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泪目!34岁白发妈妈亲吻宝宝的墓碑,无法走出的她因大儿子一句话“重生”

发布者: 风中麦田 | 发布时间: 2025-11-8 21:19| 查看数: 16| 评论数: 0|

文/廿一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ID:hunyinyujiating99)

几个月前,河南。橘色的夕阳把墓园浸成蜜色,一个女人正低着头擦拭着眼前的石碑。雪似的碎发垂下来,扫过碑身。她嘴里不停地絮絮叨叨:“小鸟又来找你玩儿啦,你和它们说:‘你得讲卫生!否则妈妈该唠叨我了呀!’”



做完这些,她拿出包里的布丁、面包、蛋挞等一字排开,挨个儿打开包装:“这个面包妈妈替你尝过了,有点儿甜,下次给你带咸口的。”然后俯下身,亲了亲墓碑照片上的小脸。



她总会尽力将嘴角翘起,让孩子看到自己最好的模样。

这位母亲名叫尹从倩,是河南一座陵园的常客。而这座墓碑,是她的孩子橘宝的。这3年间,每隔10天左右,守墓人就会看到她的身影,沿着陵园的台阶一步一步向上走。



背后的故事,得从5年前说起。



出生仅13天,罕见病袭击了他

2020年3月12日,当婴儿的啼哭声响起,再次成为母亲的尹从倩看着眼前这个皱巴巴的男孩,满布汗水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给他取名“橘宝”。

如果不出意外,身为婚礼策划师的尹从倩产假结束就可以重返职场,继续简单而充实的幸福生活。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她的人生会在13天后改写。

这天早晨,刚吃完奶的橘宝开始腹泻,脸色变得越来越黄。起初,大家没有过多在意。可随着腹泻的次数增多,孩子的哭声也越发凄厉,尹从倩抱起孩子就往医院跑。

坐在南阳医院的急诊室里,她的指尖不住地颤抖。检查单据拿在手里,“未明确病因”几个字,让她的心跌落谷底。

于是,她与丈夫赶紧买好车票,前往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疗。脑电波、核磁共振、抽血、吊瓶,一轮又一轮的检查,医生终于找到了橘宝的病因:大田原综合征。



这是一种罕见的婴儿痉挛症,全球发病率不到万分之一,多数孩子活不过周岁。即便存活,也会伴随严重的智力障碍和运动功能丧失。她盯着诊断书上的字,眼前一阵发黑。

听了医生的话,丈夫坐在椅子上抱着脑袋沉默良久,最终决定放弃。而一向温柔的尹从倩抱着襁褓中的孩子,坚决地对丈夫说:“不。”



重症监护室的玻璃,隔开了宝宝和妈妈

尹从倩开始不断地在网上搜索资料,寻找一切治疗的可能性。几天后,橘宝的腹泻陡然加重,她又独自踏上了前往上海复旦医院的旅程。

白天,尹从倩带着孩子穿梭在医院的各个角落。交费、检查,孩子的吃喝拉撒填满了她一天。

每当夜幕降临,因为身体的疼痛无法言说,橘宝只能通过不断哭闹来表达。尹从倩怕打扰别人,只能抱着孩子坐在走廊的椅子上,等着他慢慢平复。

有一天,她揉了揉僵硬的腰肢,缓缓起身,一抬头就看见了对面镜子中的自己。不知从何时起,自己的发间已添了雪白。

病情的反复,让尹从倩心力交瘁,但她从未放弃,又趁着大儿子放暑假,带橘宝赴北京治疗。

尹从倩带着基因检测报告,辗转于北京儿童医院和北京市妇幼保健院,橘宝最终被确诊为线粒体脑肌病。这种基因缺陷会让孩子的身体像逐渐失灵的机器一样,直至死亡。






因为孩子的病情,尹从倩辞去了原本热爱的工作,看着孩子逐渐失明、失聪、丧失吞咽功能,最后连呼吸功能也开始退化。

她曾在视频里记录过这样一个画面:橘宝静静地躺在床上,半眯的眼睛望着虚空,身边的排痰机“嗡嗡”地响。尹从倩伸过手,轻轻将手指放在橘宝的眼皮上,合上,又打开。

因为眼肌瘫痪,孩子连眨眼也成了奢望。随着孩子病情加重,他们的房间里陆续添置了雾化机、吸痰仪、呼吸机、制氧机等设备,家也俨然成了医院的模样。



2023年4月1日那天,橘宝的监护仪尖锐地响起来,尹从倩一回头,看到屏幕上显示心率290,血氧63%。她立刻冲到床上,将孩子放平,打开吸痰机拿吸痰管。

她的两只手用尽全力将橘宝锁得紧紧的牙掰开,却怎么也掰不开。过了一会儿,橘宝的嘴慢慢松开了。

她明白,留给孩子的时间不多了,于是赶紧进行胸外按压,做人工呼吸,并立刻拨打了120。医生上门时,只看了一眼就说:“孩子瞳孔散了,节哀吧。 ”

那一瞬间,尹从倩觉得整个人轻飘飘的。她无法接受孩子就这样离去,坚持送去医院抢救,直到“呼吸循环衰竭”的通知单拿在手里,她才惊觉,自己的天塌了!

经历了40次大大小小的住院,27次重症病危,年仅3岁的橘宝,最终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

后来,橘宝的哥哥写了这样一篇作文:

弟弟离开的那一晚上,我看着妈妈坐在床上平静地抱着他,跟他小声说话,轻轻地亲他的脸。我也平静地坐在弟弟身边,只是我不敢和妈妈对视,也不敢交流。

后来,我挨着弟弟睡了,弟弟盖着被子,小手依然很凉,我攥着他的手放在我的肚子上暖,然后闭上眼睛等着天亮。天亮了,妈妈给我们轻轻地盖了盖被子,出去洗澡了。我睁开眼,看着安静的弟弟,摸他的脸,真凉了,冰冷冰冷的……



总有人懂你脆弱,陪你坚强

橘宝路过人间的这3年,哥哥远远从一个一见到妈妈离开家就崩溃的小男孩,成长为一次次深夜陪坐在诊室门外等候的男子汉。

他可以熟练地给弟弟换尿布、擦口水,也会轻轻地对妈妈说:“妈妈你睡会儿,我盯着输液瓶。”

还会跪在草席上,将弟弟饲管上的管子拔掉,用针管一点点把奶推进去。抱着永远无法回应的弟弟,他一次次地逗他,可转头擦掉泪水,继续抱着弟弟轻轻摇摆。

这一年,他也不过10岁。



回到娘家时,尹从倩看着母亲佝偻的身子却仍在为自己和孩子忙前忙后,不免心酸。特别是夜里,母亲见她整夜盯着病弱的孩子,总会说:“我老了,觉少不瞌睡,你先去睡吧。”

这些无言的支持无时无刻不在鼓舞着尹从倩,让她在无数个崩溃的瞬间重新站起来。

因为住在医院比在家的时间还长,橘宝成了这里的常驻宝宝。一岁生日的时候,在体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医生批准了尹从倩进入重症监护室的请求。

ICU的护士和医生们为橘宝准备了蛋糕和礼物,并写下卡片:“笑脸与阳光同在!早日战胜病痛,健康如初!”



许久未笑的尹从倩对着镜头比出一个“耶”的手势。或许,橘宝也感知到了那一刻的珍贵,他微微眯起眼睛,嘴角轻轻上扬,留下了与母亲最温馨的一张合影。



邻居会在哥哥远远无人看管的时候,把他接来家里吃饭。阿姨叔叔们隔三岔五地找各种理由给他们给钱、送水果。

罕见病的妈妈们也聚在一起互相加油打气。若是遇到有相似病症的家庭,她们便主动推荐曾就诊的医生,分享最新药物信息,并交流可行的治疗方案。

橘宝的故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为他筹措了最宝贵的生命基金。

苦难从来不是生命的全部,总有人在你看不见的地方,用善意为你搭起屋檐。



不仅是橘宝的妈妈,更是自己

从出生时的7斤,到3岁时的40斤,再到手中仅余3斤的骨灰盒——这是橘宝生命的物理重量,而他在妈妈心中的分量,却重过千山万水。

橘宝刚去世的那半年,尹从倩几乎住在陵园里。大多数时候,大儿子远远总是默默陪在她身边。直到有一次,远远哭着说:“妈妈,弟弟在天上看到你这样,会难过的。”



她看着眼前崩溃的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状态对他的影响。她的头发依旧雪白,却坚定地目视前方,努力笑着:“我不仅是橘宝的妈妈,也是远远的妈妈,更是我自己。”

在橘宝短暂的一生里,尹从倩花费将近200万元,他的逝去,留下的除了难以言明的心痛与遗憾,更是巨额的债务。

尹从倩开始尝试售卖私房酱料还债。在每一次挥动锅勺的瞬间,她都会想起橘宝一生的点滴。

那些痛苦的、幸福的过往,都浓缩成“生”的力量——为远远,为自己,为曾经帮助、温暖过自己的人,努力地站起来,然后活下去。



直到如今,尹从倩依然雷打不动地到陵园看望橘宝。她带上大儿子,坐在墓碑旁唠唠家常,吃点零食。

有时,她捏着远远动个不停的脸颊,笑着调侃:“弟弟在问,‘你们是来看我的,为什么把自己的肚皮撑得大大的?’”而后两个人肩并肩,迎着夕阳的余晖与橘宝挥手告别。

墓碑上橘宝的照片里,那双眼睛还是亮晶晶的,像是在说:“妈妈,我一直都在。”

爱不会消失,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延续在未来的日子里。它让你看到,在命运的重击下,依然可以捧着破碎的时光,活出温暖的模样。

参考来源:微博暖视频、都市频道、九派新闻、抖音号@橘宝妈妈

作者:廿一。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ID:hunyinyujiating99)。中国家庭幸福生活引领者,专注女性成长与婚姻幸福,探讨如何更好地爱自己、爱家人。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