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55岁儿子殴打92岁母亲被刑拘,母亲得知后第一句话,让所有人都想不到

发布者: Ienfamily | 发布时间: 2025-11-16 20:45| 查看数: 41| 评论数: 0|



作者:洞见Moon

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


(点击右边三个点,可调整速度,电脑上可下载)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素年锦时朗读音频

01

没想到,一则新闻,让我的心绪产生了两次变化。

前几天,有人在网上爆料,说江苏常州一位55岁的男子杨某中与92岁老母亲因琐事发生口角,然后动手打了老人。

我和大部分网友想法相似,以为其中或许会有什么难言之隐。

后来,公安局进行了案情通报,也有详细的视频流出。

视频中,杨某中连续用力掌掴老人。

没办法,老人逃进厨房,杨某中不依不饶紧跟其后,将老人推搡倒地,按在地上捶打。

老人发出痛苦的呻吟,杨某中始终无动于衷。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口角,而是严重的殴打。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两人的关系,只看视频,我还以为两人有什么深仇大恨。

瞬间,网友的情绪被点燃,纷纷指责痛骂这个不孝子。

本以为这事到这,就完了。谁承想还有后续。

事情发生后,红星新闻记者前往当地采访。

从村民口中了解到,老人从镇卫生院检查回家后,听到儿子被捕的消息,她的第一句话竟是“儿子没打到腿”,意图为儿子脱罪。

然后拿了500块钱,叫了一部车,要到派出所,把儿子“赎出来”。

原来,杨某中是老人最疼爱的小儿子。

老人在生了四个女儿后,才生了杨某中这个儿子。

村民说,老人从小就很宠爱杨某中,要什么就给什么。

而家里的三个姐姐,也总会给弟弟买这买那。

因此,杨某中从小就被老妈惯坏了脾气,是个爆炸罐。

有句话是这样讲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哪有什么突如其来的“逆子”,不过是经年累月的“溺爱”,最终结出的恶果。

所谓: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

母亲一次次无底线地袒护,到头来却养出了“白眼狼”。

02

这两年,网上流传着几个很有意思的形容词,叫穷人家的“富二代”和农村“小少爷”。

多少普通乃至贫寒家庭的父母,宁愿自己吃糠咽菜,也要给孩子提供优渥的生活:

平日里父母买件打折的衣服都要考虑半天,给孩子假期旅游花费上万眼都不眨;

自己的手机卡顿到不行,给孩子买最新款的手机;

自己天天吃盒饭,坐地铁,却让孩子出门打车,外卖奶茶买不停……

但这种“穷家富养”的方式,累了父母不说,还会把孩子变成一个不懂感恩的白眼狼。

于是,懒惰、自私、无知、傲慢、没教养、不知天高地厚,这些曾是用来形容纨绔子弟的字眼,现在却在很多穷人家的孩子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看过一则视频,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沈阳一位父亲,靠送快递养家。

因为没有给儿子买最新款的苹果手机,被16岁的儿子关在门外,并且多次用恶毒的语言辱骂父亲。

“你瞅瞅你那样,要多窝囊有多窝囊,我怎么有你这么个爹?”

整个过程,父亲一声不吭,任由儿子数落。

最后儿子撂下狠话:“我要是回家看不见苹果手机,你给我当儿子,听见没?跪下!”



父亲居然真的双膝下跪,给儿子道歉认错。

整个视频让人愕然。

人们在愤怒儿子言行的同时,也为父亲感到悲哀。

一个跪着的父亲,怎么能养出孝顺的儿子?

说到底,每个叛逆的孩子,都是父母一步步无原则溺爱出来的。

不顾家庭资源,勒紧裤腰带给孩子花钱,以为能养出精英,其实喂大的是孩子的虚荣心。

就像曾经震惊全国的“留学时机场弑母案”。

汪某留日五年,从未打过工,学费和生活费都靠母亲每月7000元人民币的收入来出。

而汪某也在母亲的有求必应下,胃口越来越大,向母亲索要的金钱也越来越多。

母亲四处举债,实在拿不出钱,他在机场捅了前来接机的母亲9刀。

被捕之后,他仍在怀疑母亲:“我就是觉得母亲是在骗我,不是没有钱。我很气愤,就一下子爆发出来了……”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沙拉说:中国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

砒霜可成药,糖多能害人。

被惯大的孩子,他们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以为得来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最后他们就会像吸血鬼一样,附在父母身上,吸他们的血,啃他们的骨头。

03

天下间没有想要养出不孝子、白眼狼的父母。

但很多父母都在促使着不孝子、白眼狼的诞生。

作家@艾小羊讲过自己遇见的一件很离谱的事情。

她经常在一家面馆碰到一对祖孙,每次吃牛肉面,奶奶总会把自己碗里的牛肉挑给孙子。

有一次,奶奶在取餐时,就提前把牛肉挑好。

到座位吃面时,孙子不乐意了,质问奶奶:为什么不把牛肉挑给我。

奶奶解释后,孙子还是不信,用筷子在奶奶碗里翻来翻去,甚至掀翻了奶奶的面,赌气不吃饭。

她赶紧哄孙子,准备掏钱再买一碗,把牛肉挑给他。

这时,店主看不下去了,说:我的面今天不卖给你们。

最后,孩子的妈妈来了,但她不是来教育孩子的。

而是点了五碗面,把牛肉全部挑给儿子,然后叫嚣:我自己的钱,想买多少买多少,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试问,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能不成为白眼狼吗?

生活中这样的场景屡见不鲜:对孩子无底线纵容,百依百顺。孩子稍有不满,就撒泼打滚,甚至还敢动手。

比如,这条曾引起极大关注的新闻:

为了劝任性的孩子去上学,一位妈妈直直地跪在孩子面前,而孩子却坐在椅子上,翘着脚,悠闲地玩着手机,丝毫不把母亲这一副模样放在眼里。

更过分的是,这位妈妈长跪了一个小时,男孩非但不理妈妈,还拍照发朋友圈,配文:开心每一天。



没有任何一个孩子天生就是白眼狼,白眼狼是家长用一粥一饭一言一行喂养、教育出来的。

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等待这个家庭的多半是悲剧。

04

一位老师曾在课堂上问学生,你们知道父母赚钱不容易吗?

孩子们异口同声:“知道!”

老师又问:“那你们可心存感恩?”

回答依旧响亮:“感恩!”

然而,这些词语从他们欢快轻松的口中说出,显得如此轻飘,仿佛只是两个无需分量的字符。

于是,老师给学生们观看他们父亲工作的场景。

有父亲肩上扛着几十块砖头,被压弯了脊梁,小心翼翼地挪动着步伐。



也有父亲正在甩开膀子,抡着大锤击打墙壁,每一下都非常吃力。



还有父亲满脸泥垢,正在用餐。他们的伙食不过是几个馒头、一碗稀饭。



看完后,老师没有再说什么,孩子们却在教室里哭成了一团。

真正的教育,从不局限于温室的暖,而在于让孩子感知生活的重。

书本告诉他谋生的艰辛,却给不了汗水的咸;言语描述他工作的劳顿,却承载不了疲惫的重。

只有让孩子切切实实感受到父母的艰辛,才会生发内心的体谅,才懂不负深恩。

如果父母把生活中的艰难困苦,都向孩子进行过滤、屏蔽,为孩子刻意营造一个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又怎能奢望他们感知父母之恩?

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过:“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

爱孩子是人的天性。

但再爱你的孩子,也无法永远替他走路,也不能把他捧在手心一辈子。

作为父母,尤其是普通家庭的父母,我们要时刻铭记:在为孩子付出的同时,也别忘了教他体谅和关心他人。

孩子并不是生来就懂得体恤父母。

只有当他们切实体会过父母的不易,才会心生感激,用懂事和努力来回馈家庭。



卢梭在《论教育》中指出:

“你了解什么办法可以让你的孩子痛苦吗?那就是,让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他得到的越多,想要的也越多,迟早有一天,你不得不拒绝他,这种意料不到的拒绝,对他的伤害远远大过他不曾得到过满足的伤害。”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没被满足时就歇斯底里,反而怪起了父母。

所以,一开始就不要让孩子的地位高过其他人。

爱有分寸,孩子才会有分寸。

父母可以爱孩子,但千万别将爱等同于无原则的宠爱。

有的父母怎么都想不通,为什么自己含辛茹苦养大、捧在手心的孩子,最后变成了白眼狼。

也许是一开始,你的姿态就错了。

本文来自公众微信号:洞见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