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孩子厌学的消极信号,正是聊学习的好机会,4步回应孩子,结局大不同

发布者: xkai2000 | 发布时间: 2025-6-22 10:57| 查看数: 65| 评论数: 0|



会鼓劲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助力。

当孩子感到焦虑、担忧,别生气也别犹豫,他一定是非常需要你。

——虎妈


(点击右边三个点,可调整速度,电脑上可下载)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男孩派主播周周朗读音频

作者 | 橙子妈妈

来源 | 青春期手册(ID:youngerdreamer)



学业遇到困难的孩子,以及一些进入复学拉锯阶段的孩子,好不容易回到课堂,却常常卡在这个现实的困境上:

课上的内容听不懂。

自己的状态也听不进。

这滋味不好受。看着孩子挫败、烦躁,想退缩,我们的心也跟着揪起来。

但你觉察到了吗?这个看似消极的信号,恰恰是深入触及学业议题的绝佳契机。

孩子主动表达出“听不懂,听不进”,说明他在直面这个议题,说明他还在意,还在试图找方法。虽然有很多困惑,但这比沉默的放弃,珍贵得多。

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接住这份“难受”,把它转化为前进的助力?




首先,以下两句话,不要说。

1. 不要说——

“没事,只要跟着听就行,听不懂也没关系。”

孩子的现实是他有关系啊,他正经历着真实的煎熬——听不懂还得硬坐着,像困在迷雾里。

我们是想通过这个方式安慰孩子,但在孩子的视角,可能会变成“我的痛苦不值一提”。

一个孩子曾经对我说:“我并没有因此减轻痛苦,而且每一分钟,我都感觉自己很蠢。”

2. 不要说——

“现在说听不懂了,早让你学的时候你干嘛去了!”

你可能不会直接说出这句话,但很可能以其他更隐晦的方式在表达责备。

回归学业,本来就是一场艰难的“重启”。

引擎冷却的时间太久了,重新点火、挂挡、起步,每一步都不容易。

照顾好我们自己的情绪,这个阶段不是翻旧帐的时候 ,只有积极向前,才能为重启助力。




那我们具体可以怎么做呢?我建议循序渐进走好以下这四步:

1. 先“接住”,再“点亮”——共情与赋能并行

“听不懂、听不进,确实让人又急又难受,像被关在一扇门外,是这种感觉吗?”(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邀请孩子说出自己的感觉)

—— 先共情,承认孩子的不适真实存在。让这些感受被看见,别急着跳过。

同时,给予一定赋能,不只是强调困难。

“这么不容易,你还能坚持坐在教室里/打开书本,你是怎么做到的?”

—— 通过赋能,引导孩子看到自己已经做到的部分。哪怕只是按时起床去了学校,哪怕只是尝试听了十分钟。

这份不易中的坚持,就是他内在力量的证明。

2. 轻轻唤起“意愿”——重新建构,看见主动

“那……你愿意让自己能听懂、听得进一些吗?”

停顿,留白,给孩子一些反应和反馈的时间。

这一步,有些人觉得这不是废话吗 ,难道他没有或者不应该有这个意愿吗?但我认为是必须的一步,我们要在明确意愿上稍作停留。

无论他点头、小声说“嗯”,还是怼你在说废话,甚至只是眼神、身体的细微动作,我们都可以捕捉并建构。

“你刚才提出了这个问题,你看,你愿意(或者:你心里是想能听懂的),对吧?”

—— 明确并强调他的内在意愿。 这一步看似“废话”,但至关重要。

好处是,它把孩子从一个“被动接受者”(“你们逼我学”)的位置,轻轻拉到了“主动参与者”(“我自己也想懂”)的位置。

意愿,是改变的种子。

3. 理性拆解——寻找原因,破除“我不行”

我们在第一点做了共情,但只有共情是不够的。

“我们一起来想想,这‘听不懂,听不进’,可能和哪些原因有关呢?”

—— 在共情了情绪、确认了意愿后,来到理性分析。

比如:

是知识点断层太久,长期不接触生疏了吗?(客观原因)

是心里装着别的事,焦虑、担忧挤占了注意力吗?(心理状态的影响)

是学习方式要优化吗?(学习策略问题)

......

这个阶段的孩子,很容易感觉到挫败,感到自己不行,否定自己。

当我们慢慢展开理性分析,可以让孩子看到目前状态可能是由特定的原因引起的,比如听不懂听不进很可能是来自客观的原因,而不是“能力不行”。

通过这一步,可以协助孩子瓦解自我否定,把问题客观化。

也让孩子感到:这一切是可以被改变的。以此增进接下来行动的信心。



4. 聚沙成塔——聚焦行动,从一小步开始

最后一步,我们进入到,我们具体可以做些什么。

建立小目标,鼓励走进实际的行动。

目标必须小而具体,比如:

今天数学课,试着认真听老师讲的第1道例题,如果听不懂,也坚持把它听完。

这节课,集中注意力听前15分钟,看看怎么样。

今天回家后,我们用10分钟,一起看看今天卡住的那个点是什么。

......

你可以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孩子一起制定更适合的小目标。过程中,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同时当孩子有抗性的时候,我们不要急着逃走,先“撑”一会,看看孩子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选择。

走进实际的行动,是最艰难的一步,一定会遇到困难,要保持坚定,也要有十二分的耐心。



*作者:橙子妈妈。《遇见青春期》作者,资深媒体人,“青春期手册”创始人,家有青春期男孩一枚,“做终身学习的父母”践行者。来源:青春期手册(ID:youngerdreamer)。原标题《这个看似消极的信号,其实是非常难得的重建机会。4步回应孩子,击碎沉默的放弃》。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