参赛名额,真是为了健康与成绩吗?

现如今,在跟风者的拥趸下,马拉松已成为新时代的“社交货币”,同事间攀比着PB成绩、朋友圈则刷屏着完赛奖牌,充斥着隐性炫耀。

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人们对亚健康的恐惧,使马拉松成为了新时代的“健康赎罪券”。

许多人试图通过一场一次性的、充满仪式感的运动,来抵消日常久坐、熬夜、懒惰、不良饮食作息所造成的“健康负债”。

于是,成绩证书取代体检报告,成为了健康的凭证;赛道美照取代健身房打卡,成为自律的体现。

然而,这种虚假的精神胜利法,骗的了朋友圈,却骗不了自己的身体。

当他们在赛道上虚脱倒地,当体检报告再次亮起红灯时,当自己从跑道被送往医院,他们才幡然醒悟,奖牌再精致、装备再豪华,也无法兑换成身体的健康。

因为真正的健康,从不来不在那42.195公里的终点线上,而在每一个早睡的夜晚、每一餐均衡的饮食、每一次持之以恒的日常训练中。



真正的健康,不需要任何奖牌来证明。

毁掉一座城市,办一场声名狼藉的马拉松就够了。

而毁掉自己,跑几场透支健康的马拉松,也够了。

马拉松的尽头,或许是终点线。

也或许,是生死线。

生命在于运动,不在于冲动。

保重。

监制:视觉志

编辑:Muse

视频号:视觉志

本文来自公众微信号:视觉志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