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当我放下焦虑,变成“正能量”妈妈,终于激发了女儿的学习内驱力

发布者: Ienfamily | 发布时间: 2025-8-18 09:03| 查看数: 106| 评论数: 0|

当妈妈情绪好了,给予孩子肯定,孩子自然也会用改变来回报我们。


(点击右边三个点,可调整速度,电脑上可下载)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妈妈抱团主播林静朗读音频



作者 | 暖爸老白

来源 | 青春期父母成长学堂(ID:fumuxue199)



自从女儿进入青春期后,原本软糯乖巧的小女孩,开始变得喜怒无常,母女之间冲突不断。

尤其在学习上,成绩好坏先不说,就那个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我就一百个看不惯。

对学习不上心,一有机会就看手机、上网;

拖延症严重,明明2个小时能完成的作业,非要拖到11点,最后又困又累,叽歪发脾气;

平时不努力,考不好还发脾气,心情低落,跟我甩脸子;

......

种种消极厌学的行为层出不穷,令我焦虑又生气。

为了改掉她这一身的坏毛病,我是时刻都提醒她,盯着她去改,但我嘴皮子都说破了,她每次都说知道了,下次还是一样不改!

而且她还越来越反感我,好几次吃着饭,她就直接和我吵,最后还摔碗走了,我真是气到心脏疼。

初一下学期,要期末考试了,可女儿却依旧不在状态,去接她放学时遇见班主任,老师委婉地提醒我:

“这个孩子非常聪明,要是平时能多努努力,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成绩一定能提升一大截。”

回家路上,我实在没忍住,开始数落女儿。

可一谈学习,一提到她的缺点,女儿就像个刺猬一样,激烈对抗。

到了楼下,我车还没停稳,女儿就下了车,大力摔上了车门。

我愤怒到了极点,顾不上邻居投来的探询目光,紧跟其后。

进了家门,女儿又要故技重施,躲回房间逃避数落。

我一把薅住她的胳膊,使劲推了她几下:

“你天天摆个臭脸给谁看?你学习是给你自己学的还是给我们学的?我告诉你,你以后要是再敢在我面前摔摔打打,你看我扇不扇你!”

女儿也被搞得快爆了,冲我大吼:

“为什么其他人都没这么事儿,就你天天这么别扭,你就是一天不说我就难受吗!你就那么看不起我吗?”

“天天逼我学习,你过去成绩有多好?怎么没见你考上清华北大啊?你自己飞不上天,天天逼着我飞?”

女儿的口不择言,犹如刀子一样扎进我心里。

我气得眼前发黑,反手就是一巴掌。女儿被打蒙了,跑回房里嚎啕大哭。



从那天开始,女儿对我的态度完全变了。她不再跟我顶嘴,不再跟我吵架,而是冷若冰霜。

不管我是提醒她多穿点,还是复习功课,女儿都神情冷淡,就像看一个陌生人一般。

期末,女儿考的很差。但这一次,我却没敢责骂她。

因为我知道,我现在说什么,她也听不进去,只会给母女关系雪上加霜。

面对这个“问题少女”,我到底该怎么教育她?

可能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事情的转机来了。



那段时间,我迫切希望找到一条明路,我的疑惑就是:我管吧,她就叛逆,两人关系水火不容;我不管吧,又不能眼睁睁看着女儿学习变差,真是愁啊!

其实,一个孩子缺乏学习主动性,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孩子出了问题,也不能粗暴地认定是家长的问题,需要从整体来看待。

孩子厌学、逆反等“问题”行为,看似消极,但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目的是保护内心最脆弱的部分。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需要面对来自学校、家庭、社交等多个方面的压力。

到了青春期,学业压力增大、家长对成绩重视,各种压力逐渐加码,这会导致孩子内心感到不安、害怕和无助,采取逃避、消极等方式来保护自己。

而常见的保护性行为有两种:

一种是躺平摆烂,也就是选择不努力,也不接受挑战,这种行为可以让他们避免失败和承受压力。

另一种则是厌学逆反,一些孩子会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甚至休学,借此逃避学习带来的压力和挫折。

我开始反思过去女儿的成长经历,从中发现了女儿身上“问题”的来源。



原来,女儿在成长过程中,我的干涉、包办和控制太多了!

我的关注点全在她身上,只要她有一点没做好,我都会指出来,而我一直都认为,我这样做才是真正负责任的教育。

但没想到的是,就是因为我太负责,不断去找她身上的问题,最后的结果就是一直在否定她!

当一个孩子遭受了太多忽视和否定,她就对生活失去了掌控,一直都处于“被妈妈攻击”的状态,自然就会产生自我保护行为,去逃避外界的压力,保护自己的内心不受伤害。

而我,却把这些自我保护当成了“问题行为”,各种批评指责;这又让女儿感到更加的焦虑、抵触,从而加剧了保护行为。

想到女儿强势忤逆的外表下,恐惧无助的内心,我心疼不已。

那我应该怎么做,才能重新唤醒女儿的学习积极性,让她再次信任我,缓和我们的关系呢?

后来,我慢慢找到了答案:

想解决孩子厌学问题,必须先关注他们内在最脆弱的内心。只有当脆弱的内心被看到,孩子才能得到照顾和疗愈,才能放下这些保护动作。

家长可以通过理解孩子的内在需求,关注孩子的情感状态,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如果孩子感受到来自家长真正的接纳和理解,她才可能放下“躺平厌学”这种保护性行为,逐渐恢复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 真心去接纳孩子的现状,给孩子提供心理安全感,孩子才能静下心来“修复自己”

为什么女儿会那么抗拒学习,缺乏主动性呢?

通过学习,我才明白,原来是我对她有标准,有期待。我看到的,都是她做不好的地方。

在学习上,我一直给予女儿负向的反馈,肆意宣泄对她的不满,女儿的内在感觉能好吗?

所以女儿在学习上的自信心一直不足,一想到学习,就是妈妈的冷脸和责骂。

虽然过去,我给女儿造成了太多负面情绪:

了解孩子内心的痛苦和不安,用接纳、尊重的方式,来帮孩子疏导和疗愈这些问题。

我开始制造各种机会,带女儿去海边、打卡网红餐厅、看电影。

一开始,女儿充满戒备心理,不愿意去。但我也不气恼,而是微笑着再次发出邀请。

渐渐的,女儿的防备松动了,我们的独处聊天也顺利进行。

我把她当朋友,尊重她,倾听她,牢记关系第一。

在跟女儿交流的过程中,我才意识到,原来过去我的发火,对她的内心伤害有多大。她跟我激烈吵架背后,都躲着一个瑟瑟发抖的小女孩。

我真诚地向女儿道歉,也跟她保证,以后会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

没想到,女儿大气地说:任何妈妈看到孩子不爱学习,都会生气骂人的,叫我别放在心上。

我突然惊醒,孩子比我接纳多了,只因为我是她的妈妈。这不就是我要学习的,不带任何条件都要接纳自己的孩子吗?

原来,我的女儿其实很优秀,只是我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她的缺点上,对她的优点视而不见。

当我睁开了“不功利”的眼睛,发自内心地接纳孩子时 ,女儿也放下了逆反心理,亲子关系越来越融洽。



2. 用肯定的方式,跟孩子沟通,为孩子的心灵力量赋能,唤醒孩子的自信心与上进心

之前,女儿因为不爱学习,经常拖延写作业,磨磨蹭蹭。晚上睡得很晚,早上自然起不来。

每天早上喊她起床,我又敲门,又喊,不知道吵过多少回。

送她去学校的路上,也不停数落她,几乎每天早上,母女俩都是一肚子气。带着怒气走进学校,女儿怎么可能静下心来学习呢?

通过学习,我意识到,虽然女儿本身存在一些问题,但我的否定和指责,也加重了她的对抗心理,对解决问题没有实际意义。

现在,我会有意识多给女儿肯定,认可。

一天早上送女儿上学,我故意说:

“姑娘,妈妈觉得你其实挺厉害的,很会把控时间。今天早上14分钟就完成了起床穿衣服刷牙洗脸,还把牛奶喝光出门了,比我还早2分钟到车上,你是怎么做到的?

你这心理素质也不是一般的好,在床上一点都不着急,多躺了会儿还没耽误事儿。”

女儿一听,立马来劲了,声音都高了一度:

“因为我通过实践发现,每天其实15分钟就足够用了。昨天我也是40分起床,我发现来得及,所以今天早上我就更有信心了。你说7点到车上,我6点58分就到了,还提前了。”

我听了,暗暗佩服,原来女儿的思维这么清晰,于是发自内心地认可她:

“真棒,看来之前妈妈都是瞎焦虑了,晚上总催你快点快点,你心里都有数着呢!”

女儿开心地笑了,“那当然”。一路上,女儿都不自觉地哼着歌,心情很好。

那一刻,我深深地意识到,孩子对于被肯定、被夸奖的渴望。

到了晚上,破天荒的,女儿居然主动加快了速度,认真写完作业,还没到10点就已经洗漱完,准备睡觉了。

我继续肯定:“哇塞,今天睡这么早,明天岂不是得起得更早?”

女儿调皮地说:“我还是要卡点起床。”

说是这样说,但第二天早晨,女儿比平时提早了半个小时就起来了,有条不紊地吃了早餐。

反倒是我,还没收拾完。在等我出门时,女儿甚至还拿起英语书,背起了单词。

一边还安慰我别着急:“时间还早着呢!”

女儿的话让我内疚又惭愧。以前我等她的时候,总是训斥数落,何尝宽慰过女儿?

果然,妈妈情绪好了,给予孩子肯定,孩子也会用改变来回报妈妈。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调整,我们母女之间的温馨互动越来越多,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女儿也越来越自信,重新找回了对学习的正面感受。

女儿也在我们家长的接纳和肯定中获取了力量,她的内在安全感十足,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学习上,成绩进步很大,一下子提升了12个名次。

回想这段成长经历,我想真诚地和所有青春期孩子家长说:

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给孩子肯定、鼓励、包容、理解,永远去做给孩子内心增加能量的事情,这些就是提升孩子学习动力,最有效的方法!

当我们修炼好了自己,才能带给孩子渴望的安全感,给孩子切实有效的指导。

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引导孩子成长。

点亮“推荐”,愿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好,我们的家庭与人生越来越幸福!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