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人最大的愚蠢:凡事一根筋

发布者: xkai2000 | 发布时间: 2025-11-9 21:55| 查看数: 35| 评论数: 0|

▼点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十点主播安东尼朗读音频


(点击右边三个点,可调整速度,电脑上可下载)

弘一法师说:

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

生活中,很多人执念太深,做人做事一根筋犟到底,让人生陷入困境。

在英国诺奖得主,石黑一雄的代表作《长日将尽》中,就描写了三个“一根筋”的人。

他们偏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为了各自的追求,一条道走到黑。

将原本可以很圆满的人生,变成了一出悲剧。

其实,这世间最大的监狱,就是人的内心。

若你走不出心中的执念,就会像带着枷锁的囚徒一样,永远无法获得自在欢喜。



史蒂文斯是英国顶级豪宅“克林顿府”的管家。

他把工作当成命根子,一心只想成为一名“伟大的”职业管家。

为此,不惜牺牲亲情、爱情,活得像个机器人。

史蒂文斯声称,自己非常爱父亲。

可当父亲中风,躺在达林顿府的阁楼上奄奄一息时,他仅仅去看了一眼,就着急地说:

这太让人难过了,可是,我现在必须回到楼下去了。



当时,府中正在举行一场盛大聚会。

他认为,这是自己成为伟大管家的绝佳机会,绝对不能错过。

于是就片刻不离地守在现场,对与会宾客殷勤服务,亲自端茶递水。

生怕出一点纰漏,让客人不快。

直到父亲咽气,下人让他稍微去看一眼,他仍坚持说:

我现在太忙了,过一会儿再说吧。

在史蒂文斯眼里,父亲的生死根本就不值一提,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对亲情冷淡就算了,他对爱情也无动于衷。

肯顿小姐是勋爵府的副管家,不知何时起,对他暗生情愫。

可他不解风情、麻木不仁。

在肯顿小姐的姨妈去世时,非但没有一句安慰,反而指责人家的工作“有失水准”。

当对方表白时,他冷淡得像块冰。

即使肯顿小姐因此受到伤害,痛苦不堪地躲在房间里大哭,他还是不言不语,只顾埋头工作。

你说他对人家没有感情吗?

显然不是!

多年后回忆起来,他总会心烦意乱地想:

如果当初不是那般行事,结局将会怎样呢?

可这世上,没有如果。

肯顿小姐的深情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辜负,一气之下,便扭头嫁给了一位追求者,永远离开了达林顿府。

最后,失去亲人和爱人的史蒂文斯,除了工作一无所有。

只能将自己的感情埋藏起来,整天自欺欺人地胡思乱想,人生也陷入了巨大的空虚和寂寞之中。



网上有一句话很经典:

工作是为了生活,而生活不是为了工作。

人的身份是立体的。

我们除了员工,也是别人的父母、子女、伴侣、朋友……

若“一根筋”地追求事业,变成工作狂,不仅会丧失生活的乐趣。

还会压抑人性,让我们主动阉割其他身份,无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肯顿小姐心地善良、性格开朗、为人倔强。

主要负责达林顿府的清洁打扫。

白天,她和史蒂文斯一样,忙得脚不沾地。

对于府中事务,两人根本没法静下心好好交流。

因此,他们约定,每晚忙完以后,就在肯顿小姐的房间碰面,进行一下工作上的沟通。

也就是在这样的长期相处中,肯顿小姐对史蒂文斯产生了感情。

一开始,她觉得史蒂文斯也是爱自己的。

可在一次次试探之后,对方竟毫无反应,冷若冰霜。

性格要强的她,居然一怒之下,嫁给了前来求婚的好友本恩先生。



并决然离开达林顿府,去了很远的地方定居。

其实当时,她根本不爱本恩先生,只是在和心上人置气。

等反应过来,意识到仓促出嫁并不妥时,人已身在他乡。

尽管本恩先生善良又可靠,对妻子非常好,是个不可多得的好男人。

可肯顿小姐的内心还是放不下史蒂文斯,在婚姻中一直感到非常孤独。

即使和丈夫早已有了孩子,她依然时常悔恨地想:

我本来可以跟史蒂文斯在一起,有更好的生活。

因此,她经常为一些琐事发脾气,和丈夫吵架,怒不可遏。

在给史蒂文斯的信中,她写道:

我的人生犯了一个多么可怕的错误。

余生在我面前伸展为一片空虚。

在极度煎熬中,她甚至多次离家出走,想要回到达林顿庄园。

可又因为思念孩子,一次次重新返回家中。

就这样,在对昔日爱人的无尽思念中,肯顿小姐蹉跎了一生。

当初那个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女子,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变成了一个满面忧伤,对生活厌倦的老人。



想起网上有个提问:

迄今为止,你经历过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底下有个高赞回答:

执念太深,明知不可挽回的人,却舍不得放手,结果耽误了一生。

其实,感情上一根筋,不是深情,而是对自己的酷刑。

当一段关系已经走到尽头,就要及时结束,让自己尽快走出来。

若过度偏执于一段不可得的感情,只会让自己活在痛苦之中。



达林顿勋爵是一位声名显赫、神通广大的爵爷。

他为人和善,热情好客。

府中时常出入着达官显贵、社会名流,甚至一些能左右国际局势的人。

一战后,战胜国为了惩罚战败的德国,对其有很多不公平待遇。

达林顿勋爵此时义不容辞地站出来,为德国鸣不平。

他发出无数信函、电报,秘密召集了十八位位高权重的大人物,在自己府中集会。

大家畅所欲言,共同商议对策。

一开始,他是正确的,他的奔走呼号,为德国争取到了平等待遇。

作为英国上流社会的显贵人物,能有一颗仁慈的心,苦他人之苦,悲他人之悲。

能对敌人表现出慷慨和友谊,实属难得。

爵爷也因此受到众人追捧,声名更显。



可后来,德国纳粹上台了。

此时,爵爷却依旧沉浸在昔日的荣耀中,继续支持德国。

为了促成纳粹和英国的合作,他甚至在府中设宴,为双方牵线搭桥。

眼看他在错误的道路上,越陷越深,他的侄子冒着危险,前往达林顿府,苦心劝说。

可爵爷根本不为所动,还对着侄子大喊:

这不关你的事!

等到纳粹发动战争,爵爷自然就成了战争的棋子和帮凶。

身败名裂,被人人唾弃。

最后,无法接受现实的他,为了维护自己的声名,在绝望中选择了自杀。

实际上,追求声名的本质是渴望外界的认可,这本无可厚非。

但当这种渴望变成执念,为了声名失去自我,甚至连自己的性命都不顾。

声名也就成了一种累赘。



生活中,很多人为了声名不顾一切。

或是像达林顿勋爵那样,因声名被毁而舍弃性命;

或是在各种场合,为了获得一张“好人牌”,费尽心机。

社交中,为了塑造良好形象,强颜欢笑,与不喜欢的人虚与委蛇;

工作中,为了获得赞誉,不惜拼命表现,透支健康。

他们宁愿活在别人嘴里,也不愿活在自己心里。

然而,当一个人在追求声名的道路上,逐渐迷失了方向,也就迷失了自我。



佛家有云: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盛。

其中大多数的痛苦,不过是因为自己心中的执念太深。

舍不得放手,又无法拥有。

为了事业、感情、声名,不惜一切。

到头来却发现,那些拼命追逐的,不过是镜花水月,一场空。

人生短暂,何苦要一根筋,让自己深陷泥沼,无法自拔。

不如放下执念,学会转圜,去追寻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安宁。

作者 | 暄崧,追光而行,向阳而生。

主播 | 安东尼,朝鲜冷面下藏着一颗韩国烧烤的心。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公众微信号:十点读书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