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不社交、不化妆、不打扮的女人,大多是这3种命运,很准

发布者: Ienfamily | 发布时间: 2025-6-19 10:39| 查看数: 108| 评论数: 0|

▼点下方播放按钮收听音频


(点击右边三个点,可调整速度,电脑上可下载)

最近看到一个话题,直戳人心。

说的是,现在的中年女人得了一种病,叫“无兴趣病”。

感觉跟谁都合不来,不愿交新朋友,不愿和亲戚走动,干什么都独来独往、快去快回。

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也不想出门玩了,感觉哪里的风景都差不多,又累又费钱。

更别说化妆打扮自己了,没事就想自己一个人呆着。

散散步,看看新闻,煮点简单的饭菜,过简单的日子。

这样的女人,是不是真的活得很无趣?

恰恰相反。

在我看来,一个人生活越是朴素,灵魂就越高贵。

那些不社交、不化妆、不打扮的女人,其实都活成了自己最真实、想要的模样。



其实说起来,人到中年以后变得沉默的现象并不少见。

在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后,大家对周遭的事物渐渐失去热情。

就连社交能力也好像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退化了。

其实不然。

年轻时,我也很怕孤单,那种孤单带来的羞耻感甚至让我以为自己不讨人喜欢。

为此我努力社交,甚至为了让自己融入某个集体,选择把自己棱角磨平。

但说实话,这样不断适应他人的过程,很消耗我的能量,时常让我陷入情绪内耗。

我和认识七年的朋友A就是如此。

曾经我们是无话不谈的好友,但不知从何时起,她对我输出的全是负面情绪。

老板苛刻,客户奇葩,婆婆强势……我只能努力劝慰她。

后来,我也遇到了烦心事,想找她聊聊。

但她听完以后,没有任何反应,依旧说了很多自己一地鸡毛的生活,最后变成我再次安慰她。

从那一刻起,我再也没有打开她的微信对话框的念头。



年纪越大,你会发现并非所有人都值得你真心以待。

除了必要的工作、社交外,真的不用太喧哗。

所以现在,我已经懒得去维护任何关系,也不再花时间去取悦谁。

这种生活方式,与其说是社交退化,在我看来更是一种精神减负。

不迎合于无意义的人际关系,不被他人的情绪挟持,静下心尊重自己的感受。

就像三毛在《送你一匹马》中写的:

我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友谊,这使我少了负担和承担。

我不多说无谓的闲言,这使我觉得清畅。

人到中年,我们最缺的其实是一个人的安静和独处。

尤其是身弱的人,更需要注意自身能量守护。

有意识地去屏蔽一些人和事,半隐半藏,专注经营自己。

在难得的独处时光,你不是谁的妈妈,不是谁的妻子,不是任何角色,你只是你自己。

享受一个人的快乐与自由,然后慢慢探索找到最好的自己。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

二十多岁的时候,我们为了迎合他人的眼光,用力雕琢自己。

但到了四十岁的时候,越来越多人决定放过自己。

因为她们逐渐明白,不化妆不意味着不美丽,不打扮也不代表不注重生活品质。

敢于接纳真实的自我,才是一个人最独特的魅力。

影后咏梅曾在一次采访中,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对着记者说:

可不可以不要修掉我的皱纹,那是我好不容易长出来的……

现在的我不仅不会对皱纹感到紧张,反而有些骄傲。年龄不是我的敌人,我的故事写在我的脸上。

在这个颜值内卷的时代,无数人为容貌而疯狂,而恐惧,而焦虑。

但咏梅偏不。

她允许自己容颜老去,也接纳最本真的自我。

这份源于内心的从容坚定,让她站在领奖台上,反而更添了优雅,令人注目。

说到底,一个女人真正的美丽,不在于外表的修饰,而在于能否接纳真实的自己。

这份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坦然和自信,才最为可贵。



杨绛一生不施粉黛,穿着最简单的衣服,过着最低调的生活,却将短短的一生活到极致。

于她而言,一个女人最重要的能力,不是把自己打扮得多么漂亮。

在简朴的日子里磨砺自己的灵魂,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三毛不算特别漂亮,最常穿的是带着朴素气息的棉麻长裙。

但每次一想到她,总让人觉得风情万种。

在她身上,不在意外界的眼光和评价,勇敢追求真我的力量,才是最致命的吸引力。

毕淑敏曾说:

素面朝天并不是美丽女人的专利,而是所有女人都可以选择的一种生存方式……

我相信不化妆的微笑更纯洁而美好,我相信不化妆的目光更坦率而真诚,我相信不化妆的女人更有勇气直面人生。

女人四十岁以后的容貌,其实都是自己给的。

与其花时间金钱用外物去点缀自己,不如学会接纳最真实的自我,以最舒服的方式生活着。

当你过得安心快乐,灵魂自然而然会散发出光芒。



或许有人会说,中年女人大部分时间都被孩子和家庭琐事占据。

早就没有喜欢的事,也没有喜欢的人,不知道为了什么活着,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活着。

如果你也正处在这种状态,感觉失落沮丧,我想告诉你,没有必要。

时间久了,你就会慢慢发现:

人到了一定年纪,是要开始往回收的。

圈子在收,欲望在收,生活的重心也在收。

直到最后,顾好自己,守好家庭,平平淡淡,就是最好的生活境界。

十点君曾在后台收到一位读者私信,她说:

“41岁,我终于熬到无人问津的年纪,不逛街,不打牌,不约会。

一个人的时候可以做很多自己喜欢的事,或品一杯茶,或看一本书,或听一首歌,或看一部电影,或做半小时运动。

一家人的时候就一起吃点好的,穿点好的,用点好的,有空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这种生活简简单单,甚至有些枯燥无味,但对我来说却是小满胜万全。”



其实,人这一生并非总是惊艳繁花的,大多数日子是似水流年的平淡和重复。

但这并不意味着虚无。

钱钟书曾说:

门外的繁华,不是我的繁华。

年纪越大越会明白,门外的繁华是虚无,门内的生活才真正值得我们眷恋和珍惜。

正如那些喜欢宅在家里,带带孩子,做做饭,看看书的女人。

她们或许没有什么邀约,没什么聚会,但一定有强大的内心世界,不浪费时间追逐无效关系;

她们或许穿着朴素,但一定干净整洁,清清爽爽,举手投足间皆是从容有度;

她们或许生活并不奢华,但一家人整整齐齐,健健康康,充满幸福和愉悦。

人到中年,活的其实不是日子,而是被岁月沉淀后的心境。

这种心境,不仅是平静淡然的心态,更是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灶台有汤,窗前有灯,阳台有花,心有欢喜,屋里有笑声,便是人间好时节。



很喜欢一句话:

生活本没有一纸蓝图,更没有标准答案。

认真生活过的人才知道,他们通过努力换来的不是壮阔波澜,反倒是内心世界的安宁。

那些不社交、不化妆、不打扮的女人正是如此。

她们的无趣,不是枯燥单调,销声匿迹,而是给自己一个重新审视生活的机会。

不再执着外界的喧嚣,不再依赖外在的装饰,专注自己内心的世界,重新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

活好自己,顾好家庭,有事做,有所期待,足矣。

点个,愿我们都能在喜欢的状态里,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作者 | 小嗲

主播 | 林溪安,视频号:林溪安。每日清晨和你说早安。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