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顶级生存之道:忍

发布者: enfamily | 发布时间: 2025-8-17 09:41| 查看数: 55| 评论数: 0|

▼点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十点主播安东尼朗读音频


(点击右边三个点,可调整速度,电脑上可下载)

作者 | 木棉

来源 | 人间书

当今社会,竞争尤其激烈,我们稍一松懈,就可能被淘汰。

看看每年的考公、考研大军,就能明白,激烈而残酷的社会现实就摆在眼前。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场景,每年都在上演。

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有人觉得埋头苦练本事,有人耍尽心机和手段。

而在《沧浪之水》的池大为身上,我看到了一种更深层次的答案。

真正的生存之道,在于做到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

不单纯妥协,不盲目拼搏,而是一种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找到平衡的能力。



理想主义者身上,往往有天真,有灵气。

面对真实的人间,依旧保持自己的棱角。

但一味追求理想主义,却忘了自己正站在现实的土地上,往往会被伤得体无完肤。

书中的池大为就是如此。

池大为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小山村,父亲是典型的知识分子。

父亲有所有知识分子都有的信仰和价值观,教导儿子坚守正直和坚韧。

因此,池大为心里总怀揣着一种理想主义和知识分子的傲骨。



大四那年,他与许小曼相识,有了爱情。

许小曼是北京人,父亲是军级干部,家庭条件十分优渥。

许小曼对池大为期望很高,总想把池大为打造成“上等人”。

所以常常带他出入各种有重要人物参与的宴会,希望他能结识对人生有帮助的人物。

希望他学会上流社会的风度和情感方式,走向更好的未来。

但池大为深受父亲影响,质朴的平民观念和知识分子的清高,使他不屑于这么做。

他渐渐对这种社交和生活方式十分反感,不愿违背自己的意愿去迎合。

两人互不妥协,矛盾不断积累,最终分了手。

研究生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省卫生厅工作。

在省卫生厅工作的日子里,池大为始终怀揣着知识分子的理想与坚守。

满心抱负的他,也想在单位里干出一番事业。

一次,单位组织了生活会,旨在让大家畅所欲言,为单位的管理和发展建言献策。

池大为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因为他平日里就留意到了不少问题。

会议上,池大为发现大家都是泛泛而谈,说些无关痛痒的话。

他却按捺不住,站起来,把自己观察到的问题和盘托出。

他本以为自己是出于公心,为了单位好,却没想到,领导的脸色难看至极。

不久之后,一纸调令下发,池大为被调到了中医学会。

中医学会没有什么发展机会,被称为“养老部门”。



池大为这才明白,过于理想化,在现实的官场规则面前,竟如此格格不入。

这个讲究人情世故、利益权衡的环境里,直言不讳地指出问题,触动的是某些人安于现状的舒适圈,挑战的是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他的理想主义,使他轻易就被排挤到了边缘地带。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理想主义固然可贵,但若不能与现实结合,往往会让人陷入困境。



俗话说,一个人的格局,都是委屈撑大的。

荀子有言:“行忍性情,然后能修。”

能隐忍,方能成人。

池大为之所以最后能够走上巅峰,与他的隐忍不无关系。

比如刚入职时,同事丁小槐是个见风使舵的滑头,他常常暗中刁难池大为。

偷偷更换他的座位、让他负责打热水、趁他不在时大喊,让大家知道他离岗,当送礼品被骂时却拉上他垫背。

池大为尽管偶尔生气,但并不与丁小槐起正面冲突。

后来,池大为被下放到中医学会,那里环境简陋、人员闲散,是一个被遗忘的部门。

池大为在这里像个现代的隐士,与世无争。

尽管事务繁杂琐碎,但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默默沉淀自己,认真做好整理资料、组织会议。

曾经的同事在卫生厅里混得风生水起,而他却在这个小角落里无人问津。

但池大为咽下了这些委屈,没有抱怨,没有放弃。

结婚后,有了家庭,生活上的小困难,他也咬咬牙挺了过去。

为了怀孕的妻子董柳得到更好的照顾,他终于学着放下清高去求助。

虽然对方态度冷漠,但他依然默默承受。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谁都是在一边破碎一边重塑自己。

由此我联想到,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

住着狭小的出租屋,每天挤着地铁上下班。

承受着高昂的房租、微薄的薪水、生活的压力……

但人人仍把种子埋在土里,努力向阳而生。

默默咽下委屈,积蓄力量,才有翻身的可能。

熬过无人问津的日子,默默蛰伏,才能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在《天道》中丁元英给冯世杰他们的一段忠告,是这样的:

想干成点事就记住两句话,别把别人不当人了,别把自己太当人了。

就这点规律而言,天下乌鸦一般黑。

面对自己,忌过分清高,摆正自己的位置;

面对别人,忌鄙夷不屑,抱以宽容之心。

虽然,前期的池大为在这方面走了不少弯路,但好在最终他醒悟了。

起先,对于丁小槐的阿谀奉承,池大为打心眼里看不惯他。

马厅长生病住院时,丁小槐不仅第一时间去探望,还天天守在医院,帮马厅长跑前跑后,端茶送水。

马厅长的儿子要出国留学,丁小槐得知后,四处托关系打听各种留学信息,整理成详细的资料送给马厅长。

甚至他们一起与马厅长出差,丁小槐发现马厅长换下来了袜子放在一边,他马上帮马厅长把袜子洗了。

平常开会,无论马厅长提出什么观点,丁小槐总是第一个举手赞同……

池大为起初对丁小槐的种种行径嗤之以鼻,觉得他为了讨好领导,毫无底线与尊严。

在池大为眼中,丁小槐的行为谄媚又低级,为了功名利禄不惜丧失自我,这与他内心坚守的知识分子的清高和原则背道而驰。

但生活的压力,让他慢慢改变了看法。



妻子董柳对更好生活的期盼,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开销,以及自己在单位处处碰壁、晋升无望的困境,让他开始重新审视周围的一切。

池大为看到丁小槐为了讨好马厅长,四处奔波,忙得焦头烂额,甚至累到生病。

他突然意识到,丁小槐如此拼命地讨好领导,或许并非单纯的趋炎附势,背后也有着自己对生活的无奈与挣扎。

他也不过是在这现实的洪流中,默默挣扎的芸芸众生之一。

他不过是为了更好的人生,而选择了一条在池大为看来不太体面的路。

他开始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和无奈,他逐渐放下了对丁小槐的偏见。

在这世间,没有谁比谁更高贵,也没有谁比谁更轻松。

这世间的人都在为了生活而努力,方式不同,却都值得尊重 。

就如同丁元英所说,别把别人不当人,也别把自己太当人。

后来,池大为逐渐放下了清高和鄙夷,终于等来了契机。

马厅长的孙女淼淼重病住院,池大为得知后,把身为护士且外号“董一针”的老婆从家里拉到医院,为淼淼扎针。

之后还让老婆住在医院陪护,借此获得了马厅长和夫人的认可,开始进入马厅长的视线。

当看到有人想联名举报马厅长的信时,他没有参与签名。

而是果断向马厅长报告了这件事,因此成为了马厅长的心腹。

即使碰了钉子,依然能冷静下来分析人性,作出改变,这何尝不是一种能力。

学会反求诸己,身心独立,就能找到行走于世间最大的底气。



王志文说过:

生存法则很简单,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忍是一条线,能又是一条线,两者之间就是生存空间;

如果我们真能做到“忍人所不能忍,能人所不能”那我们的生存空间就比别人大。

不管做人还是做事,都是这个理。

生活的真相从来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寻找平衡。

想要在社会中稳稳立足,不是一味地坚持理想,也不是盲目地妥协现实。

而是学会隐忍、作出超乎常人的理解与改变。

特别喜欢王阳明的一句话:

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共勉之。

作者 | 木棉,来源:人间书

主播 | 安东尼,朝鲜冷面下藏着一颗韩国烧烤的心。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