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只要你在家不欺负孩子,孩子在外面就不会受欺负

发布者: maitian | 发布时间: 2025-6-16 10:50| 查看数: 137| 评论数: 0|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有时一些无意识的行为却会伤害到他们。

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真正充满温暖与理解的成长环境。

——虎妈

作者 | 瑞秋

来源 | 瑞秋三思(ID: Racheland3kids)



不久前,我们和好友相约相聚,我们两家的孩子年龄相仿,很快就打成了一片。

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朋友家的孩子和我的小儿子一起玩water table,两个小男孩玩得不亦乐乎。

然而,意外总是来得猝不及防。

在玩耍的过程中,朋友家孩子不小心掀翻了整个水桌,里面的水瞬间溅了我儿子一身,衣服瞬间湿透了。

两个孩子看着倒下的水桌和满地的水,都吓得不知所措,愣在原地。

就在这时,那个孩子的爸爸迅速走了过来,第一时间抱起了他的孩子,温柔地安抚着,轻声地安慰着。

那一刻,他的眼神中满是关切,仿佛在那一刻,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孩子才是他唯一关注的焦点。

这位爸爸的举动让我有些意外。

我想,如果是我家孩子不小心打翻了桌子,我的第一反应可能不是去安抚和保护他,而是责怪他,甚至帮他向别人道歉。

想到这里,我的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愧疚。

我们似乎总是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责怪孩子,站在他们的对立面,甚至跟着别人一起责备他们。




闯了祸,先关心孩子

成长中的孩子是不完美的,他们难免会犯错。

就像朋友家孩子不小心打翻了水桌,水花四溅,弄得一地狼藉。

这样的场景,对于很多秉持“严于利己、宽于待人”观念的中国式家长来说,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的反应:

首先是为自己的孩子感到抱歉,接着是代替孩子向对方及其父母道歉,最后则是严厉地责备孩子。

许多父母对此深以为然,认为孩子做错事就该批评,甚至觉得只有狠狠地训斥一顿,孩子才能吸取教训,以后不再犯错。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作为父母,我们固然需要帮助孩子认识到错误,引导他们改正,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否可以借鉴那位爸爸的做法呢?

在意外发生时,这位爸爸没有被其他因素干扰,他眼中只有自己的孩子他;第一时间抱起孩子,温柔地安抚,轻声地安慰。

那一刻,孩子才是最重要的,比倒地的桌子和一地的脏水都重要得多。

孩子是我们的宝贝,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核心。

我们不应轻易忽视他们的感受,转而去在意自己的脸面、他人的看法,或是那些并不重要的物品。

当孩子闯了祸,他们最需要的不是批评,而是关心。

他们需要知道,即便犯了错,父母依然在他们身边,支持他们。

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受委屈,甚至加入到“责备孩子”的对立面。

孩子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孩子的错误视而不见,而是要先安抚好孩子,听听他们的感受,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

只有当孩子感受到被爱、被接纳,他们才会更愿意接受我们的引导和教育。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这才是教育的智慧所在。

爱是教育的基石。

在爱中长大的孩子,会感受到温暖与支持,会更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错误,并从中学习和成长。

他们不会因为一次犯错而失去信心,也不会因为害怕批评而不敢尝试。

有爱的教育,才能培养出自信、乐观、有责任感的孩子。




多看优点,放大闪光点

每一位父母都怀揣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类拔萃,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然而,这种期望有时会让我们不自觉地将目光聚焦于孩子的不足之处,总是试图去纠正和改变他们。

我们常常忽略了孩子本身所具备的优点,甚至觉得提及这些优点会让孩子变得骄傲,因而刻意压抑。

在这样的教育观念下,孩子一旦犯错,父母的怒火便会瞬间燃起,甚至会用尖锐的话语攻击和数落孩子:

“就你最笨了!”

“就是你最慢了!”

“就是你最粗心!”

“就你最固执……”

这些话语,如同利箭一般,深深刺痛孩子的心。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否定是最沉重的打击。

当最亲近的人都不信任、不欣赏自己时,孩子又该如何在心中填满爱,又该如何确定自己是被爱的呢?

试想,如果孩子在未来遇到困难,真正需要父母的帮助时,却因为害怕得到的只有斥责而非支持,而不敢开口求助,那将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

我希望我的孩子明白,无论他们犯了什么错,无论他们是否成功,无论他们是否完美,家永远是他们温暖的港湾,那扇门永远为他们敞开。

即使全世界都不认可孩子,即使孩子自己也开始质疑自己,父母也永远要和孩子站在同一战线,成为他们最坚实的“后援团”。

人无完人,我们无法要求孩子做到完美,但我们可以选择更多地关注他们的优点。

了解孩子的不足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肯定和放大他们做得好的地方。

孩子的优点,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虽然微小,却能照亮他们的成长之路。

当我们用心去发现、去肯定、去放大这些闪光点时,孩子会感受到被爱、被认可,从而更加自信地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在爱与鼓励的滋养下,孩子会逐渐变得更加优秀,他们的优点也会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发光发热,成为他们最宝贵的财富。

让我们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用鼓励的话语支持孩子,用爱为他们撑起一片成长的天空。




不在别人面前批评孩子

在许多家长眼中,孩子似乎只是需要被管教的对象,却常常忽略了他们同样拥有独立的人格和自尊心。

我发现,不少家长并不擅长给予孩子真正的理解与尊重。

他们总是理所当然地认为:“我生你养你爱你,你就是我的一部分,我有权因爱而随心所欲地管教你。”

于是,在公共场合,当着孩子的同学、朋友、老师或众多亲朋的面,毫不留情地批评孩子的不足,完全不顾及孩子的自尊心和承受能力。

然而,我发现许多家长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他们特别懂得“捧孩子的场”。

记得有一次,我的儿子邀请同班好友来家里玩,玩得不亦乐乎。

到了该回家的时候,同学的妈妈来接他。

这个小男孩压根不想走,一会儿提出想吃一盘饺子,一会儿和我儿子扳手腕,一会儿把我儿子拉到一旁说悄悄话,一会儿又央求吃另一种零食……

暂且不论他的行为是否恰当,我看到的是他的妈妈全程都在一旁耐心等候,没有责备,也没有催促,只是默默地支持着儿子,给予他充分的尊重和面子。

如果换作是我,可能很自然地就会当着其他孩子和家长的面,批评他怎么这么磨蹭,忍不住指责他。

这或许是典型的“中国式家长”的思维模式。

很多时候,别人其实并没有什么意见,反而是父母自己觉得不好意思,生怕打扰或得罪别人;于是便在众人面前指责孩子,丝毫不顾及孩子的感受,甚至没有给孩子留下一点面子。

其实,在公共场合,我们更应该给予孩子尊重和肯定,让他们感受到被支持和被理解。

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品,他们也有自己的尊严和情感。

只有当我们尊重孩子,他们才能学会尊重他人;只有当我们给予孩子肯定,他们才能拥有面对世界的底气。




当别人批判孩子时

在当今社会,我发现很多人似乎缺乏“边界感”,总是忍不住要把自己的手伸得过长,喜欢去批评甚至教育别人的孩子。

这种行为不仅令人感到不适,也常常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和伤害。

先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孩子与朋友之间的小打小闹是成长过程中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只要没有升级到打架动粗的程度,父母们最好还是不要轻易介入。

毕竟,孩子们之间的矛盾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转眼之间他们可能就又和好了。

然而,大人们一旦介入,却很容易留下嫌隙,甚至引发不必要的矛盾。

我们确实无法完全阻止那些喜欢多管闲事的家长,但我们完全可以选择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孩子。

孩子犯错,批评和指正是父母的责任和权力,旁人的指责,尤其是那些带着偏见的贬低和取笑,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必须成为孩子的盾牌,勇敢地站在他们前面,为他们挡住那些不必要的伤害。

父母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为孩子提供生活的条件,更重要的是给予他们一种安定的力量。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他们需要知道有一个可以依靠的港湾;当孩子想起父母时,他们的心里会涌上一股温暖的力量。

父母的陪伴、支持和无条件的接纳,让孩子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是有能力去面对这个复杂世界的。



真正的教育,不是简单地教会孩子所有答案,而是让他们在爱的支撑下,有勇气去探索属于自己的道路。

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孩子才能真正学会独立、自信和坚强,成为有能力面对生活挑战的人。



*来源:本文转载自“瑞秋三思”(ID:Racheland3kids),作者“瑞秋”。坐标荷兰,家有3宝(8岁/5岁/4岁)。分享与队友独立带3娃的日常,探索简单又实用的极简育儿法,陪伴3娃成长的同时为自我赋能。欢迎关注。公众号:瑞秋三思(ID:Racheland3kids)。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