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停止内耗,从扭转3种思维开始

发布者: xkai2000 | 发布时间: 2025-5-23 10:59| 查看数: 107| 评论数: 0|


(点击右边三个点,可调整速度,电脑上可下载)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史华兹论断”:

任何事情,只有当你主观上认定它不好时,才会成为不幸事件。

也就是说,世界上的事没有绝对的好坏,幸与不幸完全取决于我们的思维。

拥有正向思维的人,哪怕深陷困顿,也能把苦难的日子过成诗;

而背负负向思维的人,即使生活优渥,亦会从蜜罐里析出苦粒。

正如瑞典80后作家巴克曼,在小说《焦虑的人》中,所展示的一组人物群像:

这些人明明有不菲的收入、知心的伴侣、幸福的家庭;

但却因为错误的思维方式,深陷负面情绪的泥潭,让自己和家人活得格外痛苦。

读完这些人的故事,你便会明白:

一个人想要远离痛苦,需要摆脱掉3种负向思维。



扎拉,一个早已实现财务自由的银行高管。

她非常有钱,光是一颗耳钻就抵得上普通人半辈子的收入。

可纵然如此,扎拉依然过得不开心。

因为她一直在为10年前的一桩旧事自责不已。



她曾收到一个男人的贷款申请,但因男人不符合贷款条件,她便没有批准。

可让扎拉没想到的是,这竟然成为压死男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原来男人投资失败,向银行贷款是他能想到的唯一自救方式,但却被扎拉无情拒绝了。

男人在绝望中写下一封信寄给扎拉,然后从一座桥上一跃而下。

在信中男人只是想告诉扎拉,这不是她的错。

可扎拉在得知男人的死讯后,就陷入深深的自责中。

不仅没勇气看信,还将自己看成是逼死男人的刽子手,为此夜夜难眠。

她将未拆封的信放进手提包,日日携带,随时随地回忆痛苦。

不仅如此,她还通过另一种方式惩罚自己。

她伪装成买房客户,不停地去参观那座桥周围的房子。

当然,她的目的不是买房,而是透过那些房子的阳台,去遥望那座桥,想象男人跳桥前的心情。

每次一站到阳台上,扎拉整个人都会止不住颤抖,她用这种方式自我折磨了整整10年。



心理学上有种思维,叫“反刍式思维”,指的是个体在经历负面事件后,对事件前因后果及自身消极情绪的反复思考。

就像扎拉,10年里反复咀嚼着同一件事,始终愧疚难消。

然而可悲的是,用力揪着过去不但于事无补,还会让人生陷入死循环。

扎拉不停自责的结果就是,她变得自闭了,拒绝与其他人接触。

她认为只要不接触他人,就能避免伤害他人。

为此,她不谈恋爱不结婚,成了没有感情的活死人,生活毫无乐趣可言。

生活中那些被反刍思维困住的人,何尝不是像扎拉一样,抱着过往的因果不放。

在反刍中反复内耗,不但透支掉当下的心情,还葬送掉未来的人生。

事过翻篇,不追不念不怪,才是明智的活法。



当你老了,退休金充足,儿女也不用你帮忙看孩子,你会怎么过余生?

是每天到公园打打太极,陪老伴四处转转旅个游?

还是拿出所有积蓄,投资炒股或是学着小年轻创业,把自己往死里卷?

明智的选择,无疑是前一种。

然而,有一类人却偏偏会选后一种。



拥有“低自尊思维”的罗杰便是这类人。

退休后,罗杰和妻子在如何过晚年生活这件事上,产生了巨大分歧。

妻子想要好好享受,而他却执意创业。

他和妻子年轻时,为生活奔波,为孩子辛劳,根本没有时间好好享受生活。

妻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和他做些浪漫的事,比如吃顿烛光晚餐,或是看场电影。

然而这些罗杰都没有注意到,他在意的是自己失去了价值。

退休后,他不止一次地开车到公司门口转悠,甚至有时一天能溜达进去好几次。

他想确认公司没了他会运转不下去,这样他就会感觉自己很有价值。

可结果大失所望,公司非但没有乱成一锅粥,反而比之前发展得更好。

一次,他听到有同事偷偷讨论,说他退休前做的项目,都是假的。

老板看他可怜,才编造了一些根本不存在的项目给他做。

这些话像钉子一样狠狠扎进罗杰的心窝,令他的心理防线瞬间崩溃。

低自尊思维的人,总是过于在意他人的言行。

别人非议自己的话,总是不经任何审视就照单全收。

正如罗杰,听到别人的一两句说嘴,就否定了自己的全部价值。

之后他更是发了疯似地想证明自己,把全部的时间和金钱都投入创业项目中。

每次项目成功了就高兴,失败了就痛苦。

可这样的患得患失,不仅没能让他真正开心起来,还连累妻子陪他一起痛苦煎熬。



想起《我的阿勒泰》中张凤侠说的一番话:

啥叫有用,你看看这个草原上的树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

要是没人用,它就这么待在草原上也很好嘛,自由自在的。

低自尊的人往往会陷入一种“我活在这世上要有价值”的误区。

认为只有不断证明自己有价值,让别人肯定自己的价值,人生才有意义,才能感到幸福快乐。

将自己的喜乐系于他人,终将为他人的情绪所累。

真正的爱自己,是无条件的认可自己,无论成功与失败,都接纳本真的自我。



茱莉亚是位准妈妈,即将迎来人生第一个宝宝。

刚怀孕时她满心期待,可随着孩子月份越大,她的担忧与日俱增。

她觉得自己不够有趣,担心孩子出生后不爱跟她玩;

更担心孩子会遗传她无趣的性格,无法快乐长大。

这份担忧也传染到了她的爱人卢欧,卢欧甚至比茱莉亚还焦虑。

在卢欧的想象中,新生儿太脆弱了,连吃个花生都有可能噎死。

卢欧曾经帮表姐照看过小孩。

当小孩捂着肚子说痛时,卢欧没当一回事,后来孩子被送进医院,查出是急性阑尾炎。

卢欧为自己的疏忽自责不已,担心将来会将自己的孩子照顾死。

可是卢欧和茱莉亚的担忧真的会成真吗?

不是的,卢欧曾和家人冒着战火穿越边境线,而茱莉亚也奋力反抗过有暴力倾向的爸爸。

在外人看来,不管是卢欧还是茱莉亚,都足够勇敢,一定会成为负责任的好家长。

可二人却因为太过担心,不断将困难放大,每天向未来预支焦虑,整日忧心忡忡。

这种思维模式,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灾难化思维”。



一方面把自己想象得太过虚弱,另一方面把事情想象得十分艰巨。

两种想法交织之下,整个人感觉天都要塌了。

卢欧和茱莉亚的这种灾难化思维,何尝不是现实中很多人的缩影:

明明有能力去解决某件事,但却对自己的能力视而不见,又把事情想得过于恐怖,最后深陷“一定会搞砸”的焦灼心态中。

作家马德说:

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不要假设最坏的情况,平和才能制胜。

人世间很多事,没有那么容易变好,更没有那么容易变糟。

遇事学会拿掉脑中的灾难放大镜,平常事,平常心,平常待。



樊登老师说:

如果你的生活出现了烦恼,相信我,一定是你的思维方式出现了问题。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的情绪感受:

反刍式思维,让扎拉囿于过去的牢笼,在生活面前裹足不前;

低自尊思维,让罗杰失去自爱的能力,轻易否定自己的价值;

灾难化思维,让卢欧和茱莉亚不断放大困境,活在对未来的焦虑中。

负向思维自带批判力,它像性格扭曲的暴君一样审判我们、囚禁我们。

我们一旦被负向的思维禁锢住,越是用力挣扎,越会在精神内耗中深陷。

摆脱内耗的第一步,就是扭转思维,从积极正向的视角看问题。

史铁生在双腿瘫痪后,还能安慰世人“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发现生活的美好呢。

余生,愿你用正向思维去看待每一件事,把苦涩的生活酿成蜜,用甘甜去弥合人生的裂痕。

作者 | 风暖,持笔酿风,愿暖彼心

主播 | 绛染,电台主播、爱配音,神秘的爱猫人。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