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运气,永远跟着心态好的人

发布者: wangxiaoya | 发布时间: 2025-11-11 20:38| 查看数: 23| 评论数: 0|

▼点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十点主播绛染朗读音频


(点击右边三个点,可调整速度,电脑上可下载)

星期五晚上8点半,我走出公司,坐上了回家的地铁。

地铁上人不是很多,年轻人叽叽喳喳地说话,刚购物完的妇人聊着刚买的新首饰。

所有人看起来都那么轻松,仿佛生活中没有任何烦忧。

反观我的日子,却堆满了赶不完的进度、加不完的班。

车窗的玻璃上映着自己迷茫的样子,我默默地低下了头。

翻开手中这本《好运设计》,刚好看到这样一句话:

“命运从一开始就不公平,人一生下来就有走运的和不走运的。”

是啊,有人生来就一路坦途,有人开局便满目崎岖。

但是,一帆风顺就是绝对的好运吗?一波三折就一定倒霉透顶吗?

非也。

其实,人的一生活得是好是坏,并非由起点决定的,过程才是关键。

看似随机的好运,往往会落在心态好的人身上。



在这本书里,史铁生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设计一个完美的人生。

诚然,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不少遗憾。

有人嫌自己穷,想变有钱;有人嫌自己出身平庸,希望能多些资源与帮衬。

很多人都以为,只要解决掉这些遗憾,自己就会变得幸福。

所以,他们做梦都想要过上豪门生活,有左右逢源的机遇,一生顺遂。

但好运设计到这里时,史铁生抛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生在贵府名门是不是就一定好呢?”



好的出身,能带来优渥的生活条件,和无数隐形的资源和机会。

但条条框框的规矩,也让人失去了自由选择的权利;名分利益的纠葛,使真情实意成了奢侈品。

而出生在普通家庭,或许一生物质受限,但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份相互扶持的温暖,也让幸福拥有了最真实的模样。

所有人生,都是一体两面的。

就像史铁生,小时候别人家的孩子都有父母在身边,他却是奶奶一手带大的。

但他的妈妈不论工作多繁重,只要一回家,就陪着小史铁生读书、写字。

她还常鼓励儿子,不论别人怎么说,都要勇敢地做自己,自信地表达自己。

虽然家境一般,但史铁生很少羡慕别人。

21岁那年,史铁生因病导致双腿残疾。

他时常感到疲劳,写文章写上个把小时,就必须停下来休息,根本不能与其他精力充沛的作者相比。

可是,史铁生从不和别人拼速度、比数量,而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有条不紊地创作。

他只专注在自己的生活,反而能发现很多微小的幸福与体悟。

就这样,他把对生活的感悟融进文字里,写进作品中。

时光不负耕耘。

史铁生笔耕不辍,一生中写下了小说、散文和剧本等几十余部作品,他的文字激励着每一个读者。

他不跟别人比较,看似慢了旁人好几拍。

但那些在慢生活中才体悟出的幸福,都成了他文字中的养料,最终也助力了他的成功。

这又何尝不是好运气呢?



有人说,生活的累,一半源于生存,一半源于和别人比较。

爱比较,是一个人活得不快乐的根源。

想要摆脱苦恼,就要停止与他人相比,安于自己的节奏。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必与他人比长相、争聪明、拼出身。

明白自己的花期,欣赏自己的风景,这才是最大的幸运。



在《好运设计》中,史铁生完成了第一个完美人生的规划:家庭幸福、爱情甜美、业绩拔尖。

本以为万事大吉了,他却隐约感觉到有哪里不对劲:

若凡事都顺利,没有挫折与痛苦,当成功来到时,你会感到强烈的幸福吗?

史铁生经过层层思考,推演出了一个结论:

“人若不能学会与苦难同行,就没有刻骨铭心的幸福。

那样的人生,只是平庸,不是好运。”

这也是史铁生劫后重生的肺腑之言。



在最花样的年华里,突如其来的残疾,给了他致命一击。

他一度暴躁地摔东西,不停地捶打着双腿怒吼:“我可活什么劲!”

母亲扑过来抓住史铁生的手,忍着心痛劝儿子,但他执拗地甩开母亲,什么也听不进去。

当母亲说带他出门赏花,一个“走”字,瞬间点燃了史铁生的怒火。

母亲不敢再多说,就悄悄走出了房子。

下次再见的时候,母亲已肝病恶化,生命垂危。

史铁生痛悔不已。

他悔恨自己将命运带来他的痛苦,全部宣泄在了母亲身上。

他独自来到地坛的树下,回忆起母亲对自己的谆谆教诲,心情渐渐平复下来。

他决定不再抱怨,而是要好好地活完这一生。

于是,史铁生拿起笔和纸,开启了写作人生。

他白天做工,晚上窝在几平米的屋子里专注地写作。

昏暗的灯光下,他用颤抖的手对抗着疼痛与疲惫。

这样的生活,史铁生过了七年。

其间,疾病、生计和无数次的拒稿,使他备受煎熬。

但他最终熬出来了。

1979年,随着短篇小说《爱情的命运》的发表,史铁生的写作事业走上了正轨。

也就是这部作品,连接了史铁生和妻子陈希米的爱情。

他发现,人生的快乐总藏在阴影背后。

正因为体会过痛苦与绝望,才能在时来运转时,懂得成功与爱情的珍贵。



因此,史铁生反问自己:

这些生命中的苦难,难道不是人生中的另一种好运吗?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一时没有痛苦的衬照,便一时没有了幸福感。”

世事浮沉,痛苦的经历在所难免。

只有亲身走过风雨,眼界才会越加开阔,内心才会越加坚韧。

只有历经磨砺而不退缩,才能在苦乐交织中真正读懂人生。

人这一生,尽心、尽力、尽情地活着,才能接住最好的运气。



史铁生发现,这世上唯一阻止不了的,就是死亡。

即使一个人好运连连,当他来到生命的尽头,面对死神,也只能任其摆布。

但正如书中所说:

“死神虽能夺走你的生命,却不能夺走你人生过程中的精彩瞬间。”

言外之意就是,我们每一分每一秒都尽兴地活。

想通了这一点后,他便不再为必然的死亡而担忧,转而学会在有限的时光里幸福地生活。



史铁生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

他常到地坛去,在静谧的园子里,享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在古树下,他将轮椅靠背放平,躺下来仰望天空,聆听草木与鸟儿对话。

在祭坛旁,他时而看书,时而拿一根小树杈,与地上爬来爬去的小昆虫做游戏。

在殿堂前,他抬眼望过飞檐斗拱,俯身触摸玉石雕柱,敬畏感涌入心头。

结婚后,妻子将史铁生照顾得无微不至,白天推他四处走动,晚上睡觉为他翻身。

在去世前的几年里,史铁生公开发表了写给妻子的诗《希米,希米》,将自己对妻子的爱与感激,全部融于诗句中。

和朋友余华、莫言在一起的时候,也是他最放松的时候。

他毫不避讳自己身体的残疾,和大家一起踢足球,还当起了守门员。

史铁生乐观地打趣自己:

“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时间喜欢写点东西。”



如果我们也像史铁生一样,将视线从结局转移到过程,在绝望中发现生活的美好,不就是重新定义后的好运吗?

死神虽能决定生命何时结束,但趁它尚未来到,我们要过好自己余生中的每一天。

就像史铁生说的:

“你立于目的的绝境,却实现着、欣赏着、饱尝着过程的精彩,你便把绝境送上了绝境。”

人生过得是否精彩,全由我们自己说了算。

学会捕捉生活中的小确幸,再平凡的日子,也能惊艳岁月、照亮人生。



微信读书上,有一个高赞的评论:

“若人生能‘设计’好运,是否真能避开痛苦?

答案或许正在于:真正的幸运,是接纳不完美,在无常中活出生命的韧性。”

人活一世,没有与生俱来的完美,更没有突如其来的好运。

所谓好运,从来不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而是每个人面对苦难时内心的回应。

你对生活微笑,生活绝不会对你皱眉。

你把日子过成诗,好运定会在寻常处眷顾你。

等我们站在人生的尽头往回看时,能坦然道一句“此生无憾”,这便是最圆满的人生。

点个,愿你我在缺憾中寻找完美,在苦难中经历成长,在岁月中感知美好,成为被好运眷顾的人。

作者 | 墨耕心田的米利

主播 | 绛染,电台主播、爱配音,神秘的爱猫人。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公众微信号:十点读书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