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一个很绝的心态:我明牌,你随意

发布者: maitian | 发布时间: 2025-7-16 11:36| 查看数: 94| 评论数: 0|



作者:瑾山月

来源:帆书樊登讲书(ID: readingclub_btfx)

人不强求外界,更不委屈自己。


(点击右边三个点,可调整速度,电脑上可下载)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一凡朗读音频



前阵子看访谈,演员陶昕然的一段话,说到我心里去了。

她说,年纪大了没有跟任何人逢场作戏的兴趣,舒服我们就交往,不舒服就撤。

经历的事越多,人就越通透。

懒得遮遮掩掩玩套路,也不屑于费尽心机迎合谁。

大家合得来就做朋友,合不来就分道扬镳, 说话点到为止,做事直截了当。

一句话,我明牌,你随意。

用绝对真诚淘汰不同频的人。

01

  • 拒绝内耗,只表达自己不分析对方。

武志红老师,讲过一个故事。

有个女孩,常年饱受内耗折磨。

汇报工作时,看到上司皱眉,她就心里打鼓,怀疑自己出了差错;

发现部分工作被安排给了别人,她就想老板是不是要把自己辞掉;

见同事聊得好好的,她一去就走了,就猜测同事对她有意见。

然而事实上,根本没这么复杂。

领导同事对她一点恶意没有,都觉得她是个不错的人。

你有没有走入过类似的社交误区。

就是不管接触谁,总是忍不住先分析对方。

别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乃至一个表情,就立马分析出几十种可能,

他这句话什么意思,他在暗示我什么,他为什么又唉声叹气……

想着想着,人就开始内耗。

年轻时,纠缠于这些纷纷扰扰,或许尚有余力应对。

但中年以后,再这样耗下去,就不是个办法。

所以,必须快刀斩乱麻——只表达自己,不分析对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剧本,永远不要串场到别人的片场。

演好你的角色,守住自己的边界,才能唱好自己的这台戏。

永远记住:别人没说的没做的,就是没有。

把精力往回收,我们才能专注于自己的课题。



02

  • 不再讨好,你不喜欢我也没关系。

作家张笑恒,有位朋友,是圈子里出了名的好人。

见谁手头紧了,他主动借钱,看谁没工作了,他急着帮忙。

反正,不管对谁,他都实心实意,有求必应。

可就是这么个活雷锋,却经常被人挑毛病。

不是有人误会他的好意,就是有人怪他忙没帮到底。

朋友忍不住抱怨:人啊,真是太不懂感恩了。

但张笑恒却对他说:这都是你的错。

当别人习惯了你的“掏心掏肺”,他就会变的“没心没肺”,你就落得个“撕心裂肺”。

人到中年,生活一下子复杂起来,我们都像在摸着石头过河。

一味付出讨好,就很容易卷入人性的漩涡,令自己麻烦缠身。

那个帮过的人,还在纠缠不休,那个知心好友,又辜负了自己。

那些付出过的热情、真诚、信任,在赤裸裸的现实面前,是那么地不堪一击。

直到攒够了失望,我们才慢慢意识到,是否被喜欢,真的不重要。

作家韦娜就曾感慨,每天小心翼翼地伺候人,是一种 “特别破碎的感觉”。

“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所有痛苦,都源自我想让所有人都满意。”

任何一段健康的关系,都不是靠牺牲获得的。

尤其是中年以后,就不要再为了面子失了里子。

摆脱人情困扰,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最清醒的活法。



03

  • 拒绝迎合,圈子小点也无所谓。

曾有年轻人在网上问:

作为过来人,大家有哪些忠告,送给即将步入社会的我们?

有位大叔是这么回答的:

“无论跟何人相处,都要真诚,但只筛选,不迎合。”

否则,尴尬的是我们自己。

电视剧《凡人歌》中,有个桥段很刺痛我。

二胎妈妈沈琳,在离开职场多年后又要出去赚钱。

好不容易在老同学的公司找到工作,又特别怕被同事们冷落。

于是,从入职第一天起,她就各种“套近乎”。

时不时去问别人要不要帮忙,中午主动帮大伙订饭拿外卖。

明明喝不惯奶茶,还和小姑娘们拼单,为的就是让人把她拉进群。

她拿出足够的热情与诚意,可同事们却始终冷冷淡淡的,保持着距离。

甚至有人还在背后“蛐蛐”她:干嘛和咱们走那么近啊?没必要吧。

隔着屏幕,我都替她感到尴尬,更觉得不值。

大家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好分内的事就好。

何必满脸堆笑迎上去,去硬挤不属于自己的圈子。

曾经的我们,为了所谓的圈子,做过太多违心的事。

明明对酒局厌烦地要命,还硬着头皮去;

明明喜欢一个人宅在家,还一天天往外跑;

明明本性安静内敛,还要逼自己成为外向型。

到最后,圈子看上去大了,但生活也没了。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提出过一个“拼图理论”:

人际关系就像一张拼图,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个小块。

当我们是凹形的拼图时,那些菱形的、方形的、星形的,都不会适合我们。

与人交往时,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扭曲自己来迎合他人。

而是恰好合拍,就并肩前行;行不同路,就各走各的。

让自己活得舒服,才是中年人了不起的能力。



04

  • 不再攀缘,一个人也能过好小日子。

林徽因在美国时,曾与冰心有过一段交集。

那个时候,冰心名气在外,深得林徽因的敬佩。

为了拉近关系,林徽因便经常去找冰心攀谈,约着她一块去郊外野餐。

冰心虽没有拒绝,言行间却总是透露着疏离。

回国后,林徽因在家里举办文化沙龙,好几次盛情邀请冰心参加。

可冰心很看不惯这种做法,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我们太太的客厅》来讽刺她。

面对这样的攻讦,林徽因才终于明白,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强求不得。

于是她给寄给冰心一壶山西老陈醋后,就与她断绝了来往。

人与人之间,就像天上的白云,聚聚散散,全看缘分。

有缘的,志趣相投、性情相合,一辈子相伴。

无缘的,话不投机,强留不住,终将分别。

若无天意,再是攀缘,也是无用。

作家苏珊·福沃德曾说:“把一段关系带入悲剧结果的,就是执迷。”

这一辈子,我们会遇到很多人。

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和你有个好的结果。

与其用力地走向所有人,不如退回到自己的世界中。

我很欣赏演员陈道明的交友观:“不会跟任何朋友甜如蜜,也不会让朋友跟自己过于热络。”

缘深缘浅,缘聚缘散,惜缘随缘莫攀缘。

保持一点疏离感,让自己活在缘分里而非关系中,人反而活得轻松自在。



05

作家冯唐说:

真正的高手,直接打明牌,这才是最不累,最对得起自己的成事之道。

中年,见的人杂,经的事多,最是劳心劳力的年纪。

若一味纠缠,处处操心,原本琐碎的日子便更不好过。

所以说中年人最应有的社交观,就是不纠结、不内耗,只做筛选。

坦诚示人不伪装,我做好自己,你来去自由。

不强求外界,更不委屈自己。

人生,是一场不断经历和沉淀的过程。

到了一定年纪终会明白:

让生活进入节能模式,才是中年以后最舒服的活法。

点个推荐,与朋友们共勉。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