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一个家最可怕的,不是贫穷,不是吵架,而是这1个字!

发布者: enfamily | 发布时间: 2025-8-17 10:07| 查看数: 87| 评论数: 0|



作者 :儒风君

《慎子》有言:“家富则疏族聚,家贫则兄弟离。”

经济富裕,家人和睦,足以消除家中大多数的矛盾。

但有的家庭,没有揭不开锅的窘境,也没有震耳欲聋的争吵。

空气中却总是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感,毫无生机与温暖。

因为一个家最可怕的,不是贫穷,不是吵架,而是这1个字:犟!

01

嘴巴犟:拒绝沟通

中国有句老话:“话到理自明。”

家人之间,把话说明白,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最怕有一个嘴犟的人,有意见不明说,有想法不坦诚。

你想开诚布公,对方却爱搭不理,一言不发,拒绝沟通。

这种行为,就好比一把钝刀子,不见血,却致命,让人抓狂无计可施。

不是只有打骂才算暴力,一张沉默寡言的嘴,比拳头更硬,比巴掌更疼。

沟通得不到反馈,再深厚的情分,也会在无声中消磨殆尽,终将走向支离破碎。

演员沈腾和刘涛曾在节目上合演过一个小品《话癌》,黑色幽默的笑话背后戳中了多少家庭的隐痛。

男主人公在家里,好似一个哑巴,基本不和妻子说话。

每次妻子想通过交流解决问题,得到的永远是沉默的反击。

妻子为此歇斯底里,拼命质问他:“你说句话你会死啊。你多久没跟我正经说过话了,早知道这样干嘛要娶我啊!”

即便如此,男主人依旧嘴巴死犟,始终是默不作声的态度。

最后,妻子忍无可忍,和他离了婚。

《喻世明言》中讲:“知心人至话相投。”

一个家幸福与否,不仅在于物质基础,更在于情感回应与交流。

倘若没话讲,外表再光鲜亮丽,家庭成员也会感到无比窒息痛苦。

嘴不犟,聊得来,大事商量,小事分享,句句有回音,才能家和人安,心暖情深。



02

脾气犟:随意翻脸

《菜根谭》有言:“杀气寒薄,和气福厚。”

脾气越温,福气越深,对家人宽容大度,方能福泽深厚。

而那些福气浅薄的家庭,往往都有一个脾气犟的人。

一点小事就暴跳如雷,一有分歧就立刻翻脸,不惜大动干戈。

到头来,伤人又伤己,将原本和美的家拖进无休止的内耗内斗中。

翻译家傅雷的脾气就以刚烈倔犟著称,在家对妻儿动辄大发雷霆。

小时候,儿子傅聪学琴有丝毫懈怠,头上便会迎来狠狠的一巴掌。

傅聪每天都在惊恐中度过,母亲即便心疼也不敢过于干涉,否则只会打得更狠。

有一回,钱钟书和杨绛作为邻居前往傅家拜访,刚进门就看到傅聪被绑在树上,皮肤被勒得发红发紫。

杨绛见状连忙将他抱进屋子里,但傅雷仍欲动手打他,被钱钟书急忙拦住。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在外温和儒雅的傅雷,对家人竟如此恶劣,旁人劝都劝不动。

也正因此,傅聪长大后变得极度叛逆,父子俩差点恩断义绝,直到多年后才稍稍缓和。

古语有云:“乖气致戾,和气致祥。”

脾气犟,常翻脸,这种自我和任性,是以亲情割裂为代价。

纵使骨肉情深,也会离心离德,甚至反目成仇,家不成家。

永远不要和重要的人,计较不重要的事,修炼脾气,舍弃犟劲,方可迎祥纳福。



03

认知犟:固执己见

《六韬》中说:“勿以独见而违众。”

千万别因自己的想法独到,违背众人之意。

但认知犟的人,把自己放在权力中心,听不进家人的半点意见。

他们的关注点不在于解决问题,而是要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

可是,当家里出现一个“总是正确”的人,离摇摇欲坠也就不远了。

华中师范大学戴建业教授,曾分享过自己和妻子年轻时的故事。

他来自湖北农村,而妻子出身于城里干部家庭,两人生活环境相差悬殊。

婚后,他看到妻子花钱大手大脚、对物品挑三拣四,实在是忍无可忍。

他一味认为勤俭朴素才是对,毫不将就便是错,于是开始指手画脚,试图改变对方。

果不其然,这激起了妻子的反抗心理,觉得他不可理喻。

不仅对他的话置若罔闻,还对他反唇相讥,数落他小气,蜜月刚过,小家就硝烟四起。

后来,戴建业深刻反思自己,放下“正确”的认知,两人才继续相濡以沫。

固执源于无知,改变基于见识。

认知越浅薄的人,思维越僵化,态度越犟,常与家人站在对立面,生活一地鸡毛。

唯有提升认知,尊重不同,理解差异,卸下套住家人的枷锁,幸福和顺才会在家中生根,撑起一个家的未来。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