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过了40岁,没有这四种病,多半可以活到90岁

发布者: maitian | 发布时间: 2025-9-4 08:55| 查看数: 35| 评论数: 0|

▼点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十点主播闻悦朗读音频


(点击右边三个点,可调整速度,电脑上可下载)

说来你们可能不信,我老公做家务时突然晕倒了。

虽然很快他就苏醒,但我还是坚持带他去了医院。

在等待检查报告时,他一直很焦虑,怕查出什么大病。

但还好,结果不太糟。

看着他的检查单,医生语重心长地说:

“平时生活上,吃喝什么的都不太注意吧。

这次虽然还好,但以后你的生活习惯得改改了,这些也是‘病’,也会诱发出严重后果。”

的确,人到中年,常感觉身体不舒服,但又查不出什么毛病。其实就是生活习惯出了问题。

在医生的建议下,我开始全网搜索资料,制定养生计划。

其中有条视频,讲的是国医大师干祖望“童心、蚁食、龟欲、猴行”的养生秘诀,给了我很多启发。



结合干老的秘诀,我总结出4种生活习惯中的常见“病”,并整理了解决方法。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常年处于亚健康状态,不妨读读此文。

倘若以下几点你都能做到,那即便不能成为老先生那样的百岁老人,多半也能活到90岁,别不信。



带过孩子的人都知道,人在孩童阶段,喜怒哭笑都是很随性的。

这种随性,正是当下很多情绪稳定的中年人,所欠缺和奢望的“情绪自由”。

这样的“随心所欲”“百无禁忌”,就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童心。

干祖望老先生认为,能拥有一颗童心,让情绪不受阻碍地释放出来,是健康的关键之处。

美国管理学家帕瑞克,也总结过一些可能由情绪所引发的疾病。



可以说,所有你咽下去的坏情绪,最终都在你身体里埋下了隐患。

曾在知乎上看到网友@明慧分享自己的故事。

明慧刚毕业就进了大公司,由于是新人,她的进度总是慢半拍,还经常被领导和同事甩锅。

那段时间,明慧压力很大,但她想着,凡事“忍一忍”就过去了,坚持把所有情绪都埋在心里。

这期间,她的身体总是莫名不适,多次去医院检查也无果。

终于,在医生的建议下,明慧去精神科做了检查,确诊了抑郁症和焦虑症。

那一刻,她终于明白,情绪和心理的问题,从来都不是忍一忍就能过去的小事。

明慧说:

我一直以为受点委屈没什么,想不到身体却偷偷记了账,要是能重来,我一定好好处理我的负面情绪。

其实,生活中,像明慧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

压抑或者忽略自己的情绪,错误地认为诉说情绪是脆弱的,甚至在最亲密的人面前,都不愿意表露自己的无助。

到头来,只会被情绪压垮,累己伤身。



如果你想要拥有情绪自由的能力,十点君建议你从以下3点着手。

1、找出旧情绪留下的暗伤。

坏情绪如刀,你吞下去,就会在心底刻下伤。

这样的暗伤,外人是看不到的,需要你自己不断寻找。

平日里,多读一点心理学书籍,学习一下相关知识。

找出来,治好它,排解掉隐疾,你的心就不会一碰就痛。

2、确认情绪失控时的内在需求。

所有的情绪失控的本质,都是你有所需求。

也许是渴望理解,也许是保护利益,也许是需要休息。

学会自我觉察,确认情绪背后被压抑许久的需求,然后尽量满足它。

你的坏情绪,就会不攻自破。

3、为日常的情绪找一个出口。

鲜有人的生活完全如意,我们每天都会积累一些不愉快在心中。

这样的日常情绪,不算严重,但日积月累,难免有隐患。

不如找个自己喜欢的方式,定期释放一下,为自己解负。



蚂蚁吃东西时,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分粗细、不挑种类、饮少食微、细嚼慢咽。

这样的饮食习惯,带给了它们顽强的生命力。

所谓“蚁食”,就是像蚂蚁那样,不挑食,不多食,什么都吃点,什么都不多吃,保持营养均衡。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想要健康长寿,最离不开的,就是学会如何吃饭、如何用食物滋补生命,而非口不择食,导致病从口入。



去年8月,享有“世界在世最长寿老人”之称的莫雷拉去世,享年117岁。

她在采访中说:

许多人问我吃了什么才长寿,有没有控制过饮食。其实我从不节食,但也不贪食;我什么都吃,但每样都吃得适量。

有媒体统计过她在社交平台分享的食物,除了“天然酸奶”饱受她钟爱以外,其他类型的食物她都会品尝,很少挑剔。

再比如今年去世的福建百岁老人林蛇母,同样也有胃口好,饮食杂,营养均衡的特点。

说实在的,到了一定年龄,心态、运动、睡眠等,都有可能不由己。

工作气人、体力不行、睡不着觉,这些都需要时间调理,不是说不生气就能立刻不生气,想睡得着就能一合眼睡着的。

唯有吃饭一事,是可以立刻改变,完全由你做主的。

想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不妨就从现在起,从管好你的口腹欲开始吧。

以下是3点饮食方面的建议,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斟酌借鉴。

1、日常适量控糖、控盐。

可以用天然食材替代部分精制糖,使用天然香料替代部分盐。

如用红枣煮粥,用柠檬汁、黑胡椒等调味。

慎食蛋糕、腌菜等高糖、高盐食物。

2、食材搭配上,可以参考吃蔬菜金字塔原则。



淀粉类的蔬菜少吃,或者替代部分主食吃。

浅色蔬菜可以适量吃。

深色蔬菜要多吃,因其含有的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抗氧化物质的含量更高。

3、适当改变用餐习惯,帮助控制热量摄入。

如甜品等高热量食物尽量放在早餐吃,代谢较快。

吃饭时先喝汤,再吃青菜,可以减少碳水和脂肪的摄入。

将餐盘换成小一号的盘子,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过量饮食。



自古以来,乌龟就是长寿的象征。

站在古人的视角,乌龟与世无争,无欲无求,超凡脱俗。

从现代人的角度分析,乌龟的新陈代谢率不高,对能量的需求少,冬眠状态下也几乎不需要进食。

可以说,同样是活着,乌龟对外界的需求和索取,远低于人类。

这也难怪,干老会认为保持“龟欲”,会是养生之道。

这种平和淡然,无所奢求的极简生活与低欲望状态,的确能为我们养心而通气。



俗话说,贪心是病。

懂得知足常乐,珍惜已拥有的一切,享受生活中的平淡与美好的人,才能不被外物所束缚。

才能身心松弛,为长寿打下基础。

22年的时候,我在小红书上刷到过一位博主,分享了自己94岁外婆的极简生活。

据博主介绍,外婆是一位退休老师,家里条件不算差。

但外婆坚持不要子女添太多东西,也不许买衣服给自己,家里只有基本的家具,还都是很古早的款式。

冰箱里也不会像很多老人那样放满剩菜和囤起来的冻货,反而空空荡荡的。

博主说,她外婆从不允许冰箱里有超过两样菜,多了就“清理”掉。

评论区好评一片,大家都称赞外婆这样的人精神富足,不需外物。



今年年初时,这位博主拍了陪外婆过年的视频。

两年多过去,她还是穿着朴素干净的外衣,健康开朗,行动便利,着实惹人羡慕。

诚然,外婆的长寿健康,离不开自己的注意和家人的照顾。

但与她极简的欲望和良好的心态,一定也是密不可分的。

如果你也想像这位博主的外婆一样,年已近百,却还精神抖擞,容光焕发。

除了注意对身体的呵护,不妨也效仿一下她,克制内心欲望,开始极简生活。

1、消费极简

关掉你的免密支付、快捷支付等。

尽量让消费多一点步骤,降低冲动消费。

同时,学着定期整理家里,拒绝堆积。

提高旧物件的利用率,避免重复购入相似物件。

2、关系极简

拒绝无效社交,不舒服的场合不去,不喜欢的人不见。

人生的最终课题都是与自己相处,那些不能交心的人,最好连交情都不要有。

3、期望极简

期望太高是人生的毒药。

学会将你对任何人的,包括自己的期望下调一个档位,你会发现很多事没有那么糟。

心态好了,身体自然会好。



很喜欢德国健身达人安娜在谈及运动的意义时,说过的话:

运动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掉秤,也不是为了拥有六块腹肌和蜜桃臀。

而是为了更好的体态,为了避免受伤。

为了你老后还能和孩子一起玩,还能轻松提一堆东西,还能独自轻松上下楼梯。

很多人在提起运动时,总觉得去健身房太远,在家练又得买昂贵的设备,动了半天,身材也没变化,又麻烦又没收获。



但普通人的日常运动,其实不用想那么多。

就像“猴行”这个概念,本来也只是希望大家效仿猴子,将运动融入到生活中。

时而抖抖手,时而跑跑步,不需要太专业的设备,不必办多少张健身卡。

能让我们拥有健康的体魄,游刃有余地面对生活、对抗疾病,直至从容地老去,这才是运动的终极目的。

可能还有人记得,江苏省如皋市的那位抗癌老人施秀英。

施秀英58岁那年,意外查出了肺癌,手术后,医生建议她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或可以延长几年的寿命。

从那以后,施秀英改掉了往日懒散的习惯,坚持每天清晨4点起床,长跑一万五千米。

这一跑就是28年,直到80多岁时,施秀英还在参加国家级的老年比赛,并获得了4块银牌、2块铜牌的好成绩。

这就是运动的魅力,它能让患病的人重获健康,亦能让健康的人更有活力。

不必为了它筹划太久,准备太多,再多复杂的计划都不如立刻动起来。

相信我,你真正需要的,可能只是一件T恤,一条运动裤,一双运动鞋,如是而已。

当然,如果你没有什么运动基础,为了避免受伤,还是应该先尝试一些简单的、易寻场地的运动,方便你培养运动的兴趣。



十点君在这里推荐几项运动,聊供大家参考。

1、快走

快走是最简单、最温和的有氧锻炼之一,对膝关节压力小,且能有效提升心肺功能。

2、游泳

游泳是优秀的全身运动。

水的浮力可减轻关节负担,尤其适合超重或有关节损伤人群,推荐蛙泳或自由泳。

3、深蹲

深蹲是最简单有效的腿部训练方式,可以帮助大腿肌肉群的力量得到更好提升,防止腿部肌肉流失。

4、脚尖走或脚跟走

脚尖和脚跟行走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平衡感训练动作之一,通过改变身体的重心,能够增强对身体平衡感的把握能力。

5、挥拍运动

包括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挥拍运动可以养护血管,降低心血管病死亡风险。



叔本华曾说:

人类所能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

人到中年,财富名气,该有的早该有了,还没有的也不必强求。

如何爱自己、关心自己,才是现阶段最该掌握的能力,才是人生下半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点个



,愿我们都能以童心舒展情绪、仿蚁食调理身体、守龟欲修炼心性、借猴行强健体魄,活出更好的自己。

作者 | 明冬,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

主播 | 闻悦,爱唱歌的主持者,公众号:听闻悦。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