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富士康、华为、高通欲搬离深圳,高房价吸血电子产业

发布者: david | 发布时间: 2016-4-20 22:33| 查看数: 2485| 评论数: 0|

作者: ESMC

与深圳一位从事电子产业的朋友聊天,谈的是今年行情如何,但说到最后直接到深圳房地产上去了。他表示,后悔当年没有买下位于宝安的一个工业园大楼,深圳关外的工业园,正在大量改为写字楼、产业园,租金可以翻番,业主赚的更多,可怜制造业者只有搬离。深圳制造业,在国家大环境与地方小环境的合力夹击之下,无可奈何花落去,将逐步消失。香港的今天,或许就是深圳的明天。

网上有个段子,说有一个人卖掉深圳南山的房子去创业,辛苦打拼十几年,公司上市了,结果一年利润还凑不够原来那套房子的首付。这其实不是段子,而是现实。大多数人从这个段子得出结论,当今干什么也不如买房子;而我得到的结论是,房价上涨太快将全面扼杀实体经济,带来灾难性后果。

据券商统计,以发布2015年报的412家上市公司为准,两市共有46家公司的全年净利润不足1500万元。2014年的年报数据也显示,494家上市公司净利润不足1500万元,占全部2818家上市公司的17.53%。在牛气冲天的房地产市场中,上市公司即便拼尽一年利润也属于无力买房一族,有的上市公司即便拼上一年营业收入也无力购得北上广深中心区域一套房产。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份深圳房价同比涨幅为52.7%。而美国房价的中值是17万美元,大概100万人民币,相当于深圳的一个厕所。



深圳学区房房价一览

以深圳为例,房价的资本属性被拉的这么满,怎么能够看到年轻人的生存底线?一旦大批企业外迁,后果是什么?作为电子制造业重镇的深圳,2015年经历了一场中小企业倒闭风波,2016年深圳的就业吸引力在丧失!以富士康、华为、高通为代表的制造厂商、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也在逃离深圳。

2015年以富昌电子为代表的深圳数十家制造业企业倒闭引发的震荡仍在持续,受牵连的一大批小供应商们生存难以为继。3C市场竞争加剧、产品迭代加速,深圳制造业何尝不需要供给侧改革。

首当其冲的就是吸纳巨量就业人群的富士康集团,该公司已经将大部分电子产品代工生产线从深圳搬迁至郑州、重庆、南宁、烟台等二三四线城市。富士康自1988年进入大陆投资,从以深圳为核心到珠三角、到长三角、再到环渤海地区。2009年以来,富士康的投资重点转移到了西部地区。富士康深圳总部,引进机器人以及自动化生产线,员工数量已经从之前的30万人降低到20万人。富士康也设立内部孵化器,以激发员工创新力,向“双创”和“中国智造”转型。

正在建设的华为终端总部项目将于2017年5月竣工,华为大学也将随迁至松山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华为无法保障员工能够有能力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买房。华为终端总部项目位于松山湖南区,占地1900亩,总建筑面约126.7万平方米,项目将按欧洲小镇的建筑风格建设,届时将有3万研发人员聚集于此。同时,计划把华为大学、研发中心、中试中心等功能载体搬迁至松山湖,带动东莞与华为终端业务。

于此同时,中兴通讯深圳生产基地的大部分将搬迁至河源,届时中兴通讯河源项目将有工人上万名,2017年可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

知乎有网友爆料称,国际半导体大厂高通,因担忧深圳租金过高,同时目前业务很难再大增长,同样的薪金在深圳很难留住人,2016年春节开工就讨论计划将办公室迁往广州,实验室和工作室搬到东莞。

制造业要转型,只是连研发工程师工资都付不起的企业,你让他们怎么转型。不说深圳,中山市那一片片的空厂房,降到白菜价都没人要——“实在无力支撑,我们以后有机会再合作。”这是一位供应商在2016年元旦放假前说的话。

香港的今天,就是深圳的明天?

深圳房价暴涨的背后是房租剧涨,连带加快了物价上涨的速度,炒房没有创造实际收益,阻碍了新移民,间接导致深圳这座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下降。

“去年到我们这里面谈的国家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面谈了190位,最后引进了大概十几位,大多数跑掉的都是因为住房问题。”深圳市人大代表、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姚英学炮轰“高房价”,目前深圳高校引进师资的最大问题就是住房问题。

相比于北上广,作为新兴国际都市的深圳,自身的公共资源本身非常稀少,除了教育科研,医疗是最大的短板。据悉,收入与劳动付出不匹配,越来越高的房价令人望而却步,深圳的医卫机构近几年几乎没有成功引进过医疗人才。

深圳被冠以“深谷”的称号,是中国的“双创”中心。不仅是国内的人才,首先香港、新加坡地区往来中国的人才,留学欧美回国工作生活的人员,以及有计划定居中国的外国友人,深圳的高房价在左右他们的选择。



也有观点表示,上市公司创小板解禁潮一来,将出现天量获利盘,对于有股权的高层而言,还有啥房子买不起,深圳的房价接近北上至少现在确实不贵。中国版注册制马上就要实施,深圳地产潜力最大,所以大家务必去创业或加入创业型公司。

就目前来看,北上广深像极了90年代的香港和新加坡,在贸易金融发展的推动下,资本从制造业流失资产泡沫化,重视房地产、金融、IT、物流、新型服务业,工资相对也是这几个行业偏高,楼市股市迅速变得火热,而愿意流向传统制造业和基础工业的人越来越少。

随着香港楼市泡沫破灭,深圳楼市的暴涨,再过两年是否意味着,在深圳工作住香港郊区,每日往返的新候鸟群将出现?随着内陆中心城市的工业基础上升,深圳是否会重蹈香港的覆辙?

至少,对于一座城市而言,疯狂上涨的房价总归不是一件值得称赞的好事。

延伸阅读

深圳高房价吸血电子产业(续):人才流向他方

作者:wavea

作为移民城市的深圳,房价暴涨资本属性拉满,吸血实体经济电子产业,人才流失人口红利流向他方,城市未来成长预期逐步弱化,真正的拐点将来临…

不久前,在深圳房地产市场牛气冲天的时,我们泼出了一盆冷水《富士康、华为、高通逃离深圳,高房价吸血电子产业》,引起了制造业内人士和读者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于是,我们借此在微博平台发起了一个投票:深圳房价继续涨下去,对电子产业的影响会有哪些?(见下图)总共有104位业界人士参与,从投票选项中不难看出,“人才流失”和“企业关转停”获得最多认同,甚至有部分网友表示,离开深圳,回乡建设。



其中有网友留言吐槽深刻:

深圳这种城市怎么容的下制造业土鳖?你在纽约看过工厂吗?这种情况很正常,举世皆然。台北市也没有鸿海工厂,这些都是正常现象。等到大家都搞清楚制造业是最低下工作比建筑工人赚的还少时,大家都一窝蜂当律师,会计师,医师,如同今天的美国;

高房价无疑对电子制造业的摧残,一个连高端人群研发工程师都付不起的房价,其他生产性性员工更是望房兴叹,最终人员会远离这座城市;

房地产恐怖发展,正是扼杀优质企业的凶手,这样做只会玩死实体制造业。



实际上,高房价的危害已经凸显,GDP总量全国第一的上海的人口已经悄悄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

有数据表明,2015年末,上海外来常住人口数减少了14.77万人,同比下降1.5%,这是上海15年来首次出现外来常住人口负增长的情况。人力资源咨询机构ECA国际的一项生活成本调查显示,上海已经跃升亚太地区外派人员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上海生活成本高企已是不争的事实。

实际上,2014年时上海的人口增速已在一线城市中垫底。上海周边环绕着长三角最富庶的城市群,南京、杭州、苏州、宁波这些二线城市这几年的快速发展使上海失去绝对的中心地位;其次,上海出现了近10年极罕见的一幕:除了高中和大学尚有微增外,2015年上海各种学校的“在校生人数”都出现了减少;有模型测算,2020年后,上海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达到30%以上。

作为珠三角的核心城市群落之一,深圳位于广州和香港之间,地理位置相对超然。在过去20年里已逐步成为中国主要的高科技产业基地和科技创新中心,其相对优渥的薪酬与高新科技产业吸引了大批心怀梦想的年轻人,也吸引了许多创业者来深圳,这推动深圳成为全国创新与创业的中心之一。然而,这座城市可能由于其高房价使得实体经济面临着一个拐点,工程师和程序员人才红利在流向他方。

前不久,由于极低的入住率和高昂的租金成本,深圳一家叫“地库”的创客孵化器运营失败宣布倒闭。创客和创业团队不够用,似乎在嘲笑深圳孵化器市场的拥挤不堪。在西部的重庆,获得ARM、英特尔、中科创达以及众多深圳手机厂商青睐,智能手机、功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产业成型,现拥有创客CKCOM等多个自主品牌,产品远销东南亚、印度、阿联酋、非洲等地。

华南双城之一的广州创业就业潜力巨大,IT、IC产业与深圳重合度很高,正在截留深圳的人才流动。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深圳月薪仅比广州高10%,深圳房价却是广州的2.2倍。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创业扶持政策等指标上,广州的劳动力、写字楼租金、生活消费等成本相对偏低对人才构成很大的吸引力。据悉,目前腾讯的不少员工吐槽买不起房,他们离开的欲望越来越强烈,欲去广州安家谋发展。

随着移动互联网平台逐渐成熟和完善,手机硬件快速提升,其创业就业的门槛正在变低,实体产业互联网+是大势所趋,未来人才流动可能会不受地域限制。作为移民城市的深圳,房价暴涨资本属性拉满,人才红利流向他方,城市未来成长预期逐步弱化,那时将面临真正的拐点。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