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明代“最懒”对联:上联和下联一字不差,却成千古绝对流传至今

发布者: Ienfamily | 发布时间: 2025-11-16 09:40| 查看数: 36| 评论数: 0|



来源 | 诗词世界

对联,一直是中国人非常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

关于对联的趣事也是数不胜数。

在明代时,有这样一副对联,人们称它为“最懒”的对联。

它的上联和下联一字不差,却成为经典流传至今,依然被人津津乐道。

这副对联就是:

好读书不好读书;

好读书不好读书。

诗友们,你们一看,是否很奇怪。

这是啥对联?

是啥意思?

也没看出经典在哪里呀?

这副对联的诀窍在读音上面,且听诗词君细细道来。

1 .

相传,这副对联的作者叫徐渭。

徐渭是明代文学家、书画家,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

徐渭六岁读书,九岁写文章,十多岁的时候模仿扬雄的《解嘲》写下《释毁》,广受赞誉。

乡里人都竖起大拇指,称为他“神童”。

他曾自撰一副对联:

几间东倒西歪屋;

一个南腔北调人。

晚年时,徐渭贫病交加,藏书千卷被卖尽,自称“南腔北调”人。

事实上,他的另一副对联流传更广。

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这副对联。

好读书不好读书;

好读书不好读书。

上下联一字不差,完全一样,但上下联又不一样。

秘诀就出现在“好”字的读音上。

上联这样读:

好【hǎo】读书不好【hào】读书;

下联这样读:

好【hào】读书不好【hǎo】读书。

“好”是多音字。

读【hǎo】时,意为“正、恰”。

读【hào】时,意为“喜欢、喜爱”。

上联说的是,年轻时耳聪目明,精力旺盛,正是适合读书的年纪,这叫“好读书”。

可年少的人多贪玩,不知读书的重要性,偏偏不喜欢读书,只是荒废光阴,这叫“不好读书”。

下联说的是,到老了,想要读书的时候,却耳聋眼花,体力也跟不上了,不能好好读书了。

只是转换了个读音,一副看似非常普通的对联,却有了深刻的寓意。

谁人看了,不赞叹一句汉语当真是博大精深呢?

2.

在对联中,有一种奇妙的对联,称谐音联。

通过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以达到妙趣横生的效果。

在明末清初时也产生了一副非常经典的谐音联。

它的作者是金圣叹。

遗憾的是,这副对联是金圣叹临死前所作。

1661年,才子金圣叹因“抗粮哭庙”被处以极刑。

刑场上,刽子手的刀寒光闪烁,意识到就要走到人生的尽头了。

金圣叹百感交集,泪如泉涌。

望着一旁垂泪的儿子,金圣叹却突然来了灵感,对儿子说:“我出一个上联你对,莲子心中苦。”

父亲就要没命了,儿子哪还有心情对对联啊,直说对不上。

金圣叹却自顾自的对出了下联:“梨儿腹内酸。”

细看这一副对联,真真让人拍案叫绝。

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

从字面意思来看,莲子中间的芯是苦的,梨子中间的芯是酸的。

加上谐音,又不一样了。

莲子(怜子)心中苦;

梨儿(离儿)腹内酸。

在人生的最后,金圣叹可怜儿子无人照拂,心中忧苦。马上要与儿子永别,心中酸楚。

一副对联,一语双关。

这不仅是对儿子的不舍,更是对人间和生命的不舍吧。

金圣叹一段特殊的经历造就了这一个经典的对联。

3.

关于谐音的对联故事,真是太多了。

清末时候,有一个姓薛的河北人。

他有一个姓娄的朋友,是江南人。

两人曾一起求学,是同窗好友。

后来,娄同学在江南混得不错,薛同学就南下找娄同学,请他帮忙介绍个工作。

娄同学有点不大厚道,就出了一个对句,说:

江南日暖难存雪;

江南呀,气温高很暖和,是存不住雪的。

雪,谐音“薛”。

娄同学一语双关,直接拒绝了薛同学,说江南呀没你的位置。

薛同学听出了联中之意,只好北归,自谋发展。

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薛同学在北方干得不错,而娄同学却穷困潦倒。

无奈,娄同学北上找薛同学求介绍工作。

薛同学却旧事重提,说:“你之前出的对联我对上来了。”

娄同学面有惭色,薛同学自顾自对出下联:

塞北风高不住楼。

北方多风沙,人们不住高楼。

楼,和“娄”谐音。

言外之意,我这里留不下你。

真可谓是一报还一报,娄同学只得惭愧离去。

当真是有趣!

4 .

有趣的谐音对联还有很多。

因荷(何)而得藕(偶);

有杏(幸)不须梅(媒)。

两舟竞渡,橹速不如帆快;

百管争鸣,笛清难比萧和。

橹速、帆快、笛清、萧和分别谐音历史人物:鲁肃,樊哙,狄青,萧何。

两猿截木山中,这猴子也会对锯;

匹马陷身泥内,此畜牲怎得出蹄。

“锯”谐“句”,“蹄”谐“题”。

翰林学士浑身湿;

兵部尚书彻骨寒。

“翰林”谐“汗淋”,“兵部”谐“冰布”。

孔子生于舟末;

光舞起自汉中。

“舟末”谐“周末”;“光舞”谐“光武”,刘秀年号。

师姑田里担禾上;

美女堂前抱绣裁。

“禾上”谐“和尚”;“绣裁”谐“秀才”。

檐下蜘蛛,一腔丝意;

庭前蚯蚓,满腹泥心。

“丝”谐“思”,“泥”谐“疑”。

每次读到这些对联,真是拍案叫绝:怎么想来的?汉语真的太牛了!

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如才子们一样,一出口就是经典名联呢!

算了,不想了,还是看书去吧!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