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一个真相:成年人的情绪,都是算利息的

发布者: Ienfamily | 发布时间: 2025-6-9 10:15| 查看数: 64| 评论数: 0|

文/以安

心理学当中有一个引人深思的“情绪耗竭”理论。

该理论指出,一旦人的情绪被过度消耗,身体与精神层面都会遭受巨大冲击,身体会变得疲惫乏力、思维迟缓,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被逐渐削弱。

生活中,有人困于负面情绪,把每个挫折变成自我否定的理由;

有人则能迎难而上,凭借积极行动改写命运轨迹,最终实现绝地反击。

这两者的本质区别,就在于能否做好情绪管理。

那些看似“幸运”的人,不过是懂得驾驭自我情绪。

当别人被焦虑扰乱判断时,他们能保持清醒;当众人被压力击垮时,他们懂得储蓄能量。

情绪不是命运的随从,而是命运的导演。你如何管理情绪,决定了生活将你带向何方。

稳住心绪,方能把握运势。



来源:视觉中国



生一分怨气,损一分福气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时刻:

堵车迟到,心情烦躁,一整天工作都频频出错;

外卖延误,不停抱怨,饭菜入口时却味同嚼蜡;

精心修饰的朋友圈照片没人点赞,默默难受了一整天……

其实毁掉你状态的,往往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揪住不放的怨气。

心理学上有个“费洛斯汀法则”,它告诉我们:

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的,而另外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事情的反应决定的。

情绪是生活的放大镜,你用什么样的情绪解读世界,世界就会回馈你什么样的剧本。

刘震云在小说《我不是潘金莲》中,刻画了一个困于怨气的妇女形象李雪莲。

为分房与丈夫“假离婚”,却不料遭遇背叛,丈夫另娶他人。

面对生活的重击,她本可理性应对,依法维权,让生活重回正轨。

然而,怨气如潮水般将她淹没,她一心要证明“假离婚无效”,从此踏上漫漫申诉路。

常年往返于县城与北京,奔波劳累使她面容憔悴,头发早早白了一半。

为了上诉,她荒废农活,卖牛凑路费,固执地拒绝重新生活,错过再婚机会。

渐渐地,乡亲疏远,儿子回避,她活成了孤家寡人。

怨念犹如恶魔,侵蚀了她的健康,掏空了她的家底,更斩断了她与儿子的亲情羁绊。

直到最后她才明白,怨气是人间最毒的高利贷,以余生为息,利滚利地透支了她所有的福报。

《反脆弱》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怨气不是对困境的反抗,而是对自身福祉的慢性自杀。”

那些我们以为在惩罚他人的怒火,最终灼伤的,从来都是自己的未来。

若把生活中10% 的不顺,发酵成90%的怨气,福气自然会被冲散。

千万不要让怨气吞噬掉内心光芒,与其在过往的泥潭中自我消耗,不如清醒地审视当下,从容前行,如此,前路自会愈发敞亮。



来源:视觉中国



养一分和气,添一分财气

网上曾有人问:“什么是你中年之后才明白的道理?”

有人这样回答:“人到中年才明白,真正撑起钱包厚度的不是算计,而是心量。”

一个人能不能驾驭财富,关键看他怎么处理情绪。

很喜欢《风吹半夏》中许半夏,从废品站女孩蜕变为钢铁女王,她深知“商道即人道,和气聚财气”的朴素真理。

钢价暴跌引发行业恐慌,面对债主围堵,她果断将价值五万的桑塔纳抵给商会,真诚说道:“车抵五万,余下的容我半年周转。”

这份将心比心的诚意,为她赢得了宝贵的债务缓冲期。

昔日对手伍建设被环保令逼至墙角,同行在看笑话,她却递上技术升级方案。

污染滩经改造变身绿色钢厂,既缓解了他人危机,又为自己拓出年产值过亿的新赛道。

筹建宇宙钢厂时,她特意留出股权池,让曾经使绊子的裘毕正也能参与其中。

这招“让利”看似吃亏,实则是共谋发展,当行业寒冬来袭,她收获了上下游企业的大部分订单。

从“抵车让利”的躬身姿态,到技术共享的破局智慧,再到股权让渡的筑巢远见,许半夏始终明白,生意场上的好风水,永远藏在一团和气里。

听过这样一句话:“真正能赚到钱的人,永远都只带脑子,不带情绪。”

财富的本质,是情绪能量的正向流动。

与客户争执看似赢了面子,却失掉了未来的合作机遇;

深夜焦虑失眠透支了健康,更耗尽了判断商机的敏锐度;

遇事抱怨发泄,却无形中避开了贵人的相助。

真正的高手都懂得给情绪装上开关。

冲突时压低音量,让出三分余地;压力中稳住呼吸,看清局势突破点;困境舒展眉眼,转机往往藏在从容之后。

戾气消耗的是账户余额,和气则能叠加财富厚度。

当你学会把情绪换成筹码,财富的天平自会向你的账户倾斜。



来源:视觉中国



情绪不内耗,是生活最好的解药

著名演讲家力克·胡哲在《人生不设限》中写道:

“你我真的无法掌控所发生的事,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如何回应。”

生活这场旅行,充满了未知和变数,有人在焦虑中被内耗裹挟,有人在喧嚣中聚焦快乐。

生活的质量,从来不取决于发生了什么,而取决于我们如何回应。

就像作家理微尘《我的外婆从不内耗》笔下的外婆。

她一生乐观潇洒,从不内耗。

小时候夏天常停电,外婆屋里热如蒸笼,孩子们抱怨连连。

外婆却不慌不忙,搬来澡盆接满水,带大家在水磨石地板上欢快地打水仗,将难熬的停电时光变成了欢乐的“泼水节”。

后来,外婆做完胆囊摘除手术,每天要忍受腹胀、排气的尴尬。

医生建议多散步促进肠胃蠕动,原本讲究精致的外婆,却并未因此郁闷消沉。

她依旧每天按时去公园散步,肚子胀气想放屁时,就大方说声“不好意思”,还笑着打趣让旁人别站身后。

就这样,难堪的生理反应在她坦然幽默的心态下,成了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外婆从不把精力耗费在对抗情绪上,而是用智慧创造快乐。

就像她常说的,在不可改变的事情面前,要寻找其中有益的部分,让自己开心。

丰子恺先生说过:

“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

短短十二个字,却藏着破解生活困局的密码。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通透的人总能在坎坷中捕捉希望,在阴霾里寻得微光。

堵车时,不妨静下心来听段舒缓的音乐;加班时,点一杯加糖咖啡慰藉疲惫的心灵。

当我们学会把“不得不”转化为“我选择”,将“真倒霉”视作“长见识”,曾经困扰我们的风雨,终将变成滋养人生的养分。

毕竟,你珍藏了多少美好,就能化解多厚的风霜。



来源:视觉中国



结尾

有人说:“你生命中发生的所有事,皆是由你自身吸引而来。”

消极情绪就像高利贷,每一次的放纵,都是对幸福的透支;

而积极情绪恰似稳健投资,每一份乐观,都在为生活不断增值

一个人的情绪里,暗藏着他的运势密码,也决定了自身的人生走向。

愿你我都能深谙此理,避免情绪内耗,用积极的心态去拥抱生活,最终收获生活的安宁与幸福。

作者:以安,一个喜欢在书里看花开花落,笔上写云卷云舒的中年少女。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