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最养中年女人的不是爱,是钱

发布者: 风中麦田 | 发布时间: 2025-7-1 09:22| 查看数: 84| 评论数: 0|

▼点下方播放按钮收听音频


(点击右边三个点,可调整速度,电脑上可下载)

作家张爱玲曾说:

“所有的女人,终有栖息之地,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身为女性,当我们历经现实的磨砺逐渐成熟时,就会深刻领悟到:

有实力才能赢得话语权,依靠自己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全感。

正如电影《莫娣》中的女主角莫娣,虽然身体有缺陷,但在受尽世俗的冷眼与刁难之后;

她硬是凭借顽强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将一手烂牌打成王炸。

莫娣自幼便患有小儿麻痹症,面对外界不友好的声音,她总是将自己封闭在家里。

父母去世后,莫娣的哥哥变卖了家产,使她无家可归,一时之间生活陷入困境。

然而,莫娣并未因此一蹶不振,反而凭借对绘画的热爱与执着,不仅实现了经济上的独立,还收获了美好的爱情。

莫娣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

女人唯有自立自强,才能活出属于自己的尊严与底气。



莫娣出生于加拿大一个普通家庭,天生患有残疾,手指弯曲,走路姿势怪异。

由于她的与众不同,小朋友们常常排斥她,所以她只能孤独地蜷缩在角落里独自玩耍。

14岁时,因无法忍受同伴的孤立和恶意,她选择辍学回家。

为了安慰她,母亲给她购置了纸笔和颜料,鼓励她在家中学习绘画。

自此,莫娣与绘画为伴,度过了一段漫长的时光。



可由于身体条件的限制,三十多岁的莫娣仍未找到合适的人生伴侣。

随着父母相继离世,哥哥为了彻底摆脱她这个拖油瓶,不仅卖掉了父母留下的房子,还无情地把她送到姨妈家。

刚开始,哥哥还会支付姨妈照顾莫娣的费用,可时间久了,他竟玩起了失踪。

寄人篱下的生活异常艰难,一个被视为“吃白食”的人,注定会遭人嫌弃。

姨妈心里积攒了一肚子怒气,时常对莫娣恶语相向。

即便莫娣能帮姨妈做家务,打理家庭琐事,但姨妈依然觉得她是个大麻烦。

这种压抑的氛围让莫娣终日惶恐不安,处境的艰难远比不上内心的痛苦。

无人可以依靠的莫娣,总是担心姨妈随时会把自己赶出去。

为了长远考虑,莫娣决定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逃离这个令人窒息的环境。



对于一个身患残疾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但莫娣坚信,生活已经跌至谷底,再坏也不过如此。

当前的形势对自己极为不利,与其在困境中打转,不如寻求改变。

于是,莫娣开始留意各种招聘信息。

她不再躲藏于家中,而是勇敢地迈出家门,积极寻找属于自己的出路。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说过:

“走出去不会让你的贫穷自动消失,但至少让你知道自己在过一种亟须改变的生活。”

主动寻求改变,刚开始或许很难,但随着经验的积累和阅历的增长,一切都会往好的方面发展。

只要勇敢一点,不给自己设限,办法永远比困难多。

即便前路充满未知与风险,也远胜于被动等待命运的安排,至少这样,我们不会给自己留下任何遗憾。



一次偶然的机会,莫娣在超市看到了一则招聘女佣的消息。

她鼓起勇气,忍受着顽童向自己身上投掷石子的羞辱,一瘸一拐地走了很远的路,找到了雇主埃弗雷特家。

埃弗雷特自幼失去双亲,在孤儿院长大。

如今四十多岁的他依然孤身一人,在远离城镇的地方搭建了一间小木屋,以捕鱼为生。

初次见到莫娣,身材魁梧的埃弗雷特像其他人一样,对其充满偏见。

他怀疑莫娣的身体条件无法胜任家务活,但由于没有更合适的人选,只好决定留下莫娣试用一段时间。

就这样,莫娣收拾好行李,第一次离家谋生。



为了能留下来,她用心工作,按照埃弗雷特的喜好准备饭菜,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

可大男子主义的埃弗雷特为了彰显自己的家庭地位,粗暴地给莫娣立规矩:

“这个家的等级排序,首先是我,然后是狗,接着是鸡,最后才是你。”

有一次,仅仅因为莫娣与别人多说了几句话,他就狠狠地扇了莫娣一耳光。

埃弗雷特的粗暴行为对莫娣打击很大,她回想起自己已经勤恳工作了两个月,但埃弗雷特却从未主动支付过工资。

于是,莫娣鼓起勇气向埃弗雷特索要工钱,并用这些钱买来颜料和纸笔。

在闲暇之余,她通过绘画来排解心中的苦闷。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镇上开始流传关于莫娣和埃弗雷特的流言蜚语,毕竟两个单身男女住在一起,难免引人非议。

与此同时,两人之间的关系也悄然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莫娣抱怨夏天苍蝇多,想要一扇纱门,埃弗雷特虽然嘴上拒绝,但最终还是买来纱门并安装好。

知道莫娣行动不便,埃弗雷特会主动用小车推她去超市买东西。

一天晚上,埃弗雷特趁着月色,想强行占有莫娣。

莫娣在干活时本是个逆来顺受的人,但这一次,她却出乎意料地强烈反抗,这让埃弗雷特始料未及。

莫娣愤怒地推开埃弗雷特,表示两人目前只是雇佣关系,如果埃弗雷特想要与自己有夫妻之实,必须先正式登记结婚。

人性往往如此,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越能激发一种致命的吸引力。

面对莫娣的反抗,埃弗雷特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对她愈发尊重。



《肖申克的救赎》里有一句经典台词: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弃自己,还有谁能救你?”

不要试图用卑躬屈膝换取表面上的一团和气,因为最终吃亏和受委屈的只会是你自己。

要勇于争取属于自己的权益,敢于对越界行为说“不”。

只有当你学会尊重自己,他人才会真正欣赏你。

最重要的是,让对方明白你是一个有原则的人,你们之间才更容易建立起健康、平等的关系。



后来,一位常来买鱼的顾客桑德拉,对莫娣的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她真诚地请求莫娣为她创作几幅画,用来装饰自己的家。

莫娣欣然答应下来,画作完成后,她在埃弗雷特的陪同下,把画送到桑德拉家。

令人惊喜的是,桑德拉不仅以每幅十美分的价格购买了这些画,还热情地向其他人推荐莫娣的作品。

随着来买画的人越来越多,埃弗雷特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

他不再轻视莫娣,并下定决心与莫娣登记结婚。



就这样,莫娣不仅有了一个安稳的家,还在好友桑德拉的帮助下,成为远近闻名的画家。

后来,就连美国副总统尼克松都写信来求购她的画,而媒体见状也纷纷前来采访。

一时间,小木屋前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电视上也开始报道莫娣的事迹:

一个身材娇小、饱受疾病折磨、生活在社会边缘的女性,却取得了令人惊叹且影响深远的成就。

常言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莫娣的哥哥查尔斯见莫娣身价倍增,于是找上门来,直截了当地表示要帮莫娣管理财产。

但莫娣早已领教过哥哥的无情无义,因此果断拒绝了他的提议。

此时,姨妈也身患重病,弥留之际,她拉着莫娣的手感慨地说:

没想到,咱们家就你过上了好日子。

感受到经济独立带来的种种好处,莫娣在接下来的创作中充满了动力。

就这样,莫娣凭借自己的努力,余生过上了有尊严的生活。



巴菲特说过:

“钱是一个女人最大的底气,唯有经济独立,你才看不到那么多苟且。”

经济独立,意味着你无需依赖他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掌控生活。

但在此之前,你要摒弃那些偏见和恶意,利用好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专注在适合自己的领域。

只有这样,机遇来临时,你才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实力,实现人生逆袭。



《莫娣》是一部根据加拿大著名民间艺术家莫娣·刘易斯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的传记片。

从莫娣的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

一个懂得为自己负责的女性,不仅需要具备赚钱的能力,更要在思想和人格上保持独立。

因为在生命的长河里,如果有人能脚踏七彩祥云,将你从困境中拯救出来;

免你流离失所,免你无枝可依,那这个人,一定是你自己。

专注于自身成长,充分发挥个人特长,不仅是对自身最好的滋养,更能帮助我们抵达理想的远方。

愿所有女性都能如莫娣一样,心中有梦想,眼里有光芒,脚下有方向,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作者 | 蓝精灵,遇见更通透的自己。

主播 | 闻悦,爱唱歌的主持者,公众号:听闻悦。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