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一直在浅层次技能上过瘾的孩子,都会废掉

发布者: wangxiaoya | 发布时间: 2025-5-5 09:57| 查看数: 112| 评论数: 0|



浅层次的成功,并不足以支撑起孩子的未来。

收拢住孩子的小聪明,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努力,才能成为一个有后劲的孩子。

——虎妈

作者 | 果小乐妈妈

来源 | 果小乐妈妈(ID:zljy2507480)



我们常发现孩子有这样的现象:

老师教的古诗,一两遍就背完了;手机上的游戏,不用教就会玩;学轮滑,没几天就学会了……

大多数父母,包括我自己,都会不由自主地夸孩子,“你真棒、这聪明、反应真快、记性真好

后来我才知道,这只是浅层次的人类普遍认知力。

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建立起一种“我很聪明”、“我学什么都快”的自信。

这种自信,是极其有害的。



“聪明”小孩的陷阱

教育孩子我们一定一定要搞明白的一件事是:

孩子真正的技能进展都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一定会经历一个又一个的瓶颈期,停滞期,甚至下降期。

换句话说,如果你的孩子做任何事都是一直在快速线性上升,比如英文、围棋、游泳、钢琴等任何技能,那只能说明一件事:

他只是在浅层次上“玩”,或者说他的进展太浅,以至于还没有到达“瓶颈”这个高级阶段。

比如,我年少读书的阶段,凭着“聪明”,小学初中的成绩随便学一学都不错,但一上了高中,突然间就发现自己原来并不聪明。

学习开始变得很吃力,偶尔几次考试的失败就能轻易的夺走我聪明的标签。

更无奈的是,每个班级都存在几个天赋异禀的孩子——他们上课随便听听,写作业随便应付一下,但成绩名列前茅。

一旦被全方位碾压,普娃从小铸就的价值感就破碎掉了,非常容易自我放弃。

这也是很多父母最疑惑的点。

“明明孩子在低年级的时候每次成绩都是95以上,怎么一到高年级就开始摆烂了?”

这是因为,他们在学习中开始经历挫折了。

为了逃避这种沮丧的失败感,他们会直接逃避掉瓶颈期,或者干脆放弃学习:

“我不想学,没意思”

“学习不适合我”

“我考不好就是因为上课没听呗”

于是,他们就一直在浅层次的技能上过瘾,却失去了跨越瓶颈期、掌握真正技能的可能性。

而父母会半是埋怨半是骄傲地说:“他聪明着呢,就是不愿意下功夫罢了。”

耳熟吧?孩子找借口,大人也找借口,却都没有面对“我(孩子)努力学了,却依旧学不好”的勇气。




打破低层次表扬怪圈

我很喜欢董宇辉老师,他曾说:

学习提升的方法只有“勤奋、重复、大量练习”,是给我们大多数普娃成才的机会。

而低层次的表扬,就像是给孩子创造了一个壳。

在这个壳里,没有门槛,天花板也很低。

孩子几乎不需要努力,就可以触摸到天花板,获得赞美。

而一旦走出这个壳,她可能需要付出很多,甚至还会感到挫败。

比如,孩子初学钢琴,简易曲子很快就掌握,所以每天都信心满满。一旦碰到瓶颈期需要反复练习、暂时看不到成效时,便失去了往下学的动力。

我们要帮助孩子明白:

这些挫折和停滞是正常的,是进步路上的必经阶段,而不是自己“不行”或“不聪明”。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1. 正向鼓励,直面瓶颈期,学习新东西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这说明我们还有进步的空间。

2. 愿意重复、愿意失败,从简单的小事上,培养孩子的重复力和不怕困难的能力,比如孩子学琴遇到瓶颈,可以从每天练15分钟,延长至半小时,在这个过程中既练习简单的曲子也攻克一小段有难度的乐谱。

3. 强调过程价值,我们的角色不再是夸奖孩子的机灵,而是鼓励孩子坚持努力,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

4. 示范和陪伴,我们可以陪孩子一起解一道难题,引导他一步步思考,也可以向孩子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爸爸最近在学习一个数学模型,最开始总是搭建不起来,但我多试了几次,实验终于成功了!”

作为父母,与其让孩子错误地觉得自己很聪明,不如不要给孩子下任何一个固有的定义。

而是帮孩子建立“愿意重复、愿意失败”的习惯,给孩子一次次突破瓶颈的机会,找到从低谷中反弹上来的成就感。

当孩子从浅层次的舒适区走出来,体验到深入钻研所带来的成就感,他会感觉到自己的强大——内心坚韧、敢于披荆斩棘,追求心之所向。




归根到底,什么是真正聪明呢?

并不是机灵、记性好、上手快,而是专注力、重复力、自控力、逻辑力。

它们只有突破瓶颈,才能得到。

在“快速进步阶段”:不要骄傲,困难的还在后面!

在“瓶颈期”:不要逃避挫折,坚持下去,挑战自我才是真正的勇者!

我们要学会高段位的鼓励策略,或是在生活中创造一些细微但需要长期坚持的挑战。

比如鼓励孩子自己养一盆小花,每天坚持浇水、每天跑步、每天写日记等等。

久而久之,孩子便会逐渐养成直面瓶颈、穿越困难的韧性与耐心。



*来源:果小乐妈妈(ID:zljy2507480),文科硕士,小学语文教师,专注分享孩子教育的一些感悟与经验。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