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没钱,而是......

发布者: x-kai | 发布时间: 2025-7-13 10:22| 查看数: 90| 评论数: 0|

▼点下方播放按钮收听音频


(点击右边三个点,可调整速度,电脑上可下载)

俗话说:“为母则刚。”

一个女人成为妈妈之后,孩子就是她生命的全部。

她们宁可自己吃糠咽菜,吃苦受累也要把世上最好的一切给予孩子。

期盼孩子能够出类拔萃,拥有幸福人生。

可细心的妈妈却发现,孩子的优秀并非取决于物质的优渥。

贫困家庭的孩子,同样能优秀得令人赞叹。

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或许就藏在在美国作家凯瑟琳·福布斯所写的《妈妈的银行账户》中。

这本书自1943年出版便畅销至今,风靡全球50多个国家,影响了无数家庭。

书中讲述了一个挪威移民家庭的故事。

这个家庭尽管日子拮据,但妈妈用智慧与乐观赋予了孩子满满的安全感。

这份安全感,使孩子们不仅没有被贫困击垮,反而活出了自己的光芒。

读完这本书,你就会明白:

妈妈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银行账户里的数字,而是不惧风雨前行的安全感。



凯瑟琳一家从挪威移民到美国,居住在旧金山的贫民区。

在这里,因付不起房租而被房东强行赶出住所的事屡见不鲜。

即使有人跪地哭求,也难逃被驱逐的命运。

在生活的压力下,人们终日焦虑不安,忧愁与绝望的面孔随处可见。



然而,凯瑟琳一家却是例外。

凯瑟琳的爸爸是名普通木匠,每周的薪水仅够勉强维持生计。

为了让孩子们拥有相对稳定的生活,妈妈总在操劳家务之余去面包店打零工。

这样不仅有点额外收入,还能免费得到一些不太新鲜的面包和咖啡蛋糕。

这些面包蛋糕放进烤箱加工后味道依旧鲜美。

既节省了开支,又让孩子们吃的开心满足。

她还常用廉价的碎布头给孩子们拼接漂亮得体的衣物。

孩子们穿在身上,美在心里,脸上总是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妈妈就这样精打细算,在城里的银行开了一个账户。

每到周六,爸爸领回薪水,妈妈就召集全家人围坐在破旧的餐桌前。

她把装在小信封里的薪水倒在桌子上。

先从薪水中数出一部分作为房租放在一边。

再从剩下的钱里一点一点分配必需的生活开支。

即便入不敷出,妈妈也会微笑着对孩子们说:

“别怕,银行账户里有钱。”

爸爸便乐呵呵地点头符和。

孩子们则七嘴八舌地出主意渡难关,即使行不通也不怕,反正还有银行账户兜底。

妈妈的话就像定心丸,让他们心里充满了踏实感。

在那一刻,凯瑟琳就明白了:

妈妈存在银行账户里的不仅是钱,更是一种让家人踏实的安全感。



有人说:

“焦虑的本质,是对未知的恐惧。”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我们总会为教育、工作、健康的隐患担忧。

害怕隐患发生时无力抵御,结果越担心,越恐慌,越无措,越焦虑。

其实,这些焦虑的背后,是安全感的匮乏。

当我们有了“风来有墙挡,雨来有伞撑”的安全感,心里便会多一份应对风雨的底气。



凯瑟琳兄妹坚信,妈妈的银行账户是他们生活安定的保障。

有段时间,爸爸的工作稳定,收入丰厚,日子变得宽裕起来。

谁知,他听信推销员的谎言,贷款在乡下买了一个带有果园的养鸡场。

一接手,鸡群相继染病死去,仅存的也不再下蛋。

不仅如此,果园里新栽的树苗也被寒潮冻死。

家中没了收入,别说还贷款,连吃饭都成为问题。

爸爸整日失魂落魄,盯着鸡舍自责。

妈妈非但没有责怪他,还说:

“怕什么,我就不信没办法。”



她和爸爸商量,把鸡场卖掉,搬回城里,打工度日。

爸爸却沮丧地说,卖鸡场不仅亏本,就是卖了也撑不了多久,万一找不到工作,连住的地方都没了。

妈妈虽然没再说什么,却开始三天两头去城里。

凯瑟琳兄妹以为妈妈是去银行取钱,不禁为银行账户担心起来。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妈妈根本没动存款,而是果断将养鸡场卖掉,在城里租了一所老宅,开设寄宿公寓。

妈妈的选择,不仅让孩子们倍感惊喜,也让全家人看到了新的希望。

爸爸一改颓态,起早贪黑地外出打工。

孩子们放学后抢着打扫房间,分担家务。

寄宿公寓很快迎来了租户,一家人的生活逐渐安定下来。

凯瑟琳兄妹也从中领悟到:

不怕困难的勇气与担当,远比银行账户里的钱更可靠。

不久之后,初中毕业的哥哥想上高中。

可要凑齐学杂费,就必须动用存款,但哥哥却坚定地说:

“我先想办法,实在不行再用。”

于是,只要有时间,他就去送牛奶、卖报纸,还到杂货店打工。

凯瑟琳姐妹,更是克服了胆怯与羞涩,利用周末时间帮别人家看孩子赚钱。

可见,妈妈面对苦难的态度,早已深植在孩子们的心里。

他们深知,银行账户虽能解一时之急,但勇气与担当却能撑一世安稳。



正如美国作家玛丽安娜·威廉森所说:

“真正的安全感不是来自外部的保护,而是来自内心的勇气。”

生活中风浪在所难免。

懦弱者将困境视为绝境,在恐慌中度日。

勇敢者却不惧风浪,于危机中寻找转机,用行动将不可能化为可能。

当逆境变成顺境,安全感便油然而生。

可见,真正的安全感从不是凭空得来,而是源于直面困难的勇气与担当。



银行账户的支撑与不惧困难的勇气,赋予了凯瑟琳兄妹追梦的力量。

哥哥高中毕业后,毫不犹豫地选择考入医学院深造。

凯瑟琳也不甘示弱,凭借优异的成绩两次跳级。

在高中期间就开始笔耕不辍地追逐作家梦。

然而,谁也没想到,她的第一笔稿费竟然揭开了一个隐藏多年的秘密。



凯瑟琳拿到稿费后,兴奋地让妈妈存入银行账户。

妈妈却平静地说:

“根本没有账户,我从未去过银行。”

凯瑟琳瞠目结舌,难以置信守护多年的“银行账户”竟然从未存在。

“我不能让你们感到害怕,失去安全感。”妈妈轻声解释道。

凯瑟琳闻言,泪水夺眶而出。

原来那份始终陪伴着他们的安全感,并非来自银行账户,而源于妈妈无条件的爱与智慧。

此刻,她不禁想起曾在杂货铺打工时偷吃巧克力的经历。

店主夫人发现了她偷吃的事,当众破口大骂她是个龌龊的小偷,顾客也纷纷指责她。

凯瑟琳害怕极了,哭着跑回家。

妈妈得知后,没有责骂她,而是将她紧紧搂在怀里,听她哭诉。

听完后温柔地说:

“小孩子都嘴馋,犯错不可怕,只要改正,还是好孩子。”

这句话让她放下了“我是小偷”的罪恶感,鼓起勇气回到杂货铺道歉。

在之后的岁月里,每次犯错,她都会用妈妈这句话来直面现实。

妈妈就这样用包容和智慧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晴空,让孩子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后来,哥哥成功开设了私人诊所,妹妹成为备受赞誉的护士,凯瑟琳也实现了作家梦。

妈妈的寄宿客栈,因口碑极佳,变得一屋难求。

爸爸更是悠闲自在,不是和租客闲聊,就是在河边钓鱼。

这个曾经贫穷的家庭,在妈妈赋予的安全感下,过上了红红火火的日子,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

有位教育家说: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物质,而是足够的安全感。”

物质的满足只能解一时之需。

安全感却能化作内心坚定的力量,支撑人们不惧风雨,追逐梦想。

富有安全感的人,即使身处泥泞,也能将平凡的日子过得充实而美好。



心理专家林紫说:

“父母要做的,是相信孩子的生命力,陪伴他们,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让他们拥有自己的力量去面对人生。”

凯瑟琳的母亲完美地诠释了这句话。

她用一个虚构的银行账户,为孩子们营造了可依靠的安全感。

这一行为让安全感化作一股内心的力量,支撑着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可见,安全感从不是外在的给予,而是从心底生长出的,直面人生的勇气。

金钱终有耗尽时,但融入骨血的勇气却永不枯竭。

愿天下父母明白:

真正能够滋养孩子一生的,不是物质的丰盛,而是那份深植于心的安全感。

这份安全感,才是让他们受益终生的财富,更是成就美好人生的坚实保障。

作者 | 八月

主播 | 绛染,电台主播、爱配音,神秘的爱猫人。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