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一个人变好的最好方式:倒掉心里的垃圾

发布者: englishfa | 发布时间: 2025-11-4 20:22| 查看数: 41| 评论数: 0|

▼点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十点主播Bobo朗读音频


(点击右边三个点,可调整速度,电脑上可下载)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心里仿佛堵着些什么,说不清道不明,却实实在在地压着你,让你步履沉重,疲惫不堪?

人心,有的时候就像是一个容器,时间久了总会堆满垃圾。

想要变好、变得开心的方式,从来不是往心里添加更多装饰,也不是对所谓的“垃圾”视而不见,而是有勇气倒掉那些不该再留存的内容。



电影《热辣滚烫》一度被人调侃是一部减肥电影。

但其实,这部电影最深刻的主题不是体重的减轻,而是对自我认知偏见的转变。

曾经的女主角乐莹,邋遢臃肿,贪吃贪睡,没工作、没结婚更没有钱。

她自暴自弃,从心底里觉得自己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觉得自己配不上任何美好的事物。

当闺蜜和男友的双双背叛时,她说不出一句重话;

当妹妹千方百计骗她过户房子时,她木然地提笔签字;

当表妹利用她为自己的节目造势时,她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当发现现任男友玩弄她、贬低她时,她顺从地离开……

她忍让着所有的欺骗,觉得这是“无能”的自己理所应该承受的伤痛。



但一个人的承受能力始终是有限的,种种伤害堆积之下,绝望的她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万幸的是她家的楼层不算高,多年来堆积的脂肪,像盔甲一样最后一次保护了她。

从那之后,她开始练习拳击,她开始直视自己的真实诉求,开始主动的出击,开始主动的想要为自己赢一次。

当她一次次出拳,一步步挑战自己的极限时,汗水洗刷掉的不仅是脂肪,还有过往认知的偏见。

当她最后站在拳击场上时,输赢早就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她早已完成了蜕变。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提出的ABC理论指出:

影响我们情绪和行为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认知。



每个人心里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认知偏见,认为自己不行、不好、不配……才放弃了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些想法看似在保护自己,实际却是一堵又一堵自我设限的墙,阻挡了我们变好的可能性。

试着保持警惕,察觉每一个自动产生负面想法的瞬间。

试着用具体的行动,去抵抗每一个自我认知的偏见,并努力地越过它。

那个时候你就会发现:

人生的容错率,远比我们想象中的高,眼前的困境,也并非如我们臆想中的难以超越。

只有摒弃了“我不行”的认知偏见,才能真正的迎来“我可以”的生存底气。



我曾经觉得自己的声音很奇怪,不敢在别人面前唱歌。

这是周深在采访中回忆起年少时光时说过的话。

那个时候他因为嗓音特殊,没少遭到了同学们的嘲笑和排挤。

“娘娘腔”、“小矮子”、“怪胎”……

这些充满侮辱性的绰号,如同一根针一样深深地扎紧周深的心里。

直接导致初中整整3年的时间里,他都不敢当着同学的面唱一次歌。

甚至一想到自己站在话筒前领唱的样子,周深就会委屈紧张到想哭。



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中,或多或少都有着一些不愿回首的往事。

可能是童年被否定的经历,可能是成长中遇到的挫折,可能是某次失败的创伤。

这些阴影,若不及时清理,就会变成心底的一根刺,时不时地刺痛着我们,让我们不敢多前行一步。

就像年少时的周深,为了不再被同学嘲笑,他只能悄悄在家里练习“捏嗓子”,到处寻找让声音变粗的办法。

可是先天的嗓音条件,怎么可能通过一两次练习而改变呢?

于是为了唱歌,他选择把自己“藏起来”,只在一个人的时候放声歌唱。

你要相信公正的东西,而不是流言蜚语。

让周深重新开始唱歌的动力,正是这句他无意之间看到的话。

那时恰逢学校举办校园歌唱比赛,他瞒着所有人报了名,直到拿到了冠军。

他开始意识到别人的嘲讽,不是因为他的声音不好,只是因为不同。

而这份不同,恰恰是他的特色和优势。



波斯诗人鲁米曾说:

伤口是光进入你内心的地方。

与其在阴影中畏手畏脚,不如试着与过去和解。

把那些曾经让你悲伤、痛苦的经历变成你生命中独特的纹理。

我们无法改变过去,但永远有机会改变过去对我们的影响。

只有倒掉过往阴影,才能让阴影变成光明的衬托。



我们总误以为,友谊的厚度和时间的长度是对等的关系。

但总会有那么一些人,无论你与他相识多久,都无法和他交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密友亲朋”。

我同事小晴,曾有一段纠缠多年的友谊。

每次见面,对方总是有意无意地讽刺、挖苦她:

一会儿说小晴的服装搭配太老土,一会儿说小晴的口红颜色太艳俗,一会儿说小晴选的餐厅不好吃……

无论小晴说什么、做什么,对方总能找到攻击、贬低她的话语。

每次相处后,小晴都感觉精疲力尽,像是被抽空了全身的力气。

但她又不好意思疏远对方,总觉得“多年的感情不容易”、“她也帮助过我不少次”、“她只是不会好好说话”……



直到有一次,小晴因为工作压力大情绪低落,想要得到朋友的陪伴和安慰。

结果,朋友得知后不但没有任何安慰,没说两句话就又开始讽刺小晴,说小晴选的公司不好,到了如今的地步都是小晴自作自受。

那一刻小晴觉得伤心至极,她觉得自己多年的忍让反而成了对方变本加厉伤害自己的资本。

自此以后,她开始逐渐远离对方。

起初她还觉得有些愧疚,但随之而来的轻松感,却也让她意识到这是一个无比正确的选择。

知名编剧程晖曾说过:

不要试图让打压你的人进入你的生活,这只会让你陷入一场必败的信心游戏。

有毒的关系就像是一种慢性毒药,总会以不经意的方式悄悄的摧毁着我们的精神健康。

有的时候越是越忍让,对方反而越会得寸进尺,甚至变本加厉地打击你。

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什么真正的“刀子嘴、豆腐心”,大多数的“刀子嘴”本身就恶意满满。

倒掉有毒的关系,适时的把这些人赶出你的生活,不是冷漠无情,而是在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美国诗人玛娅·安杰洛曾言:

我见识过太多人背负着重担,那重量足以压垮一双本可翱翔的翅膀。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觉得疲惫不堪,都是因为心里堆积了太多的垃圾。

倒掉心里的垃圾,本质上是一场心灵的断舍离。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感受到不适,但请相信:

短暂的阵痛,好过停滞的麻木。

毕竟,一颗轻盈的心,才能装下整个世界的风景。

作者 | 森森是葡萄

主播 | Bobo,十点读书资深主播,声音导师,公号:Bobo的悦读时光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公众微信号:十点读书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