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儿女身上有这5种征兆,父母晚年无忧!

发布者: xkai2000 | 发布时间: 2025-9-30 09:16| 查看数: 63| 评论数: 0|



来源 | 善品堂

作者 | 善品君

古人云:“但得一子孝,便为万事足。”

即便父母兜里有钱、心里有底,日后无需儿女在物质方面的赡养。

孩子贤良孝顺,得享天伦之乐,仍然是为人父母最深厚的福报。

儿女身上若是出现这五种征兆,便可保父母晚年无忧,有一种都是福!

01

不摆脸色

子夏曾问孔子:“什么是孝道?”

孔子只对弟子说了两个字:色难。

真正的孝顺,不是简单保障父母的衣食住行。

控制住情绪,始终和颜悦色,才是身为人子最大的孝。

很多人,在外人面前再和气不过,可回到家稍有不顺心就摆脸色。

不仅没有把父母当成该善待敬重的长辈,还将父母当成负面情绪的垃圾桶。

这种人,骨子里自私自利,不去在意父母的心情,不懂维护父母的尊严。

无论嘴里说着以后要对父母如何孝顺,也不过是空中楼阁,经不起推敲。

《礼记》有云:“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对父母和颜悦色,不是出于某种目的刻意的讨好,而是源于深爱的自然流露。

时时刻刻能让父母感受到被亲近、被爱重,膝下有这种子女,定能舒心快乐度日。

02

不少谈说

《法言·问神》中讲:“故言,心声也。”

从一个人的话里,就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感情。

很简单,越是亲近谁,就越喜欢和谁聊天说话。

倘若子女长大后,还愿意主动和父母分享生活中的小事大事。

遇到难事困境,也乐于向父母取经,请求指点,找到解决方式。

或是在父母开口时,不仅能够字字句句耐心倾听,还能给出温情回应。

这种孩子,永远不会忽略父母的情感需求,不必担心他们会渐行渐远。

哪怕经常相隔两地,持续对话也能为父母带来深深的联结感和安全感。

反之,要是和父母无话可说,非必要不联系,也难说还有几分关心与孝心,作为父母应早做打算。

03

不吝钱财

《朱子家训》有言:“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年少时,父母为子女倾尽所有,包括时间、精力和钱财。

有感恩之心的子女,长大后也绝不会在孝顺父母上吝惜钱财。

比如:逢年过节、生辰过寿时给父母悉心准备礼物和红包。

平日里的饮食起居,但凡父母有需要,就着手安排购置。

还有定期带父母体检,当身体患有病痛时给父母延医问药。

当父母渐渐老去,不管有没有退休金,都能定时给父母养老钱。

钱,最能看清一个人,这句话放在子女身上也不例外。

只要给父母花钱不心疼、不推诿的孩子,一定是父母晚年最深的慰藉。

而那些索取时承诺得天花乱坠,需要付出时却一毛不拔的子女,父母务必要居安思危,提前储蓄。

04

不避劳烦

《诗经》里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抚育一个孩子从懵懂走到明理,绝非容易之事。

好比生活的习惯、做人的道理,哪一样不是父母手把手培养教导。

无论工作多么焦头烂额,回到家对孩子也是尽心尽力,不厌其烦。

但子女一天比一天长大知事,父母却一年比一年衰老无知。

除了身体不便,还有时代日新月异,曾经牵着孩子手往前走的父母,如今也需要孩子反哺帮扶。

孝顺的孩子,不会嫌父母麻烦,而是会主动承担起父母力所不能及的事。

如教父母玩智能手机、健忘时的耳提面命、生病时的照料守护……渐渐完成情感角色的转换。

若有这样负责任的子女陪在身旁,人生下半场,必能与尊严、价值和快乐相伴,体面老去。

05

不忘回家

《幼学琼林》中写:“慈母望子,倚门倚闾。”

天底下的父母,日夜都盼着与远在他乡的子女团圆。

雏鸟终会离开巢穴展翅高飞,孩子也会长大远走,求学立业。

最后,能陪在身边不离父母左右的孩子,可以说寥寥无几。

可孩子要是一年到头回不了几次家,等于是没把父母放在心上。

因为深知父母心的子女,一有时间和机会就会回到家乡,承欢父母膝下。

不让父母的希望落空,不让父母的等待白费,趁还来得及,行孝在当下。

一个常回家的孩子,用行动诠释对父母的深情在意,将父母的孤独寂寥一扫而空。

有子如斯,比物质的丰厚给予更动人,可谓是晚年最大的幸运。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