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新婚燕尔”的“燕尔”指的是什么?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发布者: x-kai | 发布时间: 2025-6-3 10:30| 查看数: 86| 评论数: 0|



来源 | 诗词世界

作者 | 聂隐娘

“新婚燕尔”多用于新婚夫妇身上。

有一次,有一个朋友新婚旅行归来,朋友们聚在一起祝贺。

有一个朋友说:你们新婚燕尔好甜蜜。

另一个朋友忽然问:“‘燕尔’到底是啥意思?”

满座的人面面相觑,诗词君也一时语塞。

对呀,“新婚燕尔”的“燕尔”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且听儒风君慢慢道来。

1.

“新婚燕尔”来自《诗经·邶风·谷风》。

诗经·国风·邶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昏,以我御穷。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这是一首悲伤的弃妇诗。

女子和丈夫本来穷苦,婚后两人共同努力,妻子更是没日没夜地劳作,日子慢慢好了起来。

日子越来越好,丈夫非但不感激,反而喜新厌旧,要抛弃糟糠之妻。

他视妻子为仇敌,故意找她茬吵架,甚至还拳脚相加。

最后,迎娶新妇进门的日子到了,丈夫狠心将妻子赶出了家门。

只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

妻子望着新婚的丈夫,万分感慨:

你们新婚多么甜蜜,连亲生兄弟都比不上。

你们新婚多甜蜜,剩我在一旁心痛。

你们新婚多快乐,用的都我攒下的家财啊!

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宴尔新昏,不我屑以。

宴尔新昏,以我御穷。

全诗中,“宴尔新昏”出现了三次,新人的欢乐,对比前妻的痛苦,反差惊人。

“宴尔新昏”就是现在常说的新婚燕尔。

宴:快乐。昏:即“婚”。

古时,婚礼都是黄昏时举行,所以婚礼称“昏”。

“燕尔”本是“宴尔”,也就是夫妻结婚时用酒宴招待客人。

后来,因为“宴”和“燕”的读音相同,慢慢地,“宴尔”就被误写成了“燕尔”。

燕尔,形容新婚夫妇亲睦和美的样子。

2.

关于婚姻妻子的一些特定称谓还有很多。

比如说上文提到的“糟糠之妻”。

糟糠之妻指共过患难的妻子,为什么管一起吃过苦的妻子叫糟糠之妻呢?

什么是“糟糠”?

糟:古时指未漉清的带滓的酒,后指酒渣,又指粗恶的食物。

糠:指谷物的外壳,常做家畜饲料。

糟和糠都是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后借指共过患难的妻子。

毕竟,谁会和你一起吃粗恶的食物呢?

只有妻子了。

关于糟糠之妻,还有一个温暖而有名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宋弘。

宋弘是东汉大臣,光武帝刘秀称帝后,授太中大夫,又升任大司空,是“三公”之一。

当时,刘秀的大姐刘黄被封为湖阳公主。

湖阳公主丈夫去世了,刘秀为了安慰姐姐,就想为她挑一个新夫婿。

刘秀和湖阳公主讨论满朝的大臣,谁合适当驸马。

湖阳公主看中了宋弘,就说:“宋弘的相貌品德,其他人都比不上。”

刘秀心中有数,姐姐这是看上宋弘了。

于是,刘秀信心满满地对湖阳公主说:“姐姐放心,我来给你成就这门亲事。”

刘秀找来宋弘,让湖阳公主坐在屏风后面。

对着宋弘,刘秀说:“我听说过一句俗语,叫‘贵易交,富易妻’,这是人之常情吧?”

有地位了,就换朋友。有钱了,就换妻子。

你别说,这还真是人之常情。

没想到,宋弘不这么看。

宋弘一点也不给皇帝面子,直接反驳道:“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啥意思?

我只听说贫贱时交的朋友不能忘,一起吃过苦共过患难的妻子不能抛弃。

然后,宋弘啥话也没说。

话虽少,态度却是杠杠的:谁发达了换共患难的妻子,那不是个人。

刘秀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宋弘心中坚定,无法改变。

他只能找到姐姐湖阳公主,无奈地说:“这事办不成了。”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也成为一句名言流传至今。

也许是对宋弘动了真心。

被拒绝后的湖阳公主心灰意冷,不再嫁人,而是潜心修道,皈依了道门。

还好,这世上不都是负心汉,还有宋弘这样的真男子。

当你对人性失望的时候,总有人坚守本心,给你希望。

3.

很多人知道,古代的婚礼,因为是在傍晚举行的,称“昏礼”。

古籍《仪礼》中也说“士昏礼”。

上文中《诗经·谷风》中也说“宴尔新昏”。

《仪礼·士昏礼》详细记载了“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流程,其中“亲迎”环节严格限定在黄昏。

为什么婚礼要在傍晚举行呢?

唐代笔记小说《酉阳杂俎》里说:婚礼必用昏,以其阳往而阴来也。

古人规定婚礼必须在黄昏时分举行,取其阳去而阴来的意思。

新郎需乘黑色马车(象征夜色),执烛引路前往女家,仪式全程需在暮色中进行,直至“执烛前马”完成交接。

这种设计强化了“婚”与“昏”的仪式关联。

黄昏,正值日落月升之际,被视为“阴阳相交”的临界点,此时举行婚礼象征男女结合如同昼夜交替般自然和谐。

男性属阳,女性属阴,黄昏的时空属性暗合“阴阳和合”的宇宙观。

这种夜婚制度一直延续到唐代。

如今,现代人结婚多是在白天举行,不论哪一种方式,都是奔向幸福。

每一种仪式,都寄托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