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新车的人,大概都有这种经历。
研究过许多杂志,问过很多人,在路上看过无数令自己心动的车,回家面对预算的苦恼,最后,终于敢走进车行,仍是挑选,试车,讨价还价,再考虑。最后,终于把心一横,把字签下。
拿了车钥匙,坐进去,扑鼻的新车气味,其实一点都不好闻,只是让人兴奋。把车开上街,握住方向盘,尽管路上好车一堆,仍然忍不住要把背挺直。因为,终于可以开着「我的」车出门了!那骄傲,压下去又弹上来,美好无比。
不过,明明是新车,如果高兴三天后就开始出毛病,刚开始,也许还稍谦卑一下,怀疑自己不懂得新车的性能,也许那里没搞对,再研究一下。但一两个月下来,当瑕疵越来越多,甚至送进场维修过,被保证过,回家开不到两天又出毛病。
那时,就不得不承认:啊!我买到了柠檬!
柠檬,字典定义:新出厂后问题百出的瑕疵车。
虽然在美国有法律保障不幸的柠檬买主,但感情已经搏出去了,内心的感受,仍然糟透……
从爱情到婚姻,有不少人,也以为自己撞见柠檬。
明明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花了那么多功夫寻觅,学习,失败,请教人,衡量自己有几斤几两,面对现实,再上场。
明明确定了就是她(他),再也没有更好的了(意思是在能追求到的范围里),为什么同一个人,从爱情原厂开到婚姻现实里,很快,就觉得完美对象变得坑坑孔孔,问题多多,和自己当初所了解认识的,甚至别人所夸奖的那个人,天差地别。
于是,一路在「不值得」的受骗心理中,坐滑梯,爱,注定要往下滑落到谷底。
很快,从最爱到最恨,包不得能立刻退货。
也许,很多人不知不觉,就用了消费者的心态进入婚姻:花钱买进了某种产品,期待付出金钱,可以得到等量回收。
消费者的衡量点是「值得」。但怎么衡量值不值得呢?那就看有没有符合自己的期待。
从前人用结婚的心态买电器。
买来,会尝试了解它,保护它,维修它。老一辈的人常说:「奇怪,现在的年轻人怎么老买冰箱电视洗衣机,而我们以前买一个可以用一辈子?」
现代人是用买电器的心态去结婚。
买来,要它立刻能改变生活品质,要容易使用,颜色要配合自己原来的摆设,又不占生活空间。「花钱买的,没有果效我买干嘛?!摆在那里都嫌烦!」现代人说。
出问题?要送修?开玩笑,修它又贵又浪费时间,现在满街的选择,有钱怕买不到新的?就算没钱再买个新的,也懒得跟有毛病的电器周旋。
当爱情成了消费者的筹码,配偶成了买进来的产品,满天柠檬,就扔来扔去。
「倒楣!」
「被骗了!」
「嫁错人了!」「娶错人了!」
这些惊呼变成结束婚姻的正当理由。人们一肚子委屈决定退货时,也同时相信自己只是义正严词地要求买卖合理。
于是,我看着那些愿意赴代价去对待配偶,即使在受了许多伤害,仍然一再维修,希望手中那一棵枯萎的小树都够生气再现的时候,内心特别感动。
婚姻对他们来说不是消费,而是从爱情诞生的孩子,体质再差,也想要设法把孩子养大,养壮。
即使,他们不确定孩子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即使,他们不知道孩子将来会不会回来孝顺自己。
没有父母会觉得自己倒楣生了颗柠檬,他们会尽心尽力,直到再也没有出力的余地……
要记得!婚姻是爱情诞生的孩子,不是爱情买来的产品。
要记得,在婚姻里,没有柠檬这回事。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马睿欣(ID: majuish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