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人生建议:不要沉迷于做别人的情绪垃圾桶

发布者: x-kai | 发布时间: 2025-11-20 20:57| 查看数: 19| 评论数: 0|

文/橘云

生活中,你有没有过这种时刻:

朋友向你诉苦,你听完比他还难受着急;

父母情绪低落,觉得自己是不是哪里没做好;

遇到不好的人,心里的火一直灭不了;

明明自己的状态很好,被他们的负面情绪传染后,感觉做啥也不得劲。

究其原因,其实是我们被他人的情绪绑架了,总觉得对方的情绪有自己的一份责任。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你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不论全世界所有人怎么看,你都不该因此打乱自己的节奏。

真正高能量的人深谙此道理,于是为自己建立了情绪边界



你以为的“善良”,在不断透支自己

曾刷到过一个创意短片。

一个男孩脚步轻快地在路上跑着。

一会儿,他遇到了一个因气球飞走而哭得很伤心的女孩。

他走上前去安慰,带走了女孩的负面情绪。

女孩蹦蹦跳跳地离开了,他的脚步却变得沉重了。

接着,他又遇到了和女朋友吵架,被留在原地的男生。

他拍拍男生的肩膀,认真倾听对方的话。

男生冷静过后,又跑去追女友,而这时男孩已经跑不起来了。

就这样,男孩一路上不断安慰他人,接收负能量。

最后,他拖着沉重的身体回家,再也没法像之前一样轻快地奔跑。

白岩松曾说:“我们之所以活得很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他人的情绪左右。”

人终究不是上帝,不可能做到照顾好每个人的情绪。

一旦过度共情他人,把他人的情绪置顶,换来的只能是疲惫不堪的自己。

毕竟,这个世界的能量是守恒的:在自身还不够强大时,你给出去的情绪价值越多,留给自己的能量就越少。

博主@邦妮 也有类似的经历。

朋友向她吐槽工作中的挫折和不公待遇,她听后很难受,替朋友感到不值。

于是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帮朋友想应对办法。

没想到的是,她在这边累得不行,朋友在另一边拿她隐私换“乐子”。

听过一句话:“如果你太善良,这个世界迟早会让你遍体鳞伤。”

当你的善良没了边界,不仅不会换来感激,反而会变成伤害自己的利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若一味接收他人投射的负面情绪,反而是把自己的情绪开关给别人了。

真正高能量的人,会适当地屏蔽他人的坏情绪,守护好自己。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情绪边界不是墙,是过滤网

周国平说:“心灵的空间是有限的,装满了别人的情绪,就容不下自己的灵魂。”

一个人在别人的负面情绪中待久了,哪怕能量再多,也有消耗殆尽的一天。

与其纠结怎么让别人走出他的情绪,变得开心,不如先专注自己的感受。

知乎上有网友@一只游客 分享自己的经历。

朋友经常向他吐槽工作的事,听完后,他每每都给朋友提建议。

有次,他花了很大心思给朋友找报考、选岗相关的资料,结果朋友轻易就放弃了考试。

后面朋友再来找他吐槽工作的事,他明确摆明界限,希望对方自己考虑清楚就好。

从那后,他整个人都舒服了。

很喜欢这样一段话:

人生的烦恼来自,我们忘了自己的事,爱管别人的事,担心老天爷的事。

要轻松自在很简单,打理好自己的事,不干涉别人的事,甭操心老天爷的事。

情绪亦是如此。

别人的情绪我们无法左右,我们能做的只有消化掉自己的情绪。

《格局》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智者和朋友在路上被人无缘无故地指着发了一顿脾气。

朋友本想反击回去,但智者拉走了他。

朋友就问智者:“莫名其妙被人指着骂,你不生气吗?”

智者一脸笑意地看着他,说:“如果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不接受他,最终这个礼物属于谁?

朋友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当然是物归原主。”

智者继续说:“他情绪不好,冲我们发脾气,你除了生气外,更有不接受的权力。”

深以为然。

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共情疲劳”。

就是说,一个人若过度吸收他人的负面情绪,就会产生心理倦怠,进而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所以,我们要设置情绪边界。

这个边界不是墙,而是过滤网,把消耗、拖累的情绪过滤掉,保留温暖、积极和力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建立“情绪边界”,守护好自己的能量

心理学上有个“凡勃伦效应”:

商品价格越低,越无人问津;价格越高,越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人际关系亦是如此。

作家汪曾祺偶然结识了一个痴迷文学的青年。

青年经常向汪曾祺请教写作方面的经验,汪老次次都耐心解答,将自己的心得倾囊相授。

结果青年得寸进尺,请求搬进汪老的住宅。

汪老觉得为难,但又不好意思驳了青年的面子,只好同意。

可没想到的是,青年搬进来后,每天天不亮就去敲汪老的门,请教过程中也毫无敬意。

过了段时间,汪老实在忍无可忍,就向对方下了逐客令:

“你以后不要再来了,我很忙。也不要在外说我是你的恩师,我没有你这个学生。”

自此,汪老的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更出乎意料的是,没分寸的青年从那以后说话反而变得客气起来,言语间也多了丝尊重。

俄罗斯作家邦达列夫说:“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边界感。”

当你有了清晰的情绪边界,反而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美国心理学家加利·斯梅尔曾做过一个社会实验。

他让一个乐观开朗的人与一个满面愁容的人共处一室。

结果,不到半小时,这个原本乐观的人也开始唉声叹气。

人的坏情绪就像病毒一样,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为了保护好自己的能量,可以试试用以下三种方法,建立自己的“情绪边界”:

①给情绪“贴标签”

同事在抱怨一项工作时,你感到烦躁、焦虑。

不妨先问问自己:“这是我的情绪吗?我需要负责吗?”

通过给情绪“贴标签”,来拎清情绪的归属,不代入他人的情绪剧本。

②把自己的情绪置顶

《边界意识》里说:“你的界限就是你的情绪,边界只要被打破了, 就会发出警告。”

和他人的相处中,你觉得不舒服了,就一定要学会说“不”。

这不是自私,而是只有先守护好自己的能量池,才有能力去爱别人。

③给情绪“排毒”

每天给自己留10分钟进行情绪复盘,写下当天发生的美好事情,这有助于缓解负能量的侵扰。

通过散步、听音乐、吃好吃的等方式,把不属于自己的“垃圾”倒掉,避免堆积。

生活就像一杯水,你的情绪是“水”,别人的情绪是“杂质”。

没有边界,水会越来越浑浊,最后没法喝;而建立好边界,才能过滤掉杂质,留下清澈的水。

请记住,设置好情绪边界,才能保护好自己的能量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情绪治疗师蓝海说:“你的情绪疆界,就是你的人生边界。”

人与人的相处,最难把握的就是情绪边界。

边界模糊的人,会把他人的情绪当成自己的责任,导致内耗;

边界清晰的人,不做他人的情绪垃圾桶,守护好自己的节奏。

只有建立好情绪边界,才能摆脱他人过载的情绪,轻装上阵。

从今天开始,请保持一定的边界感,把精力多放在自己身上~

本文来自公众微信号:读者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