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监控下的上海富人家保姆,原来“寄生虫”是这么养出来的

发布者: enfamily | 发布时间: 2025-9-16 08:47| 查看数: 25| 评论数: 0|

▼点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十点主播绛染朗读音频


(点击右边三个点,可调整速度,电脑上可下载)

作者 | 我是王耳朵

来源 | 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

我们要以最大的善意看待世界。

同时也要提防恶意,规避风险。



这段时间,上海的丽女士真是糟心透了。

价值65万的两枚彩钻戒指不翼而飞,警方一番调查,目标直指“家贼”。

丽女士当时就傻眼了。

他们这样的家庭,不缺钱,念书的儿子不缺生活费。

那么剩下的只有两个拿着家里钥匙的保姆了。

一位是干家务的张阿姨,一周来6次,每次4小时,早上6点上门,负责打扫卫生和孩子的起居。

一位是做晚饭的朱阿姨,下午3点上门,一般6点左右就会离开。



心里有了怀疑,曾经的一些蛛丝马迹也逐渐浮现心头。

最开始是家里的零食,经常莫名其妙地见了底。

问过丈夫和孩子,都说没吃。

丽女士不是没有怀疑过保姆,也有暗示提醒过对方。

但是人家不承认,她这人也挺大方的,觉着都是些吃食,人家辛苦干活,自己也挺满意,吃就吃了,不值得小题大做。



接着,就是头绳和内衣裤。

上千块钱,100多根头绳还没咋用就没了,丽女士也没太在意。

不过有阵子,她总觉得自己的贴身衣物好像少了几件。

可她这人经常买经常换,有时候一买就是20多条,是真少了,还是记混了,她也不确定。

再说贴身衣物啊,真的有人会拿吗?

她不太相信。



然后,更离谱的来了。

一天,张阿姨背了个名牌小包在丽女士眼前晃悠。

丽女士明明记得那是自己收藏着,不常使用的。

可还没等她细问,张阿姨就说是丽女士自己装在一个大包里送她的。

丽女士那叫一个郁闷啊,她心里一阵嘀咕,觉得可能真是自己误放的。

类似的事情还有不少。

警方给出初步结论后,丽女士越想越不对劲,赶忙去清点自家财物。

结果被气吐血:

5个奢侈品手表、许多首饰和包包,甚至还有一些贵价的瓷器刀叉都不见了。

常言道,拿贼要赃,捉奸要双。

丽女士虽然已经锁定嫌疑人,可苦于没有证据。

于是她偷偷在家里的隐蔽位置,装了监控。

本以为报警后,小偷会收敛一些,拿到证据要费点功夫。

没想到第二天,就把人逮了个正着。

没错,就是她,张阿姨。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看到监控画面那一刻,丽女士还是一口气差点没上来。

一口气拿了十几件戒指项链等首饰不算,张阿姨竟然连拉带扯试穿丽女士的衣服裤子,甚至离开时还顺走了她的一件黑色内衣。

警察在楼下将其当场拿下,张阿姨还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更让丽女士崩溃的是,张阿姨在家干了6年,丽女士自以为和她已经处出感情来了。

没想到,对方竟然在她家里偷了整整4年。

偷来的东西,张阿姨自己用过一段时间,大多置换给了一家回收店。

回收店老板也不是啥好东西,显然知道张阿姨的东西来路不正,一律不做登记,而且压价贼狠,比如开头说的65万彩钻,他就给了2万。

可即便如此,张阿姨还是拿得乐此不疲。

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主人家东西那么多,又爱乱放,没了几件算个啥。

好家伙,拿着雇主给的工资,心安理得地把雇主家的东西往自己家里搬。

这不就是现实版“寄生虫”吗?



整整偷了4年,丽女士一家心咋就这么大呢?

这里面有个“警惕性公式”。

V(警惕性)=1/T(信任程度)×F(熟悉程度)。

人际交往中,你对一个人的信任程度越高,熟悉程度越高,警惕性就越低。

你去网上随便搜一下,短短几个月间,就发生好几起保姆盗窃案。



和丽女士的故事如出一辙,这些保姆基本上都是在变熟的过程中变质的。

因为熟人要对我们使坏,不要太容易。

主持人朱丹被闺蜜坑到“千万身家归零”的故事都听说过吧。

朋友遇到资金周转的问题,需要找人借款,让她做个见证人。

都是老交情了,自无不可。

做完见证人,朱丹觉得自己可以功成身退了。

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朋友突然打来电话,说钱能还上了,需要她再次出面做个见证。

当时她人已经回到老家,朋友也知道。

可对方却不依不饶,说要给她个文件,让她签字就行。

结果所谓的文件,只是一张白纸。

啥内容,到时候寄回去,朋友自己填。

对待老熟人,朱丹是真没啥心眼啊。

就这,她也敢签名。

结果就是,见证人变成了担保人,朱丹被追债一千六百万。

最后,不该她还的钱她也还了。

所谓的闺蜜不仅连一声“对不起”也没有,还倒打一耙,说朱丹公开造谣。



网友有句话很扎心:

如果不是亲戚朋友,很少有人能把你坑到倾家荡产的。

是啊,来自熟人的恶意,往往最狠,也最难防。



这种难防,不仅是因为熟人能够精准地踩中我们的弱点,还有很多“拖后腿”的东西存在。

比如“都是亲戚,都是朋友,都是熟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算了吧……”

这话都听过吧?

有时候不用别人说,我们自己就带入进去了。

丽女士不就是这样吗?

如果不是铁证如山,她还不愿意相信和自己共处多年的保姆是个贼呢。



那么,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躲过近在咫尺的明枪暗箭呢?

其实,老祖宗早就给我们指了两条道。

第一,“升米恩,斗米仇”,这是本性。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问答:“该不该把保姆当家人?”

一个高赞回答讲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姥姥去世后,80岁的姥爷,平常由保姆照料起居。

老人很善良,见保姆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便对其多有照顾。

起初只是工资待遇和节日福利上,多有宽松。

保姆也愈发一丝不苟,从不见有啥偷鸡摸狗浑水摸鱼的事情。

渐渐地老人开始爱心泛滥。

过年让保姆把子女都接到他家一块过不算,还管子女要钱去贴补保姆家里。

有一次,保姆手机坏了,姥爷就将女儿的旧手机拿给保姆用。

后来保姆买了新手机把旧手机还了回来,但她犯了一个低级错误,有一些和女儿的聊天信息忘删了。

其中就有聊到如何搞到老头的钱,甚至说要勾引姥爷和她结婚然后获得遗产。

最后,保姆虽说被他们家辞退了。

但是网友自己也反思道:

为什么当初那个淳朴善良的阿姨变了呢?

说白了,就是给得太多了。

多到理直气壮,觉得这一切都是她应得的,以至于有了更多的非分之想。

丽女士的例子不也是这样吗?

零食、头绳、内衣裤……都不在意,那么接下来不就是你家里的金银珠宝了吗?

所以还是那句话,吃饭七分饱,对人七分好。

你若好到毫无保留,对方就会坏到肆无忌惮。



第二,“菩萨低眉,金刚怒目”,这是原则。

说实话,丽女士本可以及时止损的。

至少有3次机会。

第一次,就是发现保姆有小偷小摸习惯的时候。

第二次,是丽女士的儿子和保姆的一次摊牌,他曾经对保姆说过让她不要吃母亲的巧克力,如果喜欢吃,他们可以给她买一些。

当时张阿姨不仅矢口否认,还谎话连篇,说自己压根就不认识巧克力。

第三次,是丽女士和张阿姨因为皮包的事情当面对峙后,她曾经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疑心,此后再也没有赠送给张阿姨任何东西。

可即便如此,她还是在“不愿改变生活习惯”的心理暗示下,选择了“宽以待人”。

你可以说,丽女士对待身边人比较宽厚,是个好人。

但是说句难听的,这真不是啥好事。

丽女士的“好心”在张阿姨那就是软弱可欺,人傻钱多。



听过一句话:

真正的善良,是不会有太多苦难的。

如果有,大抵是因为你的善良缺乏智慧、原则和底线。

很有道理。

对待身边人,菩萨心肠当然很好,可若是没有金刚手段来匹配,有时候就是一场灾难。

这个世界大部分人过得真没那么如意。

你的慷慨和优秀,在身边人眼中,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恨你有、笑你无,嫌你穷、怕你富。

这是亘古以来,不曾改变的人性。

我们要以最大的善意看待世界,同时也不惮以最深的警惕来提防恶意。

如是而已。

如果你也认同,请点亮吧。

参考资料:

1.东方110:《被雇佣6年,竟然偷了4年,是谁在雇主家疯狂0元购?》

2.新闻晨报:《千万资产归零!知名主持人被骗,最新消息→》

作者 | 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间略懂点人生歪理。关注【王耳朵先生】(ID:jwymm666),一个路见不平,就忍不住一声吼的中年boy。

主播 | 绛染,电台主播、爱配音,神秘的爱猫人。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