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人民日报:不要过度操心你的孩子,也不必成为完美的父母,对职场妈妈很适用

发布者: enfamily | 发布时间: 2025-11-24 22:00| 查看数: 21| 评论数: 0|

育儿先育己,松绑方从容。

放下“完美”执念,在陪伴中与孩子共同成长。

作者 | 林缓缓

来源 | 林缓缓的缓缓成长(ID:zz-zsmz-)

早上7点,我已经准备好早餐,运动完毕。

唤醒沉睡的麦姐,又投入我的早餐盛盘,泡羊奶,收拾工作。

麦姐有时候也会因为没睡饱,赖床。

但只要你给她挠挠痒,她都会笑着缩着配合,从来不发脾气,赖床不起。

有时候时间很紧张,我全部搞完,她都还睡得很香,就会代入自己的情绪。

“喊了多少遍了,再不起,我吃完就走了。”

带着威胁,不耐烦的催促,其实破坏的何止是一天早起的快乐。

更是淹没了本来和谐的亲子时光。

写下这些的时候,想起朋友说的,她崽每次严重赖床的困扰。

才知道,其实麦姐已经做得真的很好了。

她会自己起来,穿好衣服裤子,去刷牙洗脸,立马坐到餐桌前。

虽然刷牙有些忽悠,洗脸经常是蜻蜓点水,但之前秩序感一直在。

如人民日报说:

世间本就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孩子。

不必为孩子过度操心焦虑,也不必逼自己活成 “满分模板”。

或许,作为争分夺秒的职场妈妈,在育儿上更需要多一些:

放下一些操心,放弃一些完美主义。



她也会洗碗



让花成花,让树成树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

孩子穿反了鞋子,你急着帮她换回来,她却执意要那样出门;

她画的天空是紫色的,你忍不住说:“天应该是蓝色的”,她却撅起嘴不肯改。

她觉得茼蒿有股怪味,很难吃,你急着解释,茼蒿就是这个味,营养。她扭头吐到垃圾桶,就是很不好吃。

我们总是不自觉地想“修正”孩子,希望她按照我们觉得“对”的方式成长。

可事实上,孩子不是我们的作品,而是独立的生命。

她们有自己的节奏、自己的逻辑,甚至自己的“弯路”要走。

正如我们读书会的时候,聊起父母对孩子的托举。

我们在孩子还小,能力范围内,肯定会不遗余力托举起孩子。

但有些路,也许只有她们自己走过,错过,路过,才会刻骨铭心。

那些她们按自己逻辑,理解走过的岁月,遇见的风景,才是她们自己的人生经历。

“给,麦姐的默写。”

队友从托管孩子回家,甩给我一张拼音默写单。

我很惊讶地发现:

二声和四声也没错。

经常被反写到“bdftjc”,也只有“j”没有逃过一劫。

原来,她真的会自己学会。

就如我随手撒在阳光废弃花盆的南瓜籽,没有特别的关照,只是偶尔浇浇水,在阳光的照耀下,它已经开了花。

麦姐的成长,也应该像植物自然生长。

我们需要的是阳光、水和耐心,而不是急着修剪成我们想要的形状。

放下控制的手,才能看见孩子本来的光芒。

让花成花,让树成树。



麦姐的默写单



降低错误期待

我们常常在心里为孩子设定一个“理想模板”:

希望她懂事不哭闹、希望她专注不分心、希望她爱读书不爱电子产品。

但当现实与期待不符时,焦虑就产生了。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孩子有问题,而是我们的“期待”出了问题。

就像我希望麦姐早睡,睡前阅读

但每天陪她睡前,我都在抱着手机,跟她说,写日记。

她每次都希望我能给她读书,但我总也以我日记没写完为由拒绝。

现在想想,我自己都没做好榜样,如何让她能按照我期待的去做好。

昨晚开始,我把日记提前到睡前间隙写完。

认真给她读了绘本,她也给我读了汉语拼音的由来,然后一起关灯睡觉。

都很开心,我希望她做的做了,我也陪伴了,两全其美。

地铁上,我在想也许降低期待,不是放弃教育,而是回归现实:

允许孩子有情绪,允许她偶尔懈怠,允许她和你想象中不一样。

当你不再用“完美孩子”的标准衡量她,你会发现,她本来就很好——

她会在很久没看到你时,跑过来给你拥抱;

她会把自己觉得好吃的掰一些塞进你的嘴巴里。

这些细微的温暖,远比“符合期待”更珍贵。



会扫地



做有边界的父母

上周聊到课题分离,西瓜老师说,边界感更强的人,课题分离做得更到位。

深以为然。

边界感,是亲子关系中最难也最重要的课题。

就如我们谈到的接孩子放学时会不会一并接过他背着的沉重的书包?

朋友说,书包是真的很重,我担心会让他的脊柱变形。

但我想说,背书包应该也是孩子的上学课题。我们能做的,是想办法协助他一起减轻书包的重量。

我始终觉得,边界感,它不是冷漠,而是清晰的规则:

什么是妈妈的事,什么是你的事。

比如我会告诉麦姐:“妈妈负责做饭,你负责收好自己的玩具;

妈妈工作的时候不能打扰,但结束后一定会陪你。”

就如上次她洗完澡,洗完头发,我正在厨房晚餐,他自己吹头发。

他再吹了一会儿,觉得手举着吹风机很累的时候就想放弃,喊了我很多遍,没有去帮助她。

只是轻轻的走过去,告诉她怎么吹可以更快吹干头发。

当他知道,我不会帮她吹的时候,他不在去越过这个边界,而是选择自己认真吹。

最后他还是把头发吹干了。

我们定的很多规则,也许开始时她也会试探边界,但坚持几次后,她反而更有安全感——

她会知道什么时候可以依赖,什么时候需要靠自己。

有边界的爱,让孩子学会责任,也让妈妈找回自己。

我们不必24小时围着孩子转,也不必为“陪得不够”而愧疚。

真正的陪伴,不在时长,在用心;

真正的教育,不是掌控,是引领。




写在最后

职场妈妈的时间总是碎片化的,我们常常在有限的时间里,既想给予高质量的陪伴,又忍不住事事代劳。

结果反而让自己疲惫,让孩子失去成长的空间。

也许我们永远做不到“完美”,但我们可以选择“真实”——

真实地接纳孩子的不完美,也真实地接纳自己的局限。

作为一位资深的经常完美主义者,我需要做的是:

放下那些过度操心,卸下那份完美主义的担子。

让她在爱的包围下,活出本然自己的状态。



*来源:林缓缓的缓缓成长(ID:zz-zsmz-)。嗨,我是林缓缓,一个6岁女儿(麦姐)的35岁职场妈妈。在钢筋水泥的工地写柔软的文字,用相机留住女儿睫毛上的彩虹光,正在学习理直气壮地爱自己。持续分享育儿与成长干货,期待与您同行。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