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谢谢”两个字,帮你筛掉不值得深交的人

发布者: enfamily | 发布时间: 2025-8-7 11:42| 查看数: 61| 评论数: 0|

▼点下方播放按钮收听音频


(点击右边三个点,可调整速度,电脑上可下载)



前几天,一位朋友找我帮忙,事情办妥后,我突然意识到:

此人好像从来不说“谢谢”。

出于好奇,我搜索了与她的聊天记录,结果令人震惊——

真的从未出现过“谢谢”二字。

更令人不快的是,她拜托的许多事情都相当麻烦,却连最基本的感谢都没有,更不用说其他形式的感恩了。

这件事引发了我的思考。



回想此人的为人处世,确实处处体现着“见利忘义”四个字。

与她共事时,她的利益分毫不让,手段高明到让你当时觉得合情合理,事后回想才惊觉被算计。

她像一台精密运转的利己机器,感情只是她达成目的的工具。

我又搜索了与另一位朋友的聊天记录。

这位朋友凡事必说“谢谢”,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更难得的是,她的感谢从不限于口头,总有实际行动跟进。

长期相处下来,她确实是个厚道、知感恩的人。

“谢谢”二字,是人际交往中最小的感恩单位,连这两个字都吝啬的人,往往把他人视为实现目标的工具,不值得交往。



去年冬天的一个周末,我正和女朋友在商场约会。

手机突然响起,是老同学阿杰:

兄弟,救命!公司临时要个宣传视频,明天就要,你能不能帮个忙?

听着他焦急的语气,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

接下来的48小时,我几乎没合眼。

推掉了和女朋友的约会,推掉了周一的早会,全身心投入这个“救急”视频的制作中。

当我把成品发给阿杰时,他只回了两个字:“收到。”

没有评价,没有感谢,就像收一份外卖那样平常。

三个月后,我在他们公司官网上看到了这个视频。

制作人一栏,只写着阿杰的名字。

我苦笑着关掉网页,想起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帮他修改简历,他直接拿去用了;

给他创业建议,他转头就说是自己的想法;

就连借给他的5000块钱,还钱时也是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

而当我需要他的帮助时,他总有千奇百怪但又特别有力的理由,总之就是,“想帮我来着”。



我开始留意身边人的反应模式。

部门新来的实习生小林,每次我指导她修改方案,都会发来这样的消息:

王哥,真的太感谢您了!您指出的这几个问题特别关键,我已经按照建议全部修改好了!再次感谢!

简单的一段话,却让人感受到真诚的谢意。

心理学研究显示:

感恩语言的缺失,是利己型人格的高频特征。

长期与这类人相处,你的情绪劳动会被无限透支,直到关系破产。

当“谢谢”成了奢侈品,这段关系就成了消耗品。



上周三晚上9点,办公室早已人去楼空。

我还在为明天的提案做最后修改,突然听到敲门声。

抬头一看,是同事小刘端着两杯冒着热气的咖啡走了进来。

“王哥,还没走啊?”他把其中一杯放在我桌上,“谢谢你上次帮我整理客户资料,不然我肯定要被总监骂惨了。”

我愣了一下,才想起那是两周前的一个小忙,没想到他还记得。

小刘的特别之处在于,他的感谢从来不只是口头说说。

上个月我帮他代班接待客户,第二天就收到了一份精致的便当;

年前我推荐他参加一个重要项目,项目结束后他特意请我吃了顿日料。

这种懂得让善意流动的人,就像人际关系中的绿洲,总能给人继续付出的动力。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

懂得感恩的人往往具有更高的情商和更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他们能够敏锐地察觉到别人的付出,并及时给予反馈。

这种正向循环,让他们的社交网络越来越健康、越来越强大。

长期相处下来,我发现这类人通常有几个共同点:

有分寸感,不把别人的帮助当作理所当然;

懂换位思考,能体谅别人付出的时间与精力成本;

重情义,不会只在需要你时才出现,而是真正珍惜关系。

“谢谢”虽小,却能照见一个人的修养。

感恩之心和感恩行动,才是人际关系中最珍贵的润滑剂。



经过这些年的观察和反思,我也总结出几个简单易行的感恩练习:

①每日感谢清单:

下班前花5分钟,给当天帮助过我的人发条个性化感谢消息。

比如,“张姐,谢谢你今天分享的客户案例,对我启发很大!”

②人情备忘录:

手机里专门建一个“人情账本”,记录别人对我的帮助和我的回馈计划。

比如,“3月5日,小王帮我修电脑——下周请他喝咖啡”“3月8日,李总推荐客户——月底送茶叶”。

③人际关系“断舍离”:

每个月清理一次通讯录,对那些总是索取却从不感谢的人,逐渐降级关系。

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留给懂得珍惜的人。

这些习惯坚持下来,我发现自己的人际关系质量明显提升。

那些真正值得深交的朋友,关系反而更加紧密;

而那些只会消耗我的人,也自然淡出了我的生活圈。




你的“谢谢”账户余额还剩多少?

看完这篇文章的你不妨做个简单的测试:

打开微信搜索框,输入“谢谢”。

看看哪些人的名字频繁出现,又有哪些对话框空空如也。

这个简单的动作,可能会让你重新审视某些关系。

最后,请点个,多多转发今天的文章,如果这篇文章让你想起了某个值得感谢的人,不妨现在就给他发条消息吧。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的时间和善意都很宝贵,应该留给那些真正懂得说“谢谢”的人。

作者 | 莱农,来源:读者(ID:duzheweixin)

主播 | 绛染,电台主播、爱配音,神秘的爱猫人。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