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你怎么争,都争不过天道(深度好文)

发布者: qianyuan | 发布时间: 2025-8-29 09:24| 查看数: 49| 评论数: 0|



来源 | 日行一善共修平台

作者 | 知白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增广贤文》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人这一生,总在争,争对错、争输赢、争高低。

可争到最后,往往发现,越是争得面红耳赤,越是输得一塌糊涂。

天道自有其规律,不是你的,争不来;是你的,不争也在。

与其耗尽心力去争,不如学会顺其自然,修一颗不争之心。

毕竟不管你怎么争,都争不过天道。

1

不与父母争胜负

《韩诗外传》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和父母争执时,即便赢了道理,却输了感情,即使争到了面子,却伤透了父母的心。

我们总以为日子还长,有的是时间好好孝顺父母,等到父母过世发现记忆里只留下争吵已经来不及后悔。

南怀瑾年轻时,一心想让生活更便捷,瞅着家中老旧的灶台,动了换煤炉的念头。

母亲却坚守传统,觉得灶台烧柴,是多年来的习惯,柴火饭香里藏着家的味道,坚决不同意。

两人为此多次争论,互不相让,家中氛围愈发紧张。

有次争吵后,南怀瑾负气出门,却在转角处看到母亲背着柴,脚步蹒跚。

那一瞬间,他的心猛地揪紧,意识到母亲守着灶台,守的是过去岁月里的艰辛与温暖。

回家后,南怀瑾不再强求换煤炉,而是巧妙地在家中安排,既保留了灶台,又添置了煤炉。

母亲看到这一幕,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家中再次充满欢声笑语。

曾国藩说:“孝道贵顺,顺则心安。”

为人子女,最难得的是和颜悦色的陪伴。

把承欢膝下当作至乐,少些据理力争,才能养出一个温馨的家园。

该倾听的唠叨倾听,该体谅的固执体谅,该包容的旧习包容。

想尽孝就要学会以顺为孝,让年迈的双亲舒心。

2

不与伴侣争对错

俗语说:“夫妻无隔夜仇,床头吵架床尾和。”

茫茫人海中,两个人从相识、相知到相守,是百年修来的缘分。

许多夫妻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得面红耳赤,伤了感情,是大糊涂。

毕竟,婚姻里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立场的不同。

有一天,作家沈从文正对着稿纸发愁。

张兆和抱着刚浆洗好的衣服走进来,看见丈夫在写乡土小说,忍不住说:

“你总写这些偏远地方,大城市的故事才更吸引人。”

沈从文抬头笑笑,把墨迹未干的稿纸轻轻折起收好,没有辩解。

有一回,沈从文精心创作的小说被退稿,满心郁闷。

张兆和却认为是故事结构松散,不够紧凑。

换作旁人或许会激烈争论,可沈从文只是安静听着,等妻子说完,才轻声说:

“你说的有道理,我再琢磨琢磨。”

随后他把退稿压在箱底,转头为张兆和画起了她最爱看的湘西风景速写。

抗战时期,全家辗转到云南。

生活拮据,张兆和提议沈从文写些迎合市场的通俗小说贴补家用,沈从文却坚持文学理想,想继续深挖乡土题材。

两人为此有了分歧,可谁也没有固执地争论对错。

张兆和默默接下更多杂活维持生计,沈从文则在煤油灯下更勤奋地写作,将对妻子的愧疚化作文字的力量。

岁月流转,他们的婚姻也并非一帆风顺,却始终以包容代替争吵,携手度过了一生。

冰心曾说:“一个美好的家庭,乃是一切幸福和力量的根源。”

婚姻的幸福,不在于谁更有理,而在于谁更懂得珍惜。

爱是彼此包容,与其争个对错,不如学会低头。

凡事退一步,才能走得长远。

3

不与朋友争高低

《论语》有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人生路上,能同行已是缘分,不必非要分个高下。

彼此互相欣赏、彼此成就,才能走得更远。

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便是懂得与朋友和谐共处的典范。

当时,苏轼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参加科举考试,主考官欧阳修读完此文,大为赞赏。

他本想将这篇文章列为第一,但又怀疑是自己的门生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便将其列为第二。

后来得知作者是苏轼,他对苏轼的才华不吝赞美之词,甚至曾对梅尧臣说:“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欧阳修没有因苏轼的才华而心生嫉妒,更没有与他争文坛高低,反而在他的帮助下,苏轼在文坛崭露头角,两人成为了亦师亦友的忘年交。

林语堂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和朋友相处,最难得的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到不炫耀、不攀比、不争高低。

愿意为朋友的成功鼓掌的人,内心必定豁达;

能在朋友面前放下优越感的人,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与真心相待。

人生漫长,越早放下与朋友争高低的执念,越早收获人生珍贵的情谊。



《道德经》有言:“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人生在世,我们争不过天道,也强求不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不与父母争胜负,是做人的根本;不与伴侣争对错,是婚姻的智慧;不与朋友争高低,是处世的格局。

懂得适时放下、学会不争不抢的人,看似输了一时,实则赢得了一生的福气。

余生以一颗平和的心,接纳生活的不完美,珍惜身边的人,就能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圆满。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