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那些喜欢吼老公孩子,看上去是家里最凶、最强势的女人,其实她才是最顾家、最操心的人

发布者: 风中麦田 | 发布时间: 2025-10-19 20:14| 查看数: 100| 评论数: 0|

▼点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十点主播亚楠朗读音频


(点击右边三个点,可调整速度,电脑上可下载)

前两天,刷到一位情感博主在和观众连线。

点进去时,我听到有个人情绪激动地说:

我真想和老婆离婚,我快受不了了。

不明白到底谁得罪她了,动不动就大吼大叫,好像我们爷俩欠了她八百万似的。

接下来,他又聊了很多妻子的事。

说她爱找事,好好的周末非要拉着他打扫卫生;

说她太唠叨,晾个衣服的小事她一个小时催了三四次;

还说她管自己太严,烟不让抽,酒也不让喝……

末了,他问那位博主说:“您说我应该离婚吗?她确实没什么大错,但我也确实受不了了。”

听着他的话,我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说实话,我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妻子、母亲,每天为老公孩子辛苦付出,但却得不到珍惜。

可她们收到的评价,却往往是“脾气大、性格差、疑神疑鬼、控制欲强”。

很少有人发现她们对家庭的贡献,愿意理解她们暴躁的原因,体谅她们受到的委屈和不易。



有的人以为,爱吼的女人生来就脾气差。

但其实,哪有那么多天生暴躁的人。

多数吼声背后,都是从一点一滴中,积攒了太多不被在意的疲惫和委屈。

我的朋友小琳,婚前是个说话细声细气的姑娘,很是温柔。

前阵子,我临时去她家拜访,却意外看到了她在“咆哮”。

客厅里,孩子把玩具撒得满地都是,丈夫躺在沙发上玩手机。

小琳一边催促孩子写作业,一边准备晚饭,一边给我收拾个落脚的地方。



看得出因为我在,她忍了又忍,但几分钟后,她还是没忍住吼了出声:

“你能不能别玩手机了!”

“作业再不写又要拖到十点!”

“收拾一下餐桌,一会儿就吃饭了!”

但任凭她怎么喊,也没人搭理她,最多就是一声敷衍的“知道了”。

见状,我跟进厨房帮她择菜,顺便小声说:“你现在脾气有点大啊。”

她叹了口气:“我也不想吼,我以前也是好好说话的,可我没办法。

工作上的事已经够烦心了,回家还要操心孩子的功课、晚饭,还要关心两边老人的身体。

他们爷俩就像没事人一样,不喊不动,喊了才动一下。”

说着说着,她的眼睛就红了。



那一刻我理解了,小琳的吼声,其实是一个女人累到极致、心力交瘁的求救声。

如果平静的诉求,只能换来忽略;

默默完成的家务,只会被当做理所当然。

那提高音量,难免会成为她最后、也是唯一能被“听见”的方式。

生活中还有很多人,都像小琳一样。

她们会操心家里的每个角落,从一日三餐到孩子的学习,从家庭卫生到各种琐事,样样都不敢马虎。

她们会担心孩子养成的习惯不好,影响身体和学习;也会担心老公因为工作忙碌忽略家庭,感情变淡。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迫,她们都将家庭的责任扛在了自己肩上,变成那个最顾家、最操心的人。



只是,明明是最希望这个家变好,也是付出最多的人。

到头来,却要被其他家庭成员说成“唠叨”“烦人”“不体贴”,活像个累人累己,左右不讨好的坏人。

不仅得不到认可,还会被漠视,不免寒心。

说实话,谁不羡慕那些轻声细语的家庭氛围;

谁不知道少管少说几句,大家都会开心;

谁又愿意,真的活成一个“泼妇”。

只是同一件事,第10次说比起第1次说,真的会更憋火,更难压抑下去。

只是时刻操心的人,永远比不问不听不关心的人,更容易疲惫,更需要宣泄。

不妨多给她们一点耐心和理解,让她们硬撑的心可以有个依靠。

毕竟,来自妻子和母亲的吼声,哪怕带着批评和指责,总也有提醒与爱在其中。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就算是太累了,也不该用负面情绪和坏脾气去伤害家人吧。”

的确,无论怎样,伤害家人都是不合适的。

但其实,经常发脾气的人,往往才是第一个受伤的人。

那些唠叨、愤怒、情绪失控的背后,多半隐藏着另一半的冷漠、消失和不作为。

之前看《再见爱人3》的时候,我对王睡睡和张硕这对夫妻印象很深。

前几期,身为妻子的王睡睡一直在咄咄逼人,而张硕则像个受气包,一声不吭。

当时,全网都觉得他们是“疯妻子”和“老实人”的组合。



但慢慢的,节目曝光了王睡睡的许多委屈。

比如,明明张硕可以帮朋友花一个月策划求婚,可是他给自己的求婚,却是一场酒后的“临时起意”。

明明家是两个人的,张硕可以当甩手掌柜,她却要被挑剔不做家务、不洗衣服、不做饭。

最可气的是,明明结婚前,张硕因为做手术无法自理,是睡睡从头到尾照顾他,可睡睡发高烧时,张硕却自己出去玩了。

哪怕最后他回来了,也是一脸不耐烦地说:“我人都在这儿了,你就不要在意我的态度了!”

这些失望瞬间,王睡睡统统和老公说过聊过,她也一直希望老公能成长,家会变好。

但张硕总是嘴上说着会改,结果依然是接着犯错。

面对妻子的质问,他也只会发呆、憋笑,从不正面沟通。



那季节目下面,有网友评论说:

他(张硕)这样的人,在外人看来是个老实人,没什么攻击性,其实只是在用更隐秘、更不易被谴责的方式伤害伴侣。

的确,这就像心理学中说的“吹狗哨式暴力”。

训狗的人会用狗哨吹出只有狗狗能听到的超声波,旁人是听不到声音的。

在不知情的人眼里,狗狗就好像自己“疯”了一样,莫名其妙开始激动,就像那些外人看来,莫名其妙“发疯”的人一样。

这不是在为谁开脱,只是想说,婚姻中的情绪崩溃,往往是亲密关系失衡的显现。

而那个最先失控的人,很可能也是最先在这段关系里感到窒息和绝望的人。



张德芬空间里写过:“好的婚姻治愈人,坏的婚姻逼疯人。”

凡有果,必有因。

太凶太强势的人,固然带来不了美好的婚姻。

可真正美好的婚姻,本身也不会让某一方必须靠唠叨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付出,必须靠吼叫催促家人完成应尽的义务。

面对她们的愤怒失控,与其一味地逃避忽视,或互相指责。

不如学着去理解她们,体谅情绪爆发时的失控,找出症结,及时化解。

如此,才能避免亲密关系进一步恶化,阻止感情破裂。



聊到此处,相信大家对那些脾气大的女人,多少有些理解和体谅了。

也明白她们的本意,是想要家庭幸福。

但不得不说,有这个心是好事,可要是不做出改变,只会与目标背道而驰。

很多女人,习惯于在事儿上大包大揽,在嘴上抱怨批评,既消耗着自己,也推远了家人。

到头来,家里鸡飞狗跳,人也心力交瘁,还给自己气出一身病,实在不值。

在这里,十点君给出3点建议,希望能帮那些为爱崩溃、为家流泪的人,找回想要的幸福。



首先,是懂得少牺牲自己,只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自媒体作者@VIV说过:

“永远不要带着牺牲感去做任何事,哪怕是为了家人。

一旦有了牺牲感,就会求回报,就会在任何自己不满时,开始对另一方的指责和抱怨。”

很多时候,我们的付出是囿于妻子和母亲的责任感,勉强自己去做的。

这种迫不得已的事情,最是消耗人。

十点君建议,一方面可以在做事前加一步自我审查,从最开始就拒绝那些让自己不愉快的付出;

另一方面,要牢记“一旦产生牺牲感,就要及时停止”。

你产生牺牲感的边界,就是你心甘情愿为家付出的程度。

一旦越了界,就会陷入自我透支中。



其次,是懂得少一点期待和要求,无论对自己还是家人,差不多就可以。

人生的很多痛苦,都来自期待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对自己别要求太高,别总是追求一尘不染的地板,顿顿精致的饭菜,追求无关紧要的完美。

不妨活得糙一点,有多少力气就做多少事,不自我逼迫,免得逼到最后满心焦虑和怨气。

对家人的要求,也可以放低一些。

孩子偶尔考差点没关系,老公笨手笨脚地分担家务,也别喋喋不休地挑刺批评。

学会用70分的标准要求生活,也许反而能收获100分的轻松。



最后,是学会多关爱自己,滋养好自己的情绪。

一个家庭里,如果妈妈快乐,全家通常都会快乐;如果妈妈压抑,全家都容易变得压抑。

所以,女人在婚姻里,一定要学会“偷懒”和“自私”一点,先哄好自己。

在内,懂得把家事分摊出去,给自己减压,也让家人懂得你平时的付出。

在外,找到家庭责任之外的“自我空间”。

无论是滋养身心的独处时光,还是能带来愉悦和成就感的小爱好,亦或舒适简单的社交关系,都能帮你充电,让你从琐事中逃离出来。

开心了,气顺了,你自然会不再易怒,也自然能和家人拉近关系。



人到中年,风雨飘摇,独木难支。

经营好婚姻,是每个普通人的第一选择。

不妨就从现在开始,学着用理解化解埋怨,用温柔替代吼叫,用并肩同行代替单打独斗。

用真心换真心,把家经营成温馨的港湾。

点个,与君共勉。

作者 | 明冬,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

主播 | 亚楠,电台主播。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公众微信号:十点读书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