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真正把人困在底层的3个原因

发布者: qianyuan | 发布时间: 2025-9-8 09:33| 查看数: 57| 评论数: 0|

▼点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十点主播亚楠朗读音频


(点击右边三个点,可调整速度,电脑上可下载)

作者:千程

来源:千程说(ID:gh_f8c8d56b484e)

冯唐在《强者破局》中写道:

一个人真正的成长,不是知识的增加,也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敢于打破精神桎梏,走出思想的囚笼。

在这个相对文明和先进的时代中,真正困住一个人的,从来不是地域,而是人的认知。

再次阅读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摊开看,写的是人性,是封建礼教下对女性的桎梏,以及历史洪流中年轻一代的觉醒、热血,和蹉跎岁月中某些灵魂必经的磨难。

合上看,就是三个字“局限性”。

在“时代局限性”的枷锁下,个体选择的局限性,最终导致自身命运走向的不同,只是大部分都死在了枷锁下。

在那个时代,打破个人局限性,很难,可在如今这个时代,相对容易。

如何打破自身的“局限性”,就是如何打破自身的“思维认知”。

其实,真正把人困在底层的,不是出身不好,不是环境恶劣,更不是能力不足,而是始终意识不到这3点。



白嘉轩怒了,要“起事”。

农民已经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可“上头”却要加码征粮。

乡亲们怨声载道,哭诉日子没法儿过了。

白嘉轩也觉得“上头”欺人太甚。

于是,他暗中联络原上其他族长“起事”,罢农。

“起事”的信号是,三声铳子响。

当天,原上十里八乡的农民都带着农具在小山坡上集合,坐等这三声铳子响,然后集体奔向县委大院,罢农。

可谁也没想到,出师不利。

“上头”提前安排好了人手,死守在各族族长家门口,导致联合起事的族长,不敢轻举妄动,更没人敢放铳子。

坡上准备起事的农民,左等右等,等不来铳子响。

他们一边埋冤起事的人指望不上,一边哀叹自己的生活可能又要陷入绝境,总之没有一个人考虑过怎么破这个局面。

就在这时,一位和尚站了出来,冒充起事的人,跟大家说:

咱为啥起事,因为“上头”抢了咱的粮,那是不让咱活了,咱就把手里的农具交给他们,地咱不种了。

铳子响不响没关系,这次进城,靠的是大家齐心协力。谁也不能往后退,跟着我,往县里冲。

只有和尚一个人看清了事情的本质,我们不是为了三声铳子响才起事的,我们是为了争取利益才起事的。

很多时候,我们做一件事,不能够只停留在“做什么”上,更要想明白“为什么去做”。

有时候,为什么做远比做什么,重要得多。

可其他人不以为然,誓死要等三声铳子响。

更滑稽的是,当白嘉轩在鹿子霖的监视下,连哄带骗想尽各种办法,连响了两声铳子后,只有和尚和鹿三激动地往前冲。

两人身后刚有几个人起身跟上时,人群中传来一个声音:

才响了两声,还差一声。

话音刚落,其他人纷纷蹲下,不再动了,静等第三声铳子响。

和尚眼里充满了绝望和愤怒,发出一声声烂泥扶不上墙的叹息。



巴尔扎克说:

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言外之意,那些认死理、不懂变通、不会思考的人,是缺乏力量的,难以成就大事的。

当执着变成偏执,坚持沦为冥顽,是根本看不清方向,找不到出路的,就像是在错误的地图里找对的路,只会越走越偏。



白嘉轩和鹿子霖,被山上的土匪绑了。

朱先生带着乡亲们和筹集到的所有钱财,去和土匪谈判。

他知道他面对的是亡命之徒,所以更加慎重,在审时度势中,软硬兼施,给白嘉轩和鹿子霖争取生还的最大可能。

可就在朱先生按照事先想好的谈判策略实施时,人群中传来一个声音:

我们这么多人一起冲进去,把他们堵死,还怕他们不放人。

朱先生立刻制止:

万万不可,咱们的人一旦冲上去,土匪的枪只要打死一个人,其他人肯定作鸟兽散,到时候把土匪逼急了,嘉轩和子霖恐怕性命难保。

愚者就是这样,常常会高估自己,低估困难。

这很容易导致你面对的现状超出预期,最终让你措手不及。

而决策一旦失误,代价就是两条人命。

朱先生与土匪在心理战上打成了平手,于是,他立刻在此基础上,将所有钱主动给了土匪,满足了他们求财的欲望;

同时,又命令乡亲们不要围堵土匪,给他们留了一条活路。

如此便为白嘉轩和鹿子霖争取了最大限度的生还希望。

可万万没想到,事成之后,有几位老者大言不惭地说:

土匪才两个人,我们这么多人过去,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死他们,还用得着浪费那么多钱吗?

于是所有人跟着起哄,都说朱先生擅作主张,应该让他还钱。

反观鹿兆鹏,事后,他第一时间跑到白鹿书院找朱先生,将他从整件事情上看到的、听到的,以及最终悟到的一一说给朱先生听,两人还在“人性”这一话题上做了深入探究。



爱默生曾说:

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

意思是,困难解决后,真正有能力的人会看到挫折中的收获,而不是一味自夸,那些吹嘘的人,忽视了困难本身带来的成长机会。

那些只经历,却从不反思的人,是永远不会成长的。

毕竟,人并不是经历得越多就越聪明,人的智慧不在于经验的数量,而在于经验的质量。

而决定经验质量的,就是你的反思力。



“石头”是一劣根性很强的人。

白鹿原上的人,种罂粟,手里都攒下了一些钱。

于是,“赌博”的恶习便在原上流行开来。

石头被白嘉轩逮着好几次,但屡教不改。

最后一次,他被白嘉轩拽到祠堂,当着全村人的面,狠狠地揍了一顿。

从此,他记恨上了白嘉轩,于是联合土匪,绑了白嘉轩。

当鹿三拿着土匪送来的一条刚砍下的、沾满血迹的胳膊到祠堂时,石头吓得直冒冷汗。

他知道,如果白嘉轩有个三长两短,他只有死路一条。

可他联合土匪抓白嘉轩的时候,却从没有想过会面临这个结果,只是图一时痛快。

反观白嘉轩,被救出来后,他知道是石头害的,他也知道石头这样做是在报复他。

他选择以德报怨,不但没有怪罪石头,还帮助他们一家子解决吃饭的问题。

他对妻子仙草说:这都是我种下的因,我得自己消嘞。

印光法师说:菩萨畏因,凡夫畏果。

意思是,菩萨深知恶因会带来恶果,所以他们怕造恶因,所以行事过程中,会慎思,努力种下善因,以期待善果;

而凡夫往往是在看到不好的结果时才感到恐惧,却不知道恶果是由恶因造成的。

本以为石头经历此事会长记性。

却不成想,他做事,依旧不考虑后果。

他出去闯荡后,在外有了女人,回到白鹿原从媳妇儿手里抢走了孩子,抛弃了媳妇儿。

在那个时代,女人一旦被男人抛弃,几乎没有活路。

最终,石头妻子一把火烧了房子,也烧死了自己。

故事的最后,石头在妻离子散中,追悔莫及,精神受到了刺激,疯了。



作家大冰说:

世上没有什么命中注定,所谓命中注定,都基于你过去和当下有意无意的选择。

万法皆空,唯因果不空,因果最大,但因果也是种选择。

如果石头做事时,能多想想他当下的选择会导致怎么样的后果,可能在选择时,就会有所敬畏,结果或许就不会这么惨淡。

可话又说回来,每一种选择背后,都是由人的认知做支撑的,不是所有人都有很高的认知。

那么,如果自己的认知不够,就请保有善良。

毕竟“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意思是,天地的法则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但永远会帮助那些善良的人。



卡罗尔德韦克《终身成长》中写道:

决定人与人之间差异的,不是天赋,不是勤奋程度,而是思维模式。

想要提升自身的思维模式,就要懂得:

做事之前,先想清楚为什么做,只要看清核心目的,才会在做的过程中变通,不守死理儿;

明白人的智慧,不是靠经验多少,而是靠经验的质量,才会懂得反思的重要性。

不要总是把“如果怎样”挂嘴边,要明白,人生的走向,是靠因果支撑的。

点个,与朋友们共勉!

作者 |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千程说”,作者:千程,一位资深影评、书评人,专注于传递深刻而清晰的认知。愿你我在犀利却不失温度的文字里,相逢不晚,共同成长!

主播 | 亚楠,电台主播。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