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最顶级的工作免疫:不上头,不较劲,不在乎

发布者: enfamily | 发布时间: 2025-11-5 21:13| 查看数: 27| 评论数: 0|



作者:洞见·姜榆木

无所谓,才有所为。


(点击右边三个点,可调整速度,电脑上可下载)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安东尼朗读音频



有次跟几个老同学一起吃饭。

本来边吃边聊还挺尽兴,然而吃到一半时,老杨突然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然后掏出手机,一边小步跑一边戴上耳机,参加一个线上会议去了。

好不容易等老杨结束,大家调侃说他现在好卷,这么晚还要开会。

结果他说这个会议其实他不参加也可以,只是不想让领导觉得自己对工作不上心。

而他也像是打开了话匣子,开始不停聊自己工作上的事。

哪个项目他抢着去做,哪个同事总跟他唱反调,哪个领导说了他几句,搞得他现在还很焦虑,想让大伙儿帮忙分析分析……

我在一旁听着,心想老杨能对工作这么上心,事业想必也不错。

后来跟其他同学聊了才知道,老杨在单位混得并不理想。

尽管做事很卖力,但三天两头跟人吵,还因为压力太大,隔三岔五往医院跑。

参加工作快十年了,一直也没得到什么升职的机会。



01

为什么突然想说这件事呢?

因为我发现很多人跟老杨一样,只有工作能力,却没有工作免疫。

而在单位一旦缺乏免疫,就很容易让自己处于患病的状态。

看到这,大家可能会想到腰椎间盘突出、弯腰驼背、失眠掉发这些打工人常有的症状。

事实上职业病不仅有身体上的,更有心理上的。

做事上头,控制不住情绪;盲目较劲,总想证明什么;别人有意无意一句话,让自己纠结很久……

一旦处于这种身心患病的状态,你的精力就会立刻被工作吸食干净。

博主@秋扬刚上班时因为害怕被人说不上进,总喜欢把活揽到自个儿头上。

时间久了,就连复印材料、关灯关窗这种事也成了她的分内之事。

关键她还越做越起劲,觉得自己正在成为部门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结果忙活大半年,整个人累得心力交瘁,年底绩效却被打了部门垫底。

她这才明白,平时找自己帮忙的同事,美其名曰锻炼她,其实只是想白嫖她。

想通这个道理后,秋扬花了两天时间整理出自己的项目分工。

但凡有人拿分工以外的活来找她,她都会果断拒绝。

当时很多同事为此私底下谈论她,尽管心里很难受,但她还是权当没听见。

一段时间后,她发现上班没以前那么累了,领导也开始表扬她的工作。

职场作家里奥·巴伯曾说:“你必须牢记那些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东西,而不是对别人来说最重要的东西。”

不管在哪家公司,你给老板做了业绩,老板给你付了工资,就已经形成价值闭环。

闭环之内的工作,我们需要认真、努力、用心去做。

但对于闭环之外的烂人烂事,就要学会不上头、不较劲、不在乎。

只有免疫掉那些有毒的东西,一个人才能在工作中保持好的状态。



02

高分美剧《人生切割术》中,有这样一种设定。

凡是在卢蒙公司的员工,生活和工作时的记忆都会被分割开来。

上班时不管是搞砸了项目,跟同事吵架,还是挨了老板的训,下班后都会立刻忘掉。

正因如此,员工从来不会跟别人谈论工作,显得对工作丝毫不上心。

但是一直以来,公司反而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效益。

现实中当然没有记忆切割术,但很多时候我们却需要这种切割思维。

而工作免疫,就是用一种无所谓的心态,主动切割掉工作中消耗自己的那部分。

商业培训师张琦曾在直播时谈到早年遇到的一位项目经理。

当时对方陪她去找大老板,提交一份活动策划的材料。

结果老板对材料很不满意,把两个人劈头盖脸训了一顿,还把材料丢在了地上。

碰巧当晚是部门团建,张琦被怼得心态崩了,想着还不如留在公司改材料。

但经理坚持让她也去,还笑着说有什么事明天上班再说。

整个团建过程,经理该吃的吃,该玩的玩,晚餐还拉着她跟老板坐同一桌。

想到下午还在被骂,张琦全程不敢抬头,生怕撞上老板的目光。

经理却有说有笑,一点也不拘谨,仿佛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

然后第二天一上班,经理把张琦叫到自己办公室,半天就把材料给改好了。

你会发现,真正的大佬很少会被工作影响。

任何情况下都是从容淡定,下班后也从不反刍工作上的糟心事,一回单位就能保持高效输出的状态。

反倒是总把工作挂在嘴边的人,特别容易焦虑敏感。

最后把生活搞得动荡不安,工作上也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少做一点不会死》里有句话:工作是生活的手段,而不是生活本身。

打工而已,别太上头。

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至于其他杂七杂八,就不要放在心上了。



03

讲这么多,不是在呼吁大家躺平。

而是想让大家明白,不管在哪里上班,只有对无关紧要的事都保持无所谓的态度,才能把精力放在值得你在意的事上。

我刚参加工作时,因为期刊排版的问题,跟隔壁办公室的一位同事有过激烈的争吵。

偏偏这时有份材料流转到我手里,按惯例要找那个同事帮忙审批。

但我因为跟他较上了劲,担心找他帮忙就等于承认他是对的,别人也会觉得我向他服软了。

就在我纠结的时候,那个同事竟然主动找我一起审材料,保证材料的按时流转。

这一刻我突然意识到,上班是来干活的,不是用来纠结其他事情的。

在这之后,我就开始努力调整自己的状态。

在单位不再刻意表现自己,只想着如何干好手头的活;有不同的意见会提,别人不听就算了。

把心思收回到自己身上,只在意那些自己觉得重要的事情。

渐渐地我在工作中找到一种游刃有余的状态,不仅做出了很多成绩,也积累了大量资源,为今后辞职创业打下了基础。

说到底,工作的意义无非就两点:拿到钱,有所成长。

不满足这两点,无论是怎样的人与事,你都应该对其免疫。

不上头、不较劲、不在乎,不是摆烂,而是以一种清醒的目光看待自己和工作的关系。

你会发现任何一份工作,其实都没有太多地方用得着你上心。

专注做好最重要的事,其他让你纠结的东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



很认同这么一句话:人成长最快的时候,是对很多事情都不在乎的时候。

无所谓,才有所为。

调整好上班的状态,找到自己工作的主线,多花精力在价值提升上,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点个推荐,与朋友们共勉。

本文来自公众微信号:洞见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