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我在深圳的朋友,一年赚了一套1500万的房...

发布者: david | 发布时间: 2018-4-1 12:33| 查看数: 843| 评论数: 0|



作者:贺嘉

来源:贺嘉老师(ID: kuajie123)

我喜欢深圳,大概这也是我为什么来深圳的原因吧。

01

朋友很能赚钱,是怎样一种体验?

最近和朋友在深圳中洲万豪酒店43楼餐厅吃饭。

饭后,朋友豪气的指着酒店的落地窗自豪的说道:”你看到对面的后海大道上深圳湾公馆了么?我最近刚在那里买了一套1500万的房子。“

这位朋友是位知名自媒体人,抓住了海外金融和自媒体两波红利,年入颇丰。

我想了想,内心对自己说到“我喜欢深圳,大概这也是我为什么来深圳的原因吧”。

在一线城市生活,你的个人成长是没有上限的,可以好到超出你想象。

你会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抓住了行业机遇,每年100%的收入增长也并不奇怪。

就像我的这位朋友一样,短短数年里收入实现了10万->100万->1000万的三级跳。

在二三线城市生活,你的生活舒适度是有下限,差不到哪里去。

不到1万/平的房价,下午5点下班的轻松氛围,回家就能吃上父母做的饭菜。

一线城市不是天堂,二三线城市也不是温柔乡。



02

有能力的人,年轻时一定要走出去看看。

我有一位最早在学校里从事新媒体创业的学员,创业失败后也曾纠结过是加入本地互联网企业还是去北上广。

我给他的建议是去一线城市,哪怕是从小兵开始干起。

因为无论是文化娱乐还是新媒体都是讲究行业的,如果你离这个行业的核心城市太远,往往很难做出真正的成绩。

他加入一家上海文化出版公司后,经过一年时间的蛰伏,他帮公司成功运营出了200万粉丝,从小兵直接晋升成为部门总监,月收入5万+。

中国传统谚语里有“少不入蜀”一说,为什么?

当时传统中国的自然环境恶劣,大多数区域每隔几年总要闹饥荒,但是唯独四川这个地方例外,风调雨顺,物阜民丰。

生活的环境太安逸,人的斗志也自然受到影响。

与此相反,生活条件很差,自然环境很差的甘肃天水一代在三国时期则盛产战斗力彪悍的“西凉骑兵”。

一线城市的竞争激烈,房价高企,本身生存环境并不容易。但是激烈的竞争本身,也是提升个人能力的一种方式...

我也有身边的朋友,在一线城市奋斗了几年,回到了珠海。

但是因为他在一线城市和BAT的背景,现在是当地最大的一家房地产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比他离开珠海有着更好的社会地位和收入。

一线城市的经历,可以开阔一个有心人的眼界,提升他的能力。



03

你的城市决定了你的圈子,你的圈子决定了你遇见怎样的人。

知乎最近有个热门问题“去一线大城市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有167万人次浏览。

之前新世相策划的“逃离北上广”系列活动也获得了数百万级的曝光

看的出来很多人纠结于是呆在一线城市,还是回二三线城市。

说说我为什么选择深圳吧,我服务的客户以金融、互联网、地产、医疗行业为主。

这几个行业都是过去5年-未来5年,国内比较有利润的行业,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再有一定的付费意愿帮助企业的领导者们实现进一步的领导力、表达力的提升。

相应的,这几个优势行业在深圳的产业集中度都远高于其他二三线城市,因为我的客户,我需要在深圳、北京、上海、杭州、广州这几个城市之间穿行。

二三线城市的客户不能说没有,但多数付费意愿和付费能力都要打个问号。

包括说我自己有几位付费数万元的个人私教学员,有腾讯的技术总监、年入千万的互联网金融创业者、银行高管等等,他们也都是在一线城市,哪怕自己已经收入不菲,还是特别愿意在提升自己这件事上花钱。

我认识的有些二三线城市的有钱人,比起自己的能力提升,他们更愿意在旅游和包包上花钱。



04

财富的杠杆效应,会加速一线城市和个体的发展。

我还记得印象很深的一个镜头,《正义联盟》中蝙蝠侠要组建一个有着一堆超级英雄的团队,在蝙蝠侠的豪华战车上,闪电侠问了蝙蝠侠一个问题“你的超能力是啥?”

蝙蝠侠一脸淡定的回答道“有钱”。

是的,正是因为有钱投入科技研发,所以蝙蝠侠和钢铁侠作为没有超能力的普通人,可以拥有不逊色于其他超级英雄的能力,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城市的创新发展之上。

深圳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从2012年的3.81%升至2016年的4.1%,研发投入强度全球仅次于以色列;2016年,深圳PCT国际专利年申请量约2万件,增长47.6%,占全国的46.6%,连续13年稳居全国首位。

深圳还有这一批类似腾讯、华为、中兴、大疆、华大基因这类的科技创新企业,这些企业的中高级人才在初步实现财务自由之后,再进行的二次创业会大大的提升整个城市的创新活力。

对于个体也是如此,不少来自腾讯、华为的早期员工年龄30多岁-40岁不到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他们能够比上一代创业者更快的借助于资本市场、互联网科技的双重推力,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创办一家融资过亿的企业,例子太多就不一一列举。



05

对于个人而言,我们该如何选择?

生活本来就是一场挑战,不论你选择的战场在哪里。

在一线城市,上班时刻你可能要面临来自北大清华的高才生、甚至于是斯坦福、牛津毕业高才生的竞争,下班后回到出租屋里,你还要和打一把王者荣耀、看一集电视剧的念头斗争一番。

如果你选择去一线城市,我的建议是:

1.给自己找至少一位行业里的导师,在他的指导下规划自己的职业之路。

我的一位学员在创业初期,他的前老板给他借了1000万做为风险备付金,你能做到这点么,你能够为自己赢得这份信任么?

2.职业生涯的初期多投资自己,该考证考证,该社交社交。

初级岗位的薪酬哪怕月入过万,和一线城市的房价比起来都是杯水车薪。

想一想你的专业领域,有什么核心技能是行业里最稀缺的,而且是你擅长的。

要知道,我有认识的老板愿意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一个月付50万的薪水。

3.不要怕摔跤,怕的是你在同一坑摔倒两次,而没有自己的积累。

我曾招过一位员工,她毕业四年,分别就职于4家不同的企业,这些创业公司不少都是经营不善而倒闭的。

实话说,如果不是当时我力挺,她在HR这关就过不了。

如果你去了两家创业公司他们都倒闭了,我们可以说是你运气不好。

如果你连续去了4家,他们都经营不善,是不是也意味着你在选择行业与公司的眼光上存在一定可以改进的空间呢?

在二三线城市,你选择的如果是安逸的职业,那就要做好应对未来5-10年可能职业发生巨变的可能,我的建议是:

1.努力成为企业或机构的中层,当变化来临你的退路会多一些。

哪怕企业经营不善,只要你能力强,大可以换一家企业继续带团队。

2.发展某个特长成为副业,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服务全国用户。

比如说我认识的秋叶老师,他除了是《社群营销实战手册》等一系列畅销书的作者,他也是全网销量最多的PPT系列课程的讲师,自己也有粉丝百万的自媒体大号,而且还是武汉工程大学副教授。

他就没有让二、三线城市成为自己的限制,而是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打破了地域的局限。

3.一年至少去两次北上广,和你的同行聊一聊,不要被拉下太多。

举个简单的例子,哪怕是你可能看不上的洗剪吹行业,他们每年都是要集中去美发学校学习几个新发型回来的。

当然,真正厉害的理发师和化妆师,还会去更远的日本、台湾学习最新的发型和技术。

更何况,如果你从事的是互联网、金融、医疗、文化这些产业高度集中在一线城市的行业呢?



从日本的数据来看,以东京为首东京都市圈总面积1万3千4百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3.5%;人口则多达3700多万人,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GDP更是占到日本全国的一半。

日本二线城市以下,剩下的只有凋敝的乡村,和中产阶级对于所谓田园牧歌的美好想象。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5-10年里,国内三线以下的小城的人口会被持续的吸收到二线城市、二三线城市的人口会被吸引到一线城市。

我还记得最近我组织了一个深圳当地优秀年轻人的饭局,席间我做了个调查,居然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同学,是在最近1年里来到深圳的。

2011年以来,深圳的年度常住人口增量大约在9万人左右,2014年达到了15万,随后三年持续飙升,常住人口增量都超过了50万人。

2017年,深圳的人口净流入达到62万,是近年来的峰值。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深圳将吸引更多有才华的年轻人。

故乡是回不去的,让自己变得更强才是王道。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