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女到中年,最大的福报:不稀罕别人爱你

发布者: 风中麦田 | 发布时间: 2025-11-8 21:21| 查看数: 21| 评论数: 0|

文/子非鱼

想太多,就像一场暴雨,随时可以将我淹没/难过的时候,这场大雨只淋向我一个人/我会包容我所有的情绪,我会爱自己/我爱别人的方式,就是我希望被爱的方式/我的花会开,生活也会给我一个结实的拥抱。

——范小白,《读者》2024年第8期

网上有个热门话题:

为什么中年女性,越来越不期待他人的爱了?

其中一个高赞回答,令人惊呼太直白了:

女到中年,最大的福报不是有多少人爱,而是搞钱和搞好健康,其他都是虚无。

那一刻,才理解了一句话:

“花香蝶自来,梧高凤必至。”

现实生活中,那些喜欢寄希望于他人的女性,往往容易成为生活的牺牲者;

而能不断丰盈自己,拥有独立能力的女性,更容易取得成就,赢得他人的尊重。



过度“索爱”,赢不来幸福

看过一个心理咨询的案例:

40岁的张女士,婚姻多年,却一直不幸福。

她说自己明明在努力营造爱,却不知为何越过越痛苦。

她要求丈夫每天都要对自己说“我爱你”;每个重要节日,都要收到丈夫的礼物;甚至还会定期做测试,来判定丈夫的忠诚与爱。

如果没有得到即时的情感反馈,她就会质问丈夫:“你是不是不爱我?”

但是,丈夫的直男思维,总是令她痛苦不堪。

为此,她决定自学心理学来治愈丈夫,甚至用离婚来强迫丈夫执行。

结果却是,当丈夫真正按照书上的要求进行沟通回应后,他们之间的隔阂反而更深了。

现实中,像张女士一样的女性不在少数,她们会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强烈的“索爱”需求。

如果不能得到满足,就会要求对方做出改变,要是对方既做不到,又不改变,那就是“不爱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心理学上将其归纳为“补偿心理”。长期被“补偿”心理驱使,很容易消耗彼此的感情。

多年前曾看过一部电影《我爱你》,徐静蕾饰演的女主角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每天问老公:“你爱我吗?”

看到老公和其他女性打招呼或聊天,她就会愤怒质地问老公:“你是不是爱上她了?”

通常,两人的争吵都会以:“你爱我吗?”

老公的一句“爱!”来收尾。

但是,这样的回应并不能满足她的情感需求。

她渴求更多的爱,为此她也越来越敏感,甚至会故意找碴儿,来博取老公对她的关注。

结果却不如意,她疯狂的“索爱”行为,竟让对方心生恐惧和厌烦,想要逃离。

最终老公用脑袋撞碎玻璃,结束了这段婚姻。

正如《道德经》所言:“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知足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富足。

一味地向外望,只会使人迷失本心,陷入困境。

当我们不再过度渴求他人的爱,才能真正明白,幸福的钥匙就握在自己手中。



不期待他人的“爱”,才能获得新生

听过这样一句话:“人最大的消耗,不是来自智力或体力的透支,而是自己对自己的战争。”

很多女性,总会因他人的看法患得患失。

事实上,生活是自己的,得与失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得到了,开心;得不到,也不必强求。

上海锦江饭店创始人董竹君,婚姻失败后,面对丈夫夏之时的嘲讽“你若混得出来,我就以手掌心煎鱼给你吃”。

她既没有死缠烂打,也没有哭求丈夫的怜爱,而是独自带着四个女儿来到上海。

一边靠着典当,维持日常生活,一边又抓住一切机会创业。

终于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友人的帮助,创办了锦江川菜馆。

挂牌伊始就是满堂红,杜月笙、黄金荣等上海大亨都是它的座上宾。

如今,锦江饭店早已声名海内外,接待过100多个国家地区的300多位国家元首和领导人。

而董竹君的名声更是盖过曾经的丈夫夏之时,成为民国时期颇具传奇色彩的女性之一。



这才是成熟女性的样子。

她们从不会将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而是更懂得利用一切机会,让自己成长,为自己积攒更多从容转身的机会。

曾在网上看到有网友分享说:

“我现在不期待任何人了,也不稀罕别人爱我。”

原先她以为,只要自己多付出点,就会得到大家的认可。

只要自己够爱,就能得到对等的爱。

可换来的,只有一地鸡毛的婚姻,无情的讽刺与谩骂。

离婚后,她才醒悟,女人总想靠着拐杖走路,永远也走不稳。

她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除了工作,每天还会投入大量的时间读书、写作。

后来,更是开了自己的公众号,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成长,也帮助了很多同样遭遇的女性。

有人说:聪明女人,会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深以为然。

一味对他人抱有期待,只会让自己逐渐丧失应对风险的能力。

不再期待他人的爱,才能专注于自我成长,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最高级的活法,从爱自己开始

有句话这样说:爱人者,人恒爱之;自爱者,人亦敬之。

聪明女人,不会把“被爱”寄托于人,她们更懂得最高级的爱是自爱。

爱自己不是自私,而是对生命最无私的滋养。

认识一位单亲妈妈,离婚后一边带孩子,一边创业。

她每周都要空出半天时间,或是约朋友一起喝茶,或是独自外出写生。

面对大家“你可真自私,不管孩子,光顾自己玩”的指责,她却说:“我爱孩子,但我也爱自己,只有我更好,我的孩子才会更优秀。”

果然,她的孩子,比同龄人更加独立、懂事,甚至会维护她:“妈妈也要有自己的生活,妈妈开心我才更开心。”

当你真正开始爱自己,身边的人反而会更加“爱你”。

如果你也想让的生活更加有尊严、有底气,不如从学着爱自己开始。

方法①:优先满足自己的基础需求

满足自己的基础需求,让自己足够强大、有力量,才有更多的精力去应对生活的纷纷扰扰。

要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自己的身体和情绪,定期问自己:“我现在需要什么?”

是睡眠、一顿健康的饭,还是几分钟深呼吸?

列出“自我关怀清单”,如早睡半小时、饭后散步,并强制自己执行。

方法②:投资“让自己成长”的事

很多人误以为,投资自己,就是舍得为自己花钱。

并非如此,任何投资,一旦盲目而为,只会血本无归。

女人要想活得精彩,就要把时间和金钱,花在能提升自我价值的事情上。

比如报名一门课程、培养一个爱好,或定期阅读

即使每天只投入30分钟,长期积累会也让你更自信,而非陷入“为别人而活”的愧疚中。

方法③:创造“独处仪式感”

独处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对自我的疗愈、充能。

定期留出专属自己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做一件纯粹让自己开心的事:泡茶、画画、爬山……

并提前告知家人:“这是我的重要时间,之后我会更高效地陪伴你们。”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写在最后

爱人先自爱,自爱福无边。

付出、讨好,得不到真正的爱,只有爱自己,让自己闪闪发光,才会赢得他人的珍惜。

女到中年,最大的福报就是看清“爱”的真相,不再为他人的爱患得患失。

愿每一个中年女性,都能活成自己的光,照亮前路,温暖自己。

参考资料:

1.个人图书馆 | 徐静蕾:你有多不爱自己,才会让伴侣天天说“我爱你”

2.百度百科 | 董竹君

3.十点读书 | 你可能听过锦江饭店,但你不一定懂得董竹君

本文来自公众微信号:读者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