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40岁以后,戒掉你的弱者气息

发布者: scarecrow | 发布时间: 2025-8-24 10:23| 查看数: 93| 评论数: 0|

▼点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十点主播沙漠之狐朗读音频


(点击右边三个点,可调整速度,电脑上可下载)

豆瓣上有个“社交能力复建”小组,里面9万多组员都有社交困扰:



有人埋怨身边人刻薄无情,自己感受不到一丝温暖;

有人的画作不被认可,便觉得自己一文不值;

有人想请人吃饭,又担心对方会觉得突兀,不愿接受,即使接受了也担心吃饭时冷场,于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还有人习惯讨好,事事迁就他人,结果被人看轻,总是遭到不公平对待。

Ta们以弱者的姿态示人,自我贬低,畏首畏尾,缺乏对命运的掌控感。

其本质就是在散发“弱者气息”。

与人相处时,就算付出再多,也极容易被忽视。

想要扭转这种局面,唯有戒掉弱者气息,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以下三种弱者心态一定要避免。



“自证预言”是心理学中一种常见的现象,简单解释就是:

当你对未来抱着强烈的预期时,这个预期往往就会变成现实。

比如,当你抱怨身边人都刻薄无情时,就会吸引来真正刻薄无情的人;

当你觉得自己怎么努力都不会成功时,失败也就接踵而至。

抱怨会不断地强化你的弱者身份,让你在困境中越陷越深,让抱怨成真。



《红楼梦》中的赵姨娘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她是贾政之妾,又是探春的生母,还生有儿子贾环。

按理说,她在贾府是有一席之地的。

可她却终日以受害者自居,不是抱怨王夫人克扣月钱,就是抱怨王熙凤打压她,甚至抱怨亲生女儿探春不认她。

她的抱怨非但没有改变自己的处境,反而受到众人鄙视,连下人都敢在背后讥笑她。

在《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中,作者就一针见血地指出:

抱怨是很多人舒缓压力的第一选择,但这其实是最低级的应对办法。

因为你越是抱怨,越会把身边人推开,让关系毒化。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爱抱怨的人遇到什么问题,从来不在自身找原因,而是习惯性地甩锅。

不是抱怨环境不好,就是抱怨身边人不够通情达理,甚至抱怨老天不长眼。

负能量缠身,对生活充满了无力感,导致习得性无助,不敢面对挑战。



工作遇到难题,就想要辞职;

感情出现争执,就想要分手。

Ta会说:

遇到这种领导,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这世道,努力的赶不上拼爹的。

这样的抱怨,其实是内心软弱无力的一种外在体现。

不仅会让你心力消散,错失机会,还会让你落入自证预言,实在是不值得。

要想戒掉这种弱者气息,就必须学会停止抱怨,反躬自察,积极面对问题。

践行“曾国藩每日复盘法”是停止抱怨的一个有效途径:

曾国藩每天睡前会回顾当天发生的事,一一写在日记本上。

然后问自己,哪些事做得好,哪些事做得不够好?

对于不够好的事,一定要想想原因,找到解决办法,然后积极改变。

而不是盲目地抱怨,将一切归因于外界。



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

你很烦很累,对方却像个黏人的口香糖,甩都甩不掉。

一遇到问题,ta的第一反应就是寻求外界帮助。

哪怕是ta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也不愿意独自面对。

这种过度依赖的关系,看似亲密无间,实则危机重重。

一旦你过度依赖他人,遇事就不会自己思考,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便难以自立。

如果遭遇突如其来的变故,无人可依时,便会六神无主,陷入深深的无力感之中。



就像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没有离婚之前的罗子君。

她将生活的全部意义和希望都系于丈夫陈俊生。

不懂职场,不谙世事,连孩子的教育问题都依赖丈夫决策。

整天就知道买名牌,化妆打扮,吃喝玩乐。

在陈太太的光环下,活得像个寄生虫。

得知陈俊生出轨后,她只能哀求哭泣,手足无措,几近崩溃。

实际上,过度依赖源于“自我空心化”。

就是将自我存在的意义寄托于外界,比如伴侣、子女、社会职位。

Ta的口头禅就是:

我这辈子,就指望你了。

要是没有你,我可怎么办?

这样的人,摆出弱者姿态,总是看别人的脸色行事,把人生的选择权完全交在别人手里,没有主见,一味屈从。

时间长了,便会导致自我人格萎缩,人际关系扭曲,成为他人的附庸。

一旦外界发生变故,自我存在的意义便会轰然倒塌。



要想戒掉弱者气息,就必须学会独立,学会依靠自己。

我们可以从设定一件“自我决策的小事”做起。

诸如,吃什么早餐,穿什么衣服,或者策划一次独立出游。

让自己体验掌控的快感。

逐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在小事上做主,进而扩展到生活中的重大决策。

逐渐找回自我价值,重建自信,摆脱依赖心理,最终实现人格的独立与完整。



生活中你有没有听过这样的话:

我出生学历低,这辈子注定走不远。

都这把年纪了,还创什么业?

女人过了四十,还谈什么追求?

说这些话的人,怀疑自己的能力,看不见生命的可塑性。

于是,便固守着一亩三分地,将自己困死在井底。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主角1900刚出生就被遗弃在船上。

善良的烧炉工捡到了他,并将他抚养长大。

1900一生从未离开过那艘船,尽管他拥有无与伦比的钢琴天赋,能弹奏出令人陶醉的旋律。

却从未想过要踏上陆地,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他害怕未知,害怕改变,害怕离开自己的舒适区。

他说:

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我停下来不是因为所见,而是因为所不见……

连绵不绝的城市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尽头。

多年之后,因船太旧,要被炸毁。

他本来可以走下船继续自己的钢琴演奏,过上崭新的生活。

却因对陆地的恐惧,执意留在船上。

最终,1900与那艘即将被炸毁的船一同,消逝在了茫茫大海中。

自我设限将他的人生囚禁在一个固定的空间里,错失了人生的无限可能。



那些自我设限的人,遇事时总是问:“我行吗?”

得到的答案往往是软弱无力的:“算了吧。”

他们放弃寻找出路,画地为牢,自己判了自己终身监禁。

想要走出自我设想的牢笼,就要培养“韧性思维”:

无论做什么事,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

多尝试几次,把每一次危机都当作成长的契机,不断反思突破,调整自己的策略和方向,而不是轻言放弃。

去尝试那些从未做过的事情,去学习那些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去见识那些从未见过的世界。

敢于走出舒适区,勇于挑战自我。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发现新的风景,不断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人到中年,我们都经历了很多挫折困顿。

有人创业失败;

有人遭遇职场危机;

有人的感情亮起了红灯……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是弱者。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戒掉身上的弱者气息,不抱怨、不依赖、不自我设限。

永远不要帮着别人贬低自己,被人随便拿捏。

积极迎接生活的挑战,你会发现,自己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作者 | 暄崧,追光而行,向阳而生。

主播 | 沙漠之狐,微博@狐狸爱CUC,公众号:笙夜时间。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