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强大的女人,懂得为自己兜底

发布者: Ienfamily | 发布时间: 2025-6-29 10:08| 查看数: 44| 评论数: 0|

▼点下方播放按钮收听音频


(点击右边三个点,可调整速度,电脑上可下载)

海明威曾说: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这句话在《点亮星星的人》中得到了完美诠释。

这部被誉为21世纪女性成长史诗的作品,一经出版就成为《每日邮报》《星期日泰晤士报》《今日美国》诸家媒体的年度优秀图书。

作者乔乔·莫伊斯以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为背景,讲述了五位女性借“马背图书馆”项目改写命运的传奇故事。

她的笔,剖开了婚姻枷锁、原生家庭创伤和社会偏见的层层茧壳,写尽了女性在逆境中的坚韧与觉醒。

现实中,生活的困顿永无休止,命运的风暴总在猝不及防时袭来,让人狼狈不堪。

而平凡如你我,又何尝不像故事中的女孩们,带着不同的困难,在黑暗中苦苦摸索?

读完《点亮星星的人》之后,我终于悟到:

人生的黑暗是无常的,而你能做的,是无惧黑暗的侵袭,成为点亮星光的人。



作为女主人公之一,年轻的英国姑娘艾丽斯闪婚了。

她出身保守家庭,人生轨迹早已被量身定制:嫁个门当户对的男人,安稳度日。

偏偏叛逆的艾丽斯屡屡闯祸:

迟到、被学校辞退、惹怒父亲的老板……家人忍无可忍,将她软禁起来。

一天,渴望自由的她,被美国青年本内特与众不同的气质深深吸引。

她误以为找到了真爱,毅然嫁给了他。



现实却给艾丽斯当头一棒。

成婚后,她远离家乡,搬到美国生活。

这里没有期待中的繁华,只有专制跋扈的公公、懦弱无能的丈夫以及周围人异样的眼光。

艾丽斯痛苦地意识到,自己只不过从家庭的牢笼换到了婚姻的牢笼。

她发现等待自己的只有两条路——

要么挣脱,要么重生。

当时,美国政府在贫困的肯塔基州设立流动的“马背图书馆”,需要人员骑马送书。

在布雷迪太太招聘图书管理员时,艾丽斯眼中泛起希望。

“你不能去,艾丽斯!”丈夫小声地警告她。

在场的众人也反对女人出去工作,艾丽斯却坚定地喊道:“我报名!”



然而改变总要经历阵痛:

起初外出送书时,她战战兢兢:怕迷路、怕被嘲笑,更怕有人持枪威胁;

她尝试用两性科普唤醒婚姻,换来丈夫的一句“不知羞耻”;

她善意地将瓷娃娃赠送穷苦女孩,却惨遭公公的毒打。

但哪怕困难重重,她仍喜欢策马翻山替偏远人家送书朗读,只因他们眼中的亮光让她震撼。

慢慢地,她变得坚毅、自信,成为一个闪闪发光的人。

弗吉尼亚·伍尔夫曾说:

一个人能使自己成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改变,从来不是一次性的逃离,而是一场持续的自我觉醒。

人生最坚固的牢笼,永远是自己内心设定的高墙。

如果内心仍被恐惧、怨恨或依赖束缚,走到哪里都是囚徒。

真正的自由,不是换一个地方生活,而是换一种方式活着。

唯有直面内心,勇敢改变,才能走向辽阔人生。



书中的伊兹,是一个既让人心疼又令人敬佩的角色。

她生于肯塔基富裕之家,声音甜美,喜欢唱歌,梦想有一天能成为歌星。

命运却给她开了一个玩笑,小儿麻痹症让她的左腿只能套上冰冷的金属支架。

周围人的嘲笑,让她变得越来越自卑,连门都不敢出,更不要提当众歌唱。

一天,热心公益的母亲不顾她的抗议,执意为她报名了“马背图书馆”管理员。



第一次上马时,伊兹的整个内心都是拒绝的。

耗费很长的时间尝试,她才勉强骑上马,跟着同伴去给学校的孩子们送书。

没想到孩子们只为手中的书欢呼雀跃,并没嘲笑她的脚。

这时,她才露出了笑容。

伊兹渐渐融入了这份工作,成长为一名能干的女骑手。

在一次别开生面的图书馆会议上,同伴们都畅享自己的梦想。

伊兹看着大家鼓励的眼神,挺身吸气唱起了柔美的歌曲,在掌声中重获自信。

一次洪灾,伊兹跟着众人前去救援。

面对肆无忌惮的河水,三个孩子瑟瑟发抖。

伊兹蹲下身子抚慰孩子:

一起唱歌吧,害怕的时候唱快乐的歌就不怕了。

孩子在坚强、悦耳的歌声中,与伊兹她们成功过了河。

她二十年来第一次如此勇敢无畏,同伴激动地替她喝彩,连严厉的母亲布雷迪太太也满脸骄傲。

故事的最后,伊兹战胜了内心的恐惧,勇敢追求梦想,不到两年成为肯塔基州最受欢迎的流行歌手。



是啊,身体的残缺或许无法改变,但如何看待这份残缺,却完全取决于自己。

与其执着于眼前的缺陷,不如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独特价值。

只有打破了自身的“心理高度”,才能超越当前的自己,获得不一样的视野和格局。

罗曼·罗兰曾说:

人生最大的勇敢,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并勇于突破自我。

无论你现在处于什么阶段,只要愿意行动,人生就没有太晚的开始。

当你打破内心的恐惧,重塑自我,你想要的,时间都会给你。



玛格丽·奥黑尔无疑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团队灵魂人物。

父亲酗酒家暴,死于枪战,她未流一滴泪,只觉得轻松愉悦。

众人固执地认为玛格丽和父亲一样冷血。

面对世人的偏见打压,她没有自暴自弃,始终淡然处之。



马背图书馆初建时,玛格丽第一个骑马进山,给偏远居民送去好书,并教导他们用书中的知识改善生活。

她不厌其烦地带领人生地不熟的艾丽斯熟悉送书路线,提醒注意事项。

当艾丽斯被公公暴打时,玛格丽毫不犹豫地提供庇护场所,并鼓励她:

当男人用拳头让女人闭嘴时,要学会反击。

她还亲自替腿部残疾的伊兹挑选温顺的马匹,耐心托举她上马。

面对种族歧视,她坚定地维护黑人同事索菲亚,甚至在洪灾中挺着孕肚帮其抢救家当。

得知镇里的矿主为了强占新矿脉,企图将矿工赶出山后。

玛格丽秘密写信给黑人矿工,指导他们用法律手段与黑心矿主抗争,保护自己的家园。

她的果敢和善良感化了越来越多的人,但也得罪了镇上有权势的人。

特别是艾丽斯的公公范克利夫对她恨之入骨,巴不得将她打倒。

在一次送书途中,玛格丽遭遇世仇麦卡洛纠缠,情急之下用书本正当防卫。

数月后警方发现了麦卡洛的尸体,旁边还有一本染血的《小妇人》。

麦卡洛死于重物敲击,不能排除他杀。

尸体出现的地方,正是玛格丽送书的路线。

范克利夫利用这次机会大做文章,玛格丽锒铛入狱了。

但铁窗内的玛格丽没想到,那些曾被她帮助过的人都纷纷替她寻找有利的证据。

连麦卡洛的女儿都为她辩护,最终她被无罪释放。



真正的善良从不需要声张,却总能在最黑暗处发出回响。

墨子曾说过:

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

意思是所有善意的付出,最终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回到你身边。

正如照亮别人的火把,从来不会灼伤持炬者的手。

当你为弱者举起火把时,最先被照亮的,恰是自己的路。



故事中还有许多闪闪发光的女孩,比如梦想环游世界的“假小子”贝丝,擅于归纳整理的黑人姑娘索菲娅……

她们用坚强、勇敢、善良的品质给他人点亮了知识的星空,也让自己的日子充满生机。

生活中总有些看似过不去的坎,但没关系:

与其困在婚姻的牢笼,不如选择改变,活成想要的模样;

与其陷入自卑的阴影,不如勇于突破,追求最初的梦想;

与其抱怨世俗的黑暗,不如提灯前行,照亮他人亦点亮自己。

没有任何人是黯淡而孤单的,点亮心灵,微茫也能成为璀璨星光。

正如泰戈尔在《飞鸟集》里所写:

我相信,在群星之中,总有一颗星星,引领我的灵魂,穿过未知的黑暗。

人生短暂,何畏艰难,用积极的心态去行动,总有一天你也能成为点亮星星的人。

作者 | 彬婕,书海中寻觅百态人生,尘埃里绽放星辰之光。

主播 | 素年锦时,微信公众号:素年锦时FM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