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放过自己,身体才会放过你

发布者: Ienfamily | 发布时间: 2025-5-10 09:50| 查看数: 106| 评论数: 0|


(点击右边三个点,可调整速度,电脑上可下载)

最近有朋友一直肠胃不好。这位朋友事业做得很大,但平时很注意饮食,也基本不需要太多应酬了,但还是常年拉肚子。

去了医院肠道科检查,最后什么问题没检查出来,推断是“肠应激综合征”。

医生说,“看看精神科吧,大概率是情绪问题。”

朋友回来后说,“肠道门诊,一半以上都是情绪病人”。

其实这个案例并不新鲜,据说现在年轻人很多都有肠胃问题。

据说数据统计显示,“肠应激综合征”患者大多是24~30岁、30岁~40岁的中青年,其次是12~18岁青少年。

在病因上,“出于学业与工作压力的焦虑抑郁”是最大致病因子。

我只能说,大家的压力真的太大了——现代人,急需情绪解压。



作为一个倡导内在成长的人,我一直非常重视自己的躯体带来的反馈。

每当我的身体有一些反应的时候,我都会一边看医生一边处理情绪。

因为我的内在感受在通过身体和我对话。

所以,我是在一边保养身体,一边保养情绪。

后来,我给那位朋友推荐了几本书,推荐他参加了一些内在成长课程,并且介绍了进行一对一心理咨询,大半年之后,有显著的提升效果。

朋友说,最后发现,“人还是得放过自己”。

这句话,也代表了我认为现代人情绪不好的核心——和自己过不去。



这个世界上,几乎每个人都过着事与愿违的人生。

无论多成功的人,他都会紧盯着那些我们无法控制的、“不够好”的事情。

我们无法控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同样,我们如何回应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一开始也是无法控制的,而这就是修行的重要起点。

如果我们修自己,不会反观诸己,我们很可能成为命运的囚徒。

我们如果无法意识到“人我”和“因果”的关系,只能像一台由自动化程序操控的机器一样过她的人生。

那么,你呢?

你看到这篇文章,可能也看过我的书,上过一些内在成长的课程,你想要翻身吗?

你想要自由吗?

你,想要改变吗?



举例来说,我在微博上发了路易·史密德的一句话:

宽恕就是让一个囚犯自由,然后你会发现,那个囚犯就是你自己。

任何有怨恨后来放下的人其实都可以验证这个道理——

你不原谅一个人,一直怨怼他,最后,其实痛苦、受压迫的是你自己,而不是为了别人。

有读者留言:

“我每天都在折磨自己,跟神经病一样,为什么我就做不到宽恕?内心始终无法放下。

可能是被伤得太深,也可能是自己不甘心。

我该怎么走出这个困境呢?真的不想这个样子。”

是的,宽恕不是每个人天生都有的美德,有些人就是需要后天学习的。

很多人,这一辈子最大的功课,就是学习自我宽恕。



不能宽恕的原因是什么?很简单,就是——我们不认。

如果我们不认,我们就无法和内在那些不舒服的感受待在一起。

那个人背叛我,让我觉得自己很没有价值;那个人伤害我,我的利益损失了,我不甘心;那个人羞辱我,让我觉得没面子……

没有价值、不甘心、没面子,其实都是一种“感受”和“情绪”。

我们当时吃了闷亏,咽不下那口气。

这个时候,如果情势需要你去采取一些行动,那一定优先去做。

但是,如果实际上你已经无法做什么,只能自我消化的时候;

最好的做法就是去忽视那个造成你拥有这种感受和情绪的人和事,专注在你的情绪和感受上。

我常说,先不去追杀那个放火的人,而是先救火。



我们需要把注意力拉回来,关注自己。这一步,需要很大的定力和耐受力。

有时候,甚至需要一点“蛮力”。

就好像,有一个家里着火了,他就是很害怕,就想赶紧跑掉。

但是,如果真的跑掉,那么可能这个家就被烧毁了。

这个时候,他需要做的事情,是学会灭火。灭了火,我们再去问责。

心理学就是“灭火”的学问。

只要我们心里的火灭了,外在的事情,其实不会真的点燃我们。

所以,不要着急扑出去,我们要先回来,毕竟“外面没有别人”。



当我们可以关注我们自己时,就迎来非常重要的一步,心理学里我们叫做“情绪标定”。

在这里,我们就是要学会给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取一个名字。

为什么要做这个步骤呢?它看起来好像和治愈毫无关系,但是它其实是在帮助我们,和这个感受区别开来。

很多时候,我们处在情绪里,就好像置身于暴风雨的中心。

我们觉得,情绪和感受=我。

于是,我们分不清敌我,就很难在情绪中抱持中立,也就不能解脱。

当我们完成了情绪命名,才能从跳脱出来,

具体的做法如下:



第一步:为它们命名。

你感受到的情绪是什么?是羞辱吗?是悲伤吗?是无价值感吗?是绝望吗?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上百种情绪,为它们命名,看清楚它们,是为了接下来可以对它进行工作。

第二步:看到它们在你生命中的重复性。

一定不是这个特定的人、这件单一而特殊的事才勾起你这个情绪的,它一定是反复发生的情绪模式,在你生命中一再出现的。

认清它们的足迹,接受它们是你自身携带和生产的,而不是外界引发的宣告、承认你对它们的“所有权”!

第三步:下定决心不让它再来主导你的人生。

每当这种情绪一出现,你就逃跑,或是做一些补偿行为,好让自己不要感受它。

那些补偿行为可能稍后会让你感觉更不好(比如因为不想感到愧疚而去额外付出),或是会遗留一些后遗症(像各种上瘾的行为),你已经受够了!



第四步:让自己挺直腰杆,像一个勇士一样坐在那里,说:

“来吧!让我好好感受你,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端坐着,回想一些情境,帮助你把这些情绪带出来;

然后,老老实实地待在那里,用身体去感受情绪,或是说,从身体层面去观察情绪对你的作用。

感受它,接纳它,让它流经你,然后消失。

如果能够这样对待每一个困扰我们的人、事、物和情绪的话,命运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了。



宽恕自己,与自己和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当你真的完成宽恕的时候,你也许会想大哭一场,也可能是好好拥抱自己。

这会是一场巨大的能量释放,卡在你身体里的结点终于被疏通了。

这时候,你会理解,什么是好好爱自己。

作者 | 张德芬,转载自张德芬空间(ID:tefenchangpublic)。

主播 | Bobo:龙凤胎宝妈、十点读书资深主播,声音导师,公号:Bobo的悦读时光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