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十五五”大事敲定:你的工作、买房、孩子专业都受影响

发布者: 风中麦田 | 发布时间: 2025-11-8 21:33| 查看数: 85| 评论数: 0|



作者:马江博

来源:得到App《得到头条》

‍‍10月28日,“十五五”规划建议稿全文正式公布了。之前我们学习过“十五五”的建议框架,那是二十届四中全会结束当天发布的公报,是缩略版。现在公布的全文,是完整版,确定了“十五五”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框架。

这份文件,决定了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的走向,也决定了人才的机会在哪里。

关于这份文件,《政经参考》主理人马江博老师做了详细的解读。今天,我们就一起从马老师的解读中划划重点。

01

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

先从一些不寻常的地方说起。这回的全文稿里,有两个罕见的地方。

第一,措辞很罕见。

比如,“抢占制高点”,不是“加强”“加速”,而是“抢占”。再比如,“超常规措施”,这四个字在中央大文件里极少出现。还有“决定性突破”,不是“进展”“成效”,而是“决定性”。

第二,姿态也罕见。

全文里提到“变局蕴含机遇,挑战激发斗志”,这种情感色彩的表述,在如此严肃的文件中很少见到。

这些不寻常的地方,也许指向了同一个判断:未来五年,将是极其关键的五年。

马江博老师把这份规划背后的变化,归纳为三重变局:科技强攻、区域洗牌、内需转向。

第一,科技强攻。

建议稿里的表述是“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

什么是制高点?简单说,就是那些能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分工的关键技术领域。而且用的是“抢占”,不是“加强”“加速”这类温和的词。这个措辞背后,是中美科技竞争进入了白热化。未来五年,在关键领域,国家要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跨越。

怎么抢占?建议稿说,要“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

这句话信息量很大。“超常规措施”意味着什么?包括千亿级别的资金投入、特殊的人才政策、突破性的激励机制等等。比如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这就是超常规的资金支持。同时,“决定性突破”这几个字的力度也很强。换句话说,“十五五”之后,要彻底解决那些曾经受制于人的问题。

比如,集成电路,这是最可能发生卡脖子的领域之一。我们从设计、制造到封测,要全链条布局。国家大基金的投入是千亿级别的。这意味着,假如你是芯片设计、制造工程师,未来几年会非常抢手。

再比如,工业母机,就是高端数控机床、精密仪器这些。这是制造业的基础。对个人来说,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也许将迎来黄金期。

再比如,基础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工业软件,都需要国产替代。软件工程专业,未来十年也许会迎来新的黄金期。

关于人才需求,建议稿专门提到,要“培养造就更多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这是一个完整的人才链条。战略科学家定方向,科技领军人才带团队攻关,卓越工程师解决工程难题,大国工匠负责关键制造,高技能人才负责规模化生产。

其中,马江博老师认为,卓越工程师会成为最抢手的群体,特别是在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而高技能人才,是普通人最靠谱的选择。比如航空发动机的叶片打磨、精密仪器的装配调试、高端数控机床的操作维护,这些技术工人的价值会越来越高。

具体到专业,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精密仪器、软件工程、复合材料工程、生物制药,这些专业未来十年也许都是黄金期。

这是科技强攻的大局。背后是万亿级的资金投入,是确定性的人才红利,也是中国在关键领域的奋力一搏。

02

东部加速、成渝崛起、中西部分化

说完科技,我们再说区域。

第二,区域洗牌。

在建议稿里,对每个区域的表述不同,需要逐个具体看。

针对东部地区,表述是“加快推进现代化”。要“巩固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

这意味着什么?东部不仅要继续领跑,还要加速领跑。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制度创新、高水平开放,东部会越来越快,而且是整个区域的集体加速。

对个人来说,东部的机会在哪?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会继续向这些地区集中。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法律这些专业服务业,都会在东部形成更强的集聚效应。

而且东部会诞生更多的超级产业集群。制度型开放的先行先试,跨境电商、高端服务贸易的便利化,都会在这里率先落地。东部内部的同城化也会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更完善,人员、资金、技术流动更便捷。

简单说,如果你追求高收入、多机会、好的生活环境,东部是首选之一。

再看成渝。建议稿说要“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能级”。什么叫“提升发展能级”?就是要更快、更强、总量更大,更好地辐射周边,成为中国增长的“第四极”。

为什么是成渝?因为它是战略腹地,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成都和重庆两个核心城市互补性强,成都偏向科技创新和现代服务业,重庆擅长装备制造和物流。

未来五年,是成渝地区上速度、上规模的五年。如果你是年轻人,这里生活成本低、发展潜力大,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但中西部的其他城市,情况就不一样了。建议稿有一句话很关键:“赋予省级政府统筹建设用地更大自主权”。那么,省级政府拿到了土地审批权,会把资源向哪里倾斜?马江博老师说,很可能是省会和区域副中心城市。土地指标会向头部城市集中,区域分化会加速。

还有一个趋势值得关注,就是跨区域联动。

建议稿说要“推进跨区域跨流域大通道建设,强化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简单说,就是要打通更多超级公路、超级铁路、超级运河,让各地基础设施更好地连起来。

这背后是一大波投资机会。最直接的是基建,还有沿线的产业园区、仓储物流基地、配套服务设施。对城市来说,既是重庆这样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枢纽城市的机会,也是广西百色这样的边境“桥头堡”小城的机会。

建议稿还提到“加快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这意味着,未来五年,你的生活和就业会更加“无边界”。可以住在周边、工作在核心,降低生活成本。

这是区域洗牌的大局。东部加速、成渝崛起、中西部分化,这是未来五年的区域格局。

03

坚持扩大内需

第三,内需转向。

建议稿说,“强大国内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依托”。

什么是“战略依托”?说白了,未来五年,强大国内市场必须成为我们应对大国博弈、实现现代化的底气和堡垒。和“科技自立自强”一样,都是“自主可控”。

所以建议稿说,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注意,是“战略基点”。这意味着,未来五年政策工具箱里,促进消费和投资的优先级会非常高。

而且,消费放在了投资前面。建议稿说要“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紧密结合”。这个顺序很关键,先把社会保障做好,大家才能更多花钱。而且补贴同样的钱,中低收入者拿出来消费的比例比富人要高得多。

还有一个新提法,叫“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

“投资于物”就是修路建桥、搞新基建;“投资于人”就是教育、培训、医疗。这是首次出现在五年规划中的新词。意思是要平衡“硬投资”和“软投资”。

这是一个关键转向:从出口转向内需,从投资拉动转向消费驱动,从撬动项目转向撬动人。

因为服务消费是未来最大的增量,也是普通人的就业蓄水池。怎么扩大服务消费?建议稿说要“以放宽准入、业态融合为重点”。“放宽准入”就是扩大对民营和外资的准入。

“业态融合”简单说,就是把不同行业融合在一起,创造新体验。比如现在很火的“苏超”,就是“体育+商业”,体育赛事赚流量,商业配套赚利润。这种融合创造出来的新体验,就是新的消费增长点。

建议稿还说要“打造一批带动面广、显示度高的消费新场景”。

“带动面广”就是要一带多,吃喝玩乐、文创科技都融合进来。“显示度高”这个词很新鲜,就是要有足够的吸引力和话题性。

另外,建议稿说要“清理汽车、住房等消费不合理限制性措施”。

很多人问,是不是北京上海的车牌摇号和购房限购要取消了?马江博老师的判断是,这些限制政策会被全面审视,在非核心城市会清理得很迅速。但北上这种城市更可能是“小步慢走”的渐进放松,比如加大车牌释放数量,从限制购买转向“调配使用”。房产限购也是类似逻辑,渐进式满足改善需求。

说完消费,再说投资。建议稿强调“有效投资”。

“有效”对应的是之前的某些无效。所以建议稿说要“提高民生类政府投资比重”。政府的钱,要更多用在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地下管网更新、城乡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普惠性幼儿园和养老服务等。

还有“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人的全面发展投资”。这就是要加大投资人的知识、技能、创造力,中国经济要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马江博老师认为,未来几年,政府会着重支持各类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这些将成为新的“基础设施”,意味着新的市场机会。

对个人来说,职业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服务,都会迎来红利期。

这是内需转向的大局。从出口到内需、从投资到消费、从物到人,这也许是未来五年的关键方向。

前面说的是“三重变局”,科技强攻、区域洗牌、内需转向。

04

重塑你我的机会

说完三重变局,我们再看看它们是如何相互强化的。

科技强攻需要区域支撑。北京、上海、深圳、合肥这些城市,既是科技创新中心,也是人才和资金的集聚地。没有这些区域的支撑,科技强攻就是空中楼阁。

同时,区域崛起需要产业支撑。东部的加速、成渝的崛起,背后都是科技产业、服务消费的支撑。没有产业,区域就是空壳。

而内需转向又需要收入支撑。科技人才的高薪、服务业的就业,才能支撑起消费的增长。没有收入,内需就是无源之水。

所以这不是三个独立的变化,而是一个相互强化的系统。

对个人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看城市,东部三大增长极、成渝、长江中游的核心城市,这些是机会最集中的地方。

看行业,科技领域、服务消费、传统产业升级,这些是确定性的红利赛道。

选专业,集成电路、智能制造、软件工程、交叉学科,这些是未来十年的黄金专业。

就像前面说的,未来五年,是关键的五年。科技强攻、区域洗牌、内需转向,这三重变局也许会重塑经济的格局,也会重塑你我的机会。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