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孩子成长中的必备要素,你get了吗

发布者: Mia2011 | 发布时间: 2016-7-11 19:00| 查看数: 1116| 评论数: 0|

去年回家乡探亲,见了一个久未谋面的朋友。她的孩子和我的女儿年龄相近,两个孩子性情相投,相见甚欢。因此,为了孩子们,我们就多聚了几次。小孩子凑在一起,无非就是忘乎所以地玩;两个妈凑在一起,也无非是家长里短地聊。

朋友善谈,一直说个不停,又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聊起来,话题基本就是绕着孩子转。虽然没有一个条理清晰的提纲,但我概括出来了两个基本点:谈到她即将升初中的大女儿,关键词是成绩;谈到她读幼儿园的小女儿,关键词是特长。当然,她也没有忘记羡慕一下邻居家的孩子:四岁不到,就可以认识2000多个汉字了呢。

听她说着,我不禁坐立不安,直冒冷汗,我的女儿都四岁多了,既不认识多少字,也不能歌善舞。这邻居家的孩子一冒出来,感觉自己的娃好落后。成绩、特长,还有邻居家的孩子,好比是旧社会的三座大山,压得中国式家长焦虑不堪的同时,也掠夺了孩子们脸上灿烂的笑容。



于是,以成绩为目标导向的学习变成了狭窄的课本知识;以特长为目标导向的练习又增添了许多功利心态;而邻居家的孩子,哎,邻居家的孩子四岁能认2000字又有什么可羡慕的,看过一篇文章,我国大部分以“神童”身份,连续跳级,进入大学的,大都后来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有的甚至还相当曲折。事实证明,该玩的年龄全都用来背汉字,就是本末倒置,颇有拔苗助长之嫌。

孩子的成长不是百米赛跑,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想要在长跑中取得好成绩,应该自孩子年幼起,就注意以下方面的培养:

1)学说话时要懂得说谢谢,感恩要从感谢家人开始

中国,拥有五千年文化的礼仪之邦,历来重视礼节。只是生活中,我们总是教孩子在外面注重礼貌,却没有教会他们首先要感谢自己的父母。这样一来,就容易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父母给他做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不理解父母的辛苦,不懂得感恩,直接由小屁孩模式过渡到白眼狼模式。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因此,别忘了,无论帮孩子做什么,都要要求他说声谢谢,这是学习感恩的第一步。

2)学走路时要懂得秩序,文明要从排队开始

拥挤、争抢、加塞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形象,当我们走在国外,会发现,凡是需要排队的地方,大家都规规矩矩地排队,人与人之间拉开一定的距离,甚至会互相谦让。而这才真正是文明的体现。如今的中国已不同往昔,经济腾飞的同时当然也要更加文明,而孩子以后的舞台也将是国际的,谦谦君子,从排队开始。学会走路的目的并不是你争我抢,而是为了在文明礼让里,走更远的路。



3)学习认字时,培养坚持阅读的习惯

我并不赞成孩子一定要在低龄阶段,强化认识很多字,除非他有这方面的偏好。但我一贯主张,孩子必须从小的时候培养坚持阅读的习惯。书,是人一生精神的食量,是良师益友,也是开拓孩子知识面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父母应在孩子小时,越早越好,从讲故事、读绘本开始,和孩子一起养成阅读的好习惯。相信我,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是不可能学不会认字的,而前者才是陪伴一生的好习惯。

4)学任何特长时,培养热情与兴趣。

任何特长,都应以爱好为基础,而不投入热情,基本不会有兴趣可言。当家长为孩子选择一项特长时,首先看孩子有没有兴趣,然后再想办法激发起孩子的热情。当特长本身变成了孩子享受生活、接触艺术的一种途径后,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才真正可以说得上是有利的。无论是哪种特长都应该是为生活而服务的,为了特长而特长,那就变成了一种负担和累赘。因此,热情与兴趣,都不可或缺。



5)走出家门后,学习人际交往的能力

这从什么时候开始?或许孩子第一个稳定的圈子应该是从幼儿园开始吧。那么,人在江湖行走,总是会有朋友,也难免会有“敌人”,有人喜欢你,有人不那么喜欢你。这同样适用于小朋友之间。鼓励孩子去真诚对待一起玩得开心的朋友,告诉他不用特别在意那些“不好玩”的小孩,有人欺负自己了要懂得保护自己、不卑不亢。这些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父母要随时观察孩子,做好他们人生路上的导师。

6)走进青春期后,学会处理情感

从我自己成长的心路历程来看,情感问题如同语文或数学一样,应该设置一门课。这样的话,孩子会少一些困惑,也会避免很多莽撞和无措。当然,在这门课走讲正规课堂之前,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理智而温和地对待自己青春期的孩子,给他们宽容、理解、信任和指引的同时,多讲解必要的生理卫生知识,这对于孩子们的成长都是有益的。这不是忌讳,也不神秘,越是规避越是麻烦,因为谁也不能当作这么自然的事情不会发生,那才是自欺欺人。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爱你的孩子,就给他更多独立成长的空间!

当孩子独立活动的愿望得到相应满足或支持时,就表现出得意、高兴,出现“自尊”、“自豪”等自我肯定的情感和态度。

独立,需要我们学会“放手”:

孩子学自行车 是父母放手的开始。

孩子学游泳 是父母放手的开始。

孩子人生的开始,更加需要父母的放手。

试着让他们解决自己的问题;试着给他们发现的机会;试着让他们在群体中成长;试着当一个旁观者而非主宰。放开你那可爱的他,让他享受成长的得与失。如果上面的对我们来说还有些难,有些不舍。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