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云南德钦旅游景区介绍之梅里雪山

发布者: ziseyaoji | 发布时间: 2007-7-3 12:26| 查看数: 9121| 评论数: 26|

梅里雪山位于德钦县东北方10公里处,滇西北青藏高原南延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区,是滇藏界山。又称太子雪山,当地藏民视为“神山”。北连西藏阿冬格尼山,南与碧罗雪山相接,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有13座山峰,称为“太子十三峰”,各显其姿,又紧紧相连。它是康巴藏族人民心中的圣山,最高的是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为云南省的第一高峰。

  景区内有怒江、澜沧江、金沙江3条大江在滇西北横断山脉纵谷地区并流数百公里,三江间距最近,处直线距离66.3公里,其中怒江、澜沧江最近处只有18.6公里的怒山相隔。它是云南省面积最大、景观最丰富壮观、民族风情最多彩,极令人神往,但基本上是尚未开发的处女景区。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名调查、经国务院1989年批准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梅里雪山以其巍峨壮丽、神秘莫测而闻名于世,早在30年代美国学者就称赞卡格博峰是“世界最美之山”。曾让许多科考探险者和登山健儿,无不为它的神秘而倾倒,但征服它时,或抱憾而归,或魂归雪山深处。中日登山队连续三次攀登,均未能达峰顶。

  卡格博峰藏语为“雪山之神”,传说是宁玛派分支伽居巴的保护神,位居藏区的八大神山之首。在那天气晴朗,清远谧净的蓝天幕下,映衬着高洁雄奇的雪峰,卡瓦格博峰白色的锋芒直指苍穹。在云蒸雾霭,薄烟缭绕的晨光晚暮中,雾是它神秘朦胧的面纱,云是它飘渺轻柔的腰带;雪比云白,比云亮,而那云、那雾,分明只是雪峰含蓄婉约的一种符号。卡格博峰的南侧,还有从千米悬崖倾泻而下的雨崩瀑布,在夏季尤为神奇壮观。因其为雪水,从雪峰中倾泻,故而色纯气清;阳光照射,水蒸腾若云雾,水雾又将阳光映衬为彩虹。在卡格博峰下,冰斗、冰川连绵,犹如玉龙伸延,冰雪耀眼夺目,是世界稀有的海洋性现代冰川。处处皆是山谷、树木与溪流,在每一个与佛有缘的藏民心中,藏传佛教中的葛举派保护神护佑着他们的家园,引领着他们走向佛土;在梅里雪山下的取登贡寺、衮玛顶寺是藏民朝拜神山的寺宇。太子寺中印下了长明的酥油灯影,雨崩瀑布色纯气清的水冲洗了世间的污浊,一路上的嘛呢堆群,刻写堆积了朝拜者的朝佛心愿。

  梅里雪山的冰川冰瀑令人心醉,这里的高山湖泊、茂密森林、奇花异木和各种野生动物也是雪域特有的自然之宝。高山湖泊清澄明静,在各个雪蜂之间的山涧凹地、林海中星罗棋布,且神秘莫测,若有人高呼,就有“呼风唤雨”的效应,故而路过的人几乎都敛声静气,不愿触怒神灵。完好、丰富的森林则是藏民们以佛心护持而未遭破坏的佛境。






[ 本帖最后由 xinyuegegegood 于 2007-7-3 21:0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鲜花 +18 收起 理由
xinyuegegegood + 18 好贴,加油!

查看全部评分


最新评论

ziseyaoji 发表于 2007-7-3 12:29:33

云南德钦旅游景区介绍之白芒雪山

在横断山脉的茫茫林海中,掩映着一座座气势磅礴的雪山。这里是著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它高远广阔的胸怀里,滇金丝猴、云豹等许多珍禽异兽和谐、自由的繁衍生存;红豆杉、黄杜鹃构成林海花海的奇妙景观。

  这里有着令人迷醉的四季风景:冬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神圣的雪域风情带你走入一个返朴归真的世界;夏季,冰消雪融,到处高山流水,杜鹃花灿烂绚丽,林中百鸟争鸣,群猴嬉戏;而秋季更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远处是雪山,肃穆而宁静,在清明秋空里,极高、极白、极远;雪山之下,林海尽为秋色所染,红的热烈,黄的明亮、绿的深沉……林海雪原中,分布着星星点点的藏族村落,他们世代生息于雪山脚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虔诚地朝拜着这座他们心目中的神山……

  白茫雪山(又名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横断山脉中段、云岭山脉北段东坡,迪庆州德钦县境内东南部。总面积已扩至27万公顷,为云南最大,以保护滇金丝猴等野生动物和丰富的高山植物等为目的。保护区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步倾斜,山高坡陡,河谷深切。山峰最高为扎拉雀尼峰,海拔6540米;最低为霞若乡,海拔2080米,气候垂直差异很大,形成立体感极强的气候特征和值被类型。依海拔的高低,垂直分布着高山流石滩植被、高山灌木丛草甸植被、亚高山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云南松林,这里有保存较完好的以高山针叶林为主的寒带原始森林,是典型的横断山脉峡谷。保护区内主要河流有金沙江及其支流珠巴龙河。白茫雪山自然保护区有令人醉神迷的景观。在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游览之人可尽情领略雪域风情。夏季的白茫雪山,冰雪消融,到处高山流水,杜鹃花灿烂绚丽,林中则百鸟轻鸣,群猴嬉戏。到了秋季,白茫雪山的自然景观则更别有情致。阒在滇藏公路上,就置身在丰富多彩、如醉如痴的景物里。特别使人沉醉的是从远到近所呈现的那种是就物色调上的强烈的立体感。远处是雪山,在清明的秋空里,极高、极白、极远。在这种高远雄奇的峰峦之下,林海尽为秋色所染,红、黄、绿层次井然,特别是那如火如霞的红色秋叶,像雪山的灵魂,尽情地展现着多情的姿态,让人深悟深林高山的豪爽热烈。长满灌木林的草甸草坡上雪茶点布;若陷若现的流水在海中穿行,仿佛雪山之魂。置身于其中,让人有一种返朴归真的感觉。

  滇藏公路斜穿保护区,为云南省内海拔最高的公路线段,保护区腹地内冬季一般冰封雪荫,从12月至次年6月一般不能通行汽车。夏秋两季是游览白茫雪山的最佳时节,此时公路沿线冰雪消融,到处溪水潺潺,杜鹃如炽,林中百鸟轻鸣,群猴嬉戏,令人目迷神驰。

  保护区向游人开放,贡卡丫口可以观看动物。117公里处可参观植物标本园。128公里一带可观看冷杉群落及杜鹃花卉。138公里至公路最高点均可观赏森林及雪山风光。

  在白茫雪山自然保护区高远广阔的胸怀里,许多珍禽异兽和谐、自由地繁衍生存着,呈现一种大自然祥和广博的氛围。这里有国家重点保护一类动物云豹、雪豹、黑鹿、金雕等,有数量和品种较多的猕猴、短尾猴、小熊猫、金猫、金钱豹、马鹿、水鹿、毛冠鹿、石貂、岩羊、高山雪鸡、白马鸡、铜鸡、白鹏、角雉、虹雉等,还有不计其数的豹猫、大灵猫、黑熊、棕熊、斑羚、獾、狐、兔和各种鸟类,不愧为动物的乐园。

  那莽莽的林海中,特有树木有国家重点保护的澜沧黄杉、大果红杉、油麦吊杉、云南铁杉、红豆杉、黄杜鹃等,尤以黄杜鹃种类丰富,构成林海花海的奇妙景观。在白茫雪山自然保护区的怀抱里还可寻觅虫草、贝母、知母、天麻、胡黄连、木香、大黄等珍稀名贵药物。

  白茫雪山群峰连绵,姿态雄伟,气势磅礴,在世代生息于雪山脚下的藏民心中,是一种神圣的象征。他们敬之为神山,只要由此经过,莫不向之顶礼膜拜。一些虔诚的朝拜者,甚至寝卧山下数日不去。

  在白茫雪山丫口处,耸立着一个巨大的玛尼堆,青灰、森黑的石块,记录着来往行人拜谒白茫雪山的那份虔诚。经幡在寒风中翻卷,风雪交加,经幡早已褪色,经文难以辨认,却诊然义无反顾地诵念着六字真经……

  没有人文气息的自然景观是乏味的。一无人迹的雪山丫口,因为有了玛尼堆,有了飘动的经幡,而富有了灵性。按照藏传佛教的规矩,一个地地道道的藏人在翻越白茫雪山丫口时,都要随手捡拾一块石头,放在玛尼堆上,然后解开头上辫子,任其随风吹散。他会大声念诵经书,大声呼唤神录,并把手里的青棵撒向天空,表达对神灵的敬意。那是人与自然的对话,也是人与神的交流。往远处望去,地上雪茶细白如丝,事实上那是一种黄白色的高山苔鲜类植物,在丽江与中甸,那种满街的铺面都在出售的天然饮料,看来采集得并不容易;再无处,密密麻麻地生着一丛丛低矮的丛林,那是高山杜鹃。





[ 本帖最后由 xinyuegegegood 于 2007-7-3 21:02 编辑 ]
ziseyaoji 发表于 2007-7-3 12:31:52

云南德钦旅游景区介绍之卡格博峰

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是云南最高峰。卡格博,藏语“白色雪山”之意,又称“雪山之神”。从德钦县城东10公里处的飞来寺,便可见澜沧江对岸数百里冰峰接踵绵亘,势如刀劈斧削,气势非凡。这就是声名遐迩的以卡格博峰为中心的梅里雪山,海拔6OOO米以上的雪峰就有13座,称为“太子十三峰”。挺立于13峰之上的卡格博峰,是一座金宇塔形的雪山,雄伟瑰丽,俯视群小。

  卡格博峰是藏传佛教的朝觐圣地。传说为宁玛派分支伽居巴的保护神,位居藏区八大神山之首。1989年10月,藏传佛教十世班禅大师确吉坚赞曾在峰前举行隆重法事。现有石碑和佛塔留下胜迹,供游人观瞻。卡格博下,有连绵的冰川和冰斗,其中泥沙明恰和斯恰两道冰川如两条白色的长龙,从海拔5500米往下延伸至2700米的森林中,离江面近800余米,是世界上稀有的低纬度、高海拔季风海洋性现代冰川,壮观无比。卡瓦格博峰是云南省六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区内“三江并流”景观之一。

  卡格博原是九头十八臂的煞神,后被莲花生教化,受居士戒,改邪归正,从此皈依佛门,做了千佛之子格萨尔摩下一员骠悍的神将,从此统领边地,福荫雪域。卡格博神像常被供奉在神坛之上。他身骑白马,手执长剑,雄姿英发。在西藏地区传说,若有幸登上布达拉宫便可在东南方向的五彩云层中看到卡格博的身影。每年秋末冬初,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的一批批香客,千里迢迢赶来朝拜这座心灵中的雪山之神。他们围绕着神山礼拜,少则7天,多则半月,当地称为转经。藏民们对卡格博如此崇拜,都以能在一生中到卡格博朝拜转经为最大荣幸。若逢藏历羊年,转经更是增至百十倍,匍伏登山的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卡格博峰由于山体陡峭,终年冰雪覆盖,时有雪崩。浓雾、大雨、狂风,迄今仍是无人登顶的“处女峰”。 最近一些年来,已经有很多支中外登山探险队试图登上卡格博峰,但至今尚没有成功的纪录。1991年1月,17名中日登山健儿在峰下不幸遇难。现在飞来寺立有纪念碑供游人凭吊英魂。



[ 本帖最后由 xinyuegegegood 于 2007-7-3 21:02 编辑 ]
ziseyaoji 发表于 2007-7-3 12:34:14

云南德钦旅游景区介绍之澜沧江峡谷



这是一个神奇的峡谷,这是一个险峻的峡谷,这里是一个充满了生命魅力的峡谷。沿峡谷而行,处处可见“峰峦重叠起伏,峡谷急流纵”的壮丽景色。这里是云南省高差最大的地方。位于德钦县境内流程150公里,该段江面海拔2006米,直线往上到卡格博峰6740米,相对高差4734米。从江面到顶峰的坡面距离为14公里,每公里平均上升337米,峡谷有一个近于垂直的坡面。澜沧江在德钦奔流的150公里,是最险峻、最瑰丽、最汹涌的150公里、山形直入江中,江在几近垂直的两山间如困兽一般,吼声如沸,漩澜连续不绝,浪跃巨石,飞溅四裂。两岸的树木郁郁葱葱,它们的形态是如此多姿,纵有千种的想象,纵有万般的才华,也无法尽述其美,其奇、其韵。峡谷当中的村落、古寺镶嵌在无数的小溪间,莹洁鉴人,绿色拥抱着它们,清秀可人。

  险、奇是它的刚,清、莹是它的柔,山刚为本,也没少了柔和,这是怎样的相谐与难得呀!

  澜沧江大峡谷不仅以谷深及长闻名,且以江流湍急而著称。冬日清澈而流急,夏季混浊而澎湃,该江年径流量8.38亿立方米。在l50公里的流长里落差为504米,比降3.4%。狭窄江面狂涛击岸,水声如雷,十分壮观。如此陡峭的高山纵谷地形,如此奇异绝妙的地理构造,实为举世罕见。

[ 本帖最后由 xinyuegegegood 于 2007-7-3 21:02 编辑 ]
ziseyaoji 发表于 2007-7-3 12:39:13

云南昆明旅游景区介绍之昆明

昆明,因其气候四季温暖如春,故又名“春城”。她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驰名世界的全天候旅游胜地。她位于东经102度10分~103度4分,北纬24度23分~26度22分之间,市中心区海拔1891米。昆明坝是云南省的第二大坝子,总面积763.6平方公里,平畴沃野,物产富饶,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昆明市总面积15561平方公里,总人口370万,下辖五华、盘龙两城区,官渡、西山两郊区和安宁市、东川市、寻甸、呈贡、富民、晋宁、宜良、路南、嵩明、禄劝县。昆明是云南省的省会,也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旅游的中心。“昆明”是古西南夷族称的音译。昆明族原是滇西的一个游牧民族,汉、唐时迁入滇池地区定居,后即以族称作地名,一直沿袭至今。

   改革开放以来,昆明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投资环境不断改善,现已成为祖国西南的一个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农业较为发达、商贸繁荣、旅游兴旺的多功能、综合型的开放城市。1992年,国务院有关部门评选出“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昆明居第14位,列省会城市第8位。

   昆明的商业贸易发展迅猛,现已建成各类商品交易市场340多个,商业经营机构30000多个,集贸市场近300个,兴建和扩建了一批多功能、现代化的购物中心及商厦。国内外的许多公司、政府和组织在昆明设有办事处、代表处。昆明现在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往和合作关系,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到昆明投资。昆明与日本藤泽市、瑞士苏黎世市、摩洛哥沙温市、美国丹佛市以及澳大利亚瓦加瓦加市结为友好城市。泰国、缅甸、老挝三国在昆明设有总领事馆,昆明与这些国家和城市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发展。

  昆明的交通和通讯便捷。由铁路、公路和航空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贵昆、成昆两条铁路把昆明和全国各地连在一起,南昆铁路使昆明找到最近的出海口,昆河铁路还和越南相连。昆明到川、黔、桂、藏四省区和到缅、老、越都有公路干线相通,市区内公路网四通八达,辐射向四方的干线在200公里内已实现高等级化。昆明机场是全国五大国际航空港之一,年旅客吞吐量300多万人次,具有现代化的通信导航设备,有近50条航线,可直达全国各主要大中城市和泰国的曼谷、清迈,缅甸的仰光,老挝的万象,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以及新加坡、香港等地。昆明已成为中国西南通向东南亚、南亚和亚太地区的重要通道。昆明日处理邮件50多万件、报刊杂志100余万份,逐步形成了以枢纽大楼为中心,航空、铁路、公路为一体的快速邮运网。1992年已实现电话程控化,可直拨全国各大中城市和世界198个国家和地区。此外还新增了无线寻呼、移动电话、可视电话以及国际汇兑、电子信函等业务。昆明的电话已进入千家万户,普及率已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在大街小巷都有电话服务,十分方便。昆明的旅游业,由于各方面条件优越,特点突出,知名度高,到昆明的游客每年都在大幅度增加。每年还有许多全国性的或地区性的会议,一些国际性的会议也在昆明召开。昆明拥有四星级以下的各种档次的宾馆饭店数百家,可以接待上至国鲜花首,下至普通百姓的不同层次的宾客。现在仅市区的流动人口每天就达60万,真可谓游客如云。它是一个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的旅游热点城市。




[ 本帖最后由 xinyuegegegood 于 2007-7-3 21:03 编辑 ]
ziseyaoji 发表于 2007-7-3 12:41:25

云南昆明旅游景区介绍之大观公园

位于昆明市西郊约3公里的滇池畔。它近吞波光浩渺的滇池,远与太华山遥遥相望。被赞为"万里云山一水楼"的大观楼耸立其间,园林也因之得名--大观公园。

进园门,穿过近华浦,揽胜阁壮丽崇宏,楼槛轩敞;新修的怀古廊索纡回折,槛外银水玉山;涌月亭和观稼堂树木掩映,花丛环绕,最宜月夜闻笛。观稼堂边花坛里,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二世栽下的玫瑰花争芳吐艳。彩云崖假山幻奇、玲珑嵌空;溯徊洲四面环水;秀坪如茵。过燕语桥继续西行,积波堤压浪卧波,而大观楼则耸立于前,更有那古今传颂的"天下第一长联",使人留步观瞻。

  清乾隆年间自称"万树梅花一布衣"的寒士孙髯翁所撰180字长联,一扫世人俗唱,蕴涵了深厚的社会历史内容,惊动一时。 今存大观楼长联有两幅。一幅是与孙髯翁同时的昆明名士陆树堂用行书体书写刊刻,挂在大观楼二楼。另一幅则是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云贵总督岑毓英托赵藩书写,请工匠刊刻后挂于楼下,即今蓝底金字联,长联系木制,为覆瓦形。上下联各90字,字系颜体楷书,刚劲圆润,颇具功力。

长联曰: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婉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赴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鬓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谏,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上联写登大观楼抒怀,所见到滇池的四周风光。下联历数云南数千年历史及作者的感慨。大观楼现已列为云南省重点保护文物。










[ 本帖最后由 xinyuegegegood 于 2007-7-3 21:03 编辑 ]
ziseyaoji 发表于 2007-7-3 12:43:42

云南昆明旅游景区介绍之云南民族村

云南民族村位于昆明市南6公里, 占地2000亩。它南临浩瀚的滇池、 北望历史文化名城昆明,西靠著名的西山风景区,湖光山色秀美无比。民 族村内将要为云南的26个民族各建一个村,并配以民族团结广场、民族歌 舞演出厅、民族博物馆、民族腊像馆等,它是云南民族的一个缩影。

  走进民族村,只见村舍错落有致,民族风情古朴浓郁。园中有园,村外有村,千变万化,五彩纷呈。而且到处花红柳绿,碧波粼粼,笙歌不绝,舞影婆娑,被人们誉为"人间仙境"。从大门进去,可以先去歌舞厅看定时演出的云南歌舞,然后去游览傣族村。这是风情最浓、最美的村寨之一。里面种满了热带和亚热带植物,一幢幢精致典雅的傣家竹楼点缀其间。有干栏式的民居楼、风情楼、泼水亭、佛寺、泼水广场等57个傣式建筑物,展示了傣乡建筑之精华。

  村中雄伟的白塔叫"波中塔",高23.6米,是按1:0.9 的比例仿德宏州盈江的允燕塔建造的。40座小塔簇拥着高高的主塔,365 个风铃声悦耳动听。傣味楼还供应傣味菜肴。白族村是其中最豪华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雕梁画栋,彩绘丹青。另有三塔、洱海、蝴蝶泉、本主庙等风光名胜缩影。白族艺术馆内展出的蝴蝶,是中国最大、珍品最多的一处蝴蝶馆,价值极高,不可不看。

  大理石珍品馆内奇石琳琅满目,令人大饱眼福,另外定时有白族歌舞表演,还可以品尝到三道茶和美味的白族佳肴。彝族村的太阳历广场,中间竖有一根观测时辰的石柱,四周雕有12生肖的石刻,通过石柱的日影来观测时辰,生动地再现了彝族古老的太阳历。巨"虎"则表现了古代彝族人民的图腾崇拜。另外有土掌房、舞蹈等场景可供观赏。

  其它的民族村寨亦各有其特点。在民族村旁,有一个目前全中国最大、最好的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该馆由陈列馆、科研办公楼、藏品库和手工作坊等组成,陈列馆共有十六个展室。千多平方米展出面积以及一个演示作坊和画廊,收藏品达十二万件。建筑群前有一个宽阔的广场,是大型群众联欢的好去处。纵观整个民族村,是集云南各民族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建筑艺术、音乐舞、宗教信仰、生活环境为一体而建设的,并且全部都是招收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青年来服务和表演,使人感到不仅内涵丰富博大,园林风光优美迷人,而且真实亲切。加上结构巧妙,布局美观典雅,形成了一个江南园林式的民俗大观园,置身其间,的确使人犹如进入仙境一般。



[ 本帖最后由 xinyuegegegood 于 2007-7-3 21:04 编辑 ]
ziseyaoji 发表于 2007-7-3 12:45:36

云南昆明旅游景区介绍之圆通寺

圆通寺位于螺峰山下,与圆通山相连。

该寺始建于唐南诏,原名"观音寺",又名"咒蛟台",以后多次重修,为云南著名的古刹之一。寺院建筑奇特,背依山岩,随坡而下,层层构筑,巍峨壮观,以其精美的雕梁画栋和佛教造像而著称。南诏时称为"补陀罗寺",意为"观音寺",后毁,元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僧圆照重建,改称"圆通寺"。"圆通"为观音的法号,意为"明白"。大门"圆通胜境坊",为明黔因公沐英所建,明、清两代不断修葺。康熙七年藩王吴三佳扩建时,将大门移至街前。入寺门"圆通胜境坊"后,沿石阶而下,两旁古柏森森,环境清幽。在中轴线上有天王殿,水池中建有八角楼,内塑弥勒佛。过桥为大雄宝殿,建筑雄伟,碧瓦飞蔫,雕梁画栋,气势非凡,内祀三世佛及十二圆觉。最后为藏经楼及新建的五佛殿。还有咒蛟台、水榭、曲廊等建筑。大雄宝殿前,有巨大水池,八角楼立于池中,南北有石桥相连,水榭烘托宇殿.殿后崖壁险奇,更显得气势雄伟,富丽堂皇。

寺里香火十分兴旺.游客众多,在东南亚享有盛名。现为云南省佛教协会所在地。





[ 本帖最后由 xinyuegegegood 于 2007-7-3 21:04 编辑 ]
ziseyaoji 发表于 2007-7-3 12:47:28

云南昆明旅游景区介绍之西山-龙门

如果说滇池是昆明的一颗明珠,那么,西山就是昆明的一块宝玉。坐落在滇池边上,海拔2350米,连绵40多公里的西山,自古就被视为"滇中第一佳景"。在昆明有"三月三,耍西山"的风俗 。

滇中高原的"绿翡翠"

  西山上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茂密。据统计,木本植物有近300种之多,其中太华寺的银杏和玉兰是著名的观赏植物。由于植物种类繁多,西山又被誉为滇中高原的"绿翡翠",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森林公园。

  但是,西山之所以成为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更重要的是在它的浓荫密林中隐现着几座各具特色的古建筑──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龙门。华亭寺的两大特色。

  华亭寺坐落在西山之腹,寺的殿宇宏壮,庭院宽敞,布局严谨,是昆明最大的寺院,这座寺有两项特色,一是庭院种植了四季花木;二是大雄宝殿两侧有五百罗汉塑像。华亭寺是游览西山的第一站。

  太华寺中有座"一碧万顷楼",是观赏湖山胜景的好地方。寺内花木繁盛 ,其中朱砂玉兰和绿萼梅,尤为游客称誉。

诸胜之冠的龙门胜境

  在西山,被称为诸胜之冠的是龙门胜境。去龙门先要经过三清阁,其建筑都在悬崖和峭壁间,俨然是空中楼阁。在这里俯览滇池及市区,气象万千。有一对联对这里景色作了精彩的描述:半壁起危楼,岭如屏,海如境,舟如叶,城廓村落如画,况四时风月,朝暮晴阴,试问古今游人,谁领略万千气象。九秋临绝顶,洞有云,崖有泉,松有涛,花鸟林壑有情,忆八载星霜,关河奔走,难得栖迟故里,来啸傲金碧湖山。

  从清阁穿过镌着"别有洞天"四字的狭窄石道,拾级而上,至"云海"、"石林"的石室平台,再往南通过开凿的"空中走廊"石隧道,经过雕有观音座像的"慈云洞",再穿行傍崖而凿的隧道,即到达龙门石坊,入内,有石室,就是雕有魁星、文昌帝、关武帝的达开阁石窟。龙门高出滇池300米,正处在如斧削一般垂直的峭壁之上,由此下视,令人头晕目眩。

  从三清阁"别有洞天",到达天阁石窟,是一组伟大雄健的石雕工程,是自然与人工相融的绝妙胜景。相传,首创者为清代贫寒道士吴来清。吴死后,杨汝兰和杨际寿主持带领西山脚下龙田村70多户石匠继续干。他们冒前生命危险,终于在这千丈危壁上开凿出这一不配的工程,为后人创立了一个令人神往的游览胜境。







[ 本帖最后由 xinyuegegegood 于 2007-7-3 21:04 编辑 ]
ziseyaoji 发表于 2007-7-3 12:49:25

云南昆明旅游景区介绍之石林







位于昆明南彝族自治县境内,距市区80公里。石林是2亿多年前的海底石灰岩层,经地壳运动、海水和风雨浸蚀形成的自然奇观。主要包括大石林、乃古石林、大叠水瀑布、芝云洞、奇风洞、长湖、月湖等七个景区。景区内石峰林立、万峰迭嶂,千姿百态的石峰、石柱、石花、石坪、石流---- 犹如一片莽壮黝黑的森林,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

  石林奇观世所罕见,它以宏大奇伟的喀斯特地貌向世人展现了其独特的风采。以石林景区为中心的旅游景点,历经十余年集中的规划建设,在保持原始风貌的前提下,融入了中国园林的造园特色,愈加引人入胜。近年来,石森景区在旅游服务的软硬建设,园林规划美化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上不断加大投入,营造了景区优良的旅游环境,为游人提供了日渐完善的旅游服务。

  石林风景区的购物环境日臻完善,与停车场相邻的大型民族商城,建筑造型别致,体现了地方民族特色和石林的地貌风格,漫步其间,或购物、或品尝风味小吃,流览商场建筑群,不失为游览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琳琅满目的撒尼民间刺绣和数不清的各种旅游纪念品,定会给您留下难以忘怀的回忆。近年,石林旅游管理部门加大了开发各种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品位较高的旅游纪念品和图文音像制品的投入,升华石林旅游景区游览和购物环境的文化氛围。

  高等级公路的开通,为石林旅游创造了便利的交通条件,随着公路、铁路交通的不断完善,连结石林各景区景点之间的线路将更为便捷舒适,石林旅游管理和服务机构将竭诚为中外游客提供一方更加理想的旅游环境,推出更多的白天和夜间游览项目,使人常游常新,让石林奇异的景色和优良的服务永远留在您的记忆中。



[ 本帖最后由 xinyuegegegood 于 2007-7-3 21:07 编辑 ]
ziseyaoji 发表于 2007-7-3 12:51:53

云南昆明旅游景区介绍之筇竹寺

昆明城西北有玉案山,盘旋逶迤十余里,翠峰屏列,林壑幽深,山泉叮中咚,白云环绕。“玉案晴岚”,古代为“滇阳六景”之一。

玉案山不仅风景秀丽,且为昆明的佛教胜地,环山皆列禅刹,旧有十余座佛寺,以历史之久远,影响之大,香火之盛而论,筇竹寺当为其首。造型优美,驰誉中外的五百罗汉的彩塑就在这里。筇竹寺据说是大理国鄯阐府(今昆明)的高光、高智兄弟所辟。相传,他们兄弟二人到西山打猎,有犀牛跃出,于是紧追不舍,到玉案册现筇竹寺西北面的山箐里不见了。仰望山腰,祥云缭绕,有几位相貌奇特的僧人立于云上,他们急忙爬上山去寻找,到那里,僧人早已无影无踪,只有几支异僧拄的筇竹杖插在地上。高氏兄弟想拔出来看个究竟,但竭尽全力也拔不动。第二天去看,竹杖早已长成青翠的竹林。他们十分惊异,认为是“神灵显示”,这是块珍贵的“佛地”,于是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筇竹。对此,寺门口的一副对联作了这样的概括:

地座灵山,白象呈祥,青狮献瑞;

天开胜境,犀牛表异,季竹传奇。

筇筑寺罗汉 这个传奇,恐为建寺之人为提高寺庙的声誉而编出的神话。实际上,“筇竹”一词始见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阿富汗)的市场上见到蜀布和筇竹杖。这筇竹杖被视为古代云贵高原出口的名产品。而杖与僧人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而,以“筇竹作寺名,既可能是该地翠竹茂密景色的写照,又暗寓其寺为云南佛寺之代表。

筇竹寺建立之初,并不为人所重。到元初有高僧雄辩法师在此讲经,声誉渐高。雄辩俗姓李,昆明人,少年时代为大理国师杨子云的高足。元初, 至中原学习25年,先后拜4位德高望重的法师学习,是昆明比较有声望的僧人。到雄辩的弟子玄坚住持筇竹寺时,曾得到元武宗赏赐的《大藏经》和元仁宗颁赐的“圣旨”,钦命玄坚为该寺住持,“并寺院的田园、地双、人口、疋头、铺面”等等,别人不得占夺。后来这圣旨镌刻为碑,现立于大殿左侧。碑高约1.5,宽1米左右,直书。一面为蒙文,一面为汉文。汉文为当时的白话估,故又称“白话碑”,是研究元代云南寺院经济、口语特点、佛教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梵宇云埋筇竹老”,在漫长的岁月里,筇竹寺屡遭破坏。明永乐己亥(公元1419年),受火灾,“荡燃为榛砾墟”。永乐壬寅(1422年)重修,于宣德戊申(1428年)竣工,历时7年。以后经过多次维修,至清咸丰时又残破不堪,于光绪十一年至光绪十七年(公元1885-1891年)又重修。现存寺院便是清末的遗制。著名的彩塑五百罗汉像,也就在这一时期完成。

这五百罗汉是四川民间雕塑家黎广修(字德生)和他的五六个助手,经历了7个寒暑(公元1833-1890年)的辛勤劳动才完成的。这些作品分别陈列在大殿两壁(68尊)、天台莱阁(216尊)、梵音阁(216尊)中,分上中下三层,上下两层多为从像,中间一层多为立像,排列讲究对称,如左为降龙,右为伏虎;左为腾云,右为驾雾等等。据说,因塑像工作时太大,靠黎广修一人无法完成,上下两层多为他指导助手们创作的;中间一层,举目即见,至关重要,是他亲手制作,精品亦多。

除五百罗汉之外,筇竹寺中文物尚多。进寺门有元代所植的孔雀杉二株,高大挺拔,郁郁葱葱;寺内茶花、玉兰芳香 郁;大雄宝殿前匾联林立,既有气魄宏大、妙语如珠者,如:“两手把大地山河捍瘪搓圆撒向空中毫无色相;一口将先天祖气咀来嚼去吞在肚里放出光明。”有描绘寺僧生活深刻独到者,如:“焚香静坐,莫漫说峨嵋旧事,滇海新禅;煨芋留宾,共领略世态炎凉,深山清况。”两庑柱前分别悬有担当联:“托钵归来,不为钟鸣鼓响;结斋便去,也知盐尽炭无。”黎广修联:“大道无私玄机妙语传灯 ;仙缘有份胜地同登选佛场。”大雄宝殿后,年代久远,其中有徐霞客记述过的“三僧塔”。



[ 本帖最后由 xinyuegegegood 于 2007-7-3 21:07 编辑 ]
ziseyaoji 发表于 2007-7-3 12:54:20

云南昆明旅游景区介绍之金殿

在昆明城东有座凤鸣山(又叫鹦鹉山),山上有座明代修建的道观太和宫,即一般人常说的"金殿"(又叫铜房子)。从鸣凤山下迎仙桥起步,过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便到高达1000多米的平台之上,眼前是一座古堡式的建筑,城墙上有城楼、垛口,城内有太和宫(又名凤鸣仙馆),宫门上嵌着"棂星门"三个金字。门扉上楹联写着"上谷龙飞,无双玉宇无双地;东林竹舞,一半青山一半云"。

  进入门内,即能看到我国现存最大的纯铜铸殿--金殿。它的梁柱斗拱、覆领鳌脊、宝顶飞檐、匾额楹联、供桌神像、瓶炉器皿等,全部用铜铸成;重约200吨。殿高6.7米,宽深为6.2米,殿身立圆柱16根,殿壁为36块雕花格扇加坊拼成,铸造细致,结构复杂。殿中供鎏金神像5尊,中为真武帝君(道教尊为万法神师),侧塑金童玉女,两旁有水火两将。铜殿坐于高高的大理石丹陛上,四周围以两层石制栏杆,金碧辉煌,有如金銮宝殿。殿台阶下有侍亭两座,左面另立一10米高的刁斗杆,杆上升起一面七星皂旗。六星旗旗杆、旗斗、旗子也用铜铸。铜旗为三角形,犬牙边。旗周围有二十八宿、旗上端有日、月;旗中有北斗六星,整个铜旗均为镂空镶嵌;旗面上雕刻有"天下太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12个铜字。据史载,铜殿曾经两次铸建,第一次铸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式样与湖北均县武当山铜殿相同,明末拆除迁往滇西名刹鸡足山大寺中。此后吴三桂盘踞昆明,便在原铜殿旧址重建铜殿,今殿梁上还留有"大清康熙十年,岁次辛亥,大吕月,十有六日之吉,平西亲王吴三桂敬筑"字样。咸丰七年(1857年)回民起义时,略有损坏。光绪年间补铸修复,此即今存的铜殿,比武当山的铜殿略大,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此外,置于后山钟楼的永乐大钟,高2.1米,钟口周长6.7米,重约14吨,为云南最大的铜钟。此钟原悬于昆明城南丽门面的宣化楼上,1953年拆城楼移至古幢公园,近又移至"金殿"公园。





[ 本帖最后由 xinyuegegegood 于 2007-7-3 21:08 编辑 ]
ziseyaoji 发表于 2007-7-3 12:56:05

云南昆明旅游景区介绍之滇池

滇池,位于昆明市区西南面,是个烟波浩渺风姿秀逸的高原湖泊。它是受第三纪喜马拉雅山运动的影响而形成的高原石灰岩断层陷落湖。湖面海拔高度为1886米,湖面南北长39公里,东西间最大宽度为13.5公里,平均宽度约8公里,湖岸线长约为200公里,湖面积约为318平方公里,湖水最大深度为8米,平均深度为5.5米,蓄水量约为15.7亿立方米。在云南所有湖泊中,它的面积最大,在全国众多淡水湖泊中,位于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之后居第六位。

滇池四面群山连绵,东有金马山,西有碧鸡山,北有蛇山(又名长虫山),南有白鹤山,这些连绵起伏的山峦形成了昆明坝子的天然屏障。在长约十百公里的湖岸线上,分布着昆明、呈贡、晋城、昆阳、海口等大小城镇以及大观楼、海埂、西山、观音山、白鱼口、郑和公园、牛恋乡、石寨山滇王墓、盘龙寺、柳林、官渡金塔等风景名胜。

滇池属长江水系湖泊,沿岸有20多条河流注入滇池,其中最大的为盘龙江,其他还有金汁河、白沙河、宝象河等大小河流。滇池水出海口流出后经螳螂川、普渡河北注金沙江,奔腾东流,最终归入大海。

关于滇池名称的由来,从来说法各异。第一种是从滇池的地理形势看,据《华阳国志·南中志》之说:“滇池县,郡治,故滇国也;有泽,水周围二百里,所出深广,下流浅狭,如倒流,故曰滇池”,从此文中,我们得知,滇者,颠也;第二种说法认为“滇,颠也,言最高之顶”,滇池地处高原,故名;第三种则认为,“滇”是古代这一地区众多民族部落中最大的一个,楚将庄入滇后,变其服,从其俗,而后建立滇国,称滇王,因此滇池的名称也因这一部族的名称而来。 滇池的名称由来尽管有种种说法,但却丝毫不影响它巨大的经济效用,千百年来它养育着这里的人民,灌溉着这里的土地。为人们提供舟楫之便,向人们提供丰富的水产品,现在又以它秀丽的风光,迷人的景色迎来许许多多旅游客人,确实不愧为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





[ 本帖最后由 xinyuegegegood 于 2007-7-3 21:09 编辑 ]
ziseyaoji 发表于 2007-7-3 12:58:10

云南昆明旅游景区介绍之大观楼

大观公园位于昆明市城西,有近华浦和大观楼、楼外楼、花圃和柏园等游览区。园内花木繁茂,假山、亭阁、小桥、流水,景色极为优美。大观公园有大观楼长联闻名于世。与西山森林公园隔水向望。

民国初年,大观楼辟为公园,唐继尧曾拨款修葺,并立其铜像于场地正中央。1940年,又在楼前池中竖三个白石墩,仿西湖“三潭印月”之景。

大观公园根据其地势,约可分成三片:近华浦、大观楼片,楼外楼、鲁园片,庾园、花圃及柏园片。

大观公园因悬挂着清代名士孙髯翁撰写的180字“古今第一长联”的大观楼而得名。这副长联,思想内容深刻,艺术形式完美,是我国丰富的对联宝库中一粒光彩夺目的明珠。对联全文是: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每逢佳节,这里常举行游园联欢,载歌载舞,人山人海。有时还举办传统灯会,每晚游客不下数万。中秋之夜,在大观楼俯视楼前水面,便可得杭州西湖“三潭印月”之躯,本地人称“长联印月”,是赏月游湖的好去处。

大观公园紧傍滇池。滇池是个烟波浩淼风姿秀逸的高原湖泊,是受第三纪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的影响而构成的高原石灰岩断层陷落湖。海拔1886米,湖面南北长39公里,东西宽13.5公里,平均宽度约8公里;湖岸线长199.5公里;湖面面积318.27平方公里;湖水最大深度为8米,平均深度为5米,蓄水量约15.7亿立方米。在云南众多的湖泊中,它的面积最大;在全国的内陆湖泊中,它占第6位。滇池四周的山脉均属昆仑山系,云岭山脉的东支逶迤南下,总称乌蒙山,有大小数十个山峰。

有时,因游览的地点不同感受也各异。在滇池南部,水域宽阔,游人觉得:“昆明波涛南纪雄,金碧 漾银河通。平吞万里象马国,直下千尺蛟龙宫。”(杨慎《昆阳望海》)滇池北部,景致特殊,游人所见却是:“花外落霞经雨湿,柳边新燕带烟飞。含情天水摇空碧,倒映楼台背夕晖。”(清·孙清元《春日泛舟近华浦示座中诸客》)。

滇池是昆明风景名胜的中心。游览内容丰富,既可在环湖探探访石器时代的遗址,追寻古滇王墓的踪迹,探索云南文化摇篮的奥秘;又可在岸上游览西山、白鱼口、郑和故里、盘龙古寺、官渡金刚塔等十数处名胜古迹;还可以深入环湖海口、昆阳、晋宁、呈贡、官渡、黑林铺等大小城镇考察风俗民情。

到大观楼很方便,从市区里可乘4路或54路公共汽车直达,从城内乘出租车大约15元左右也就可以到了。









[ 本帖最后由 xinyuegegegood 于 2007-7-3 21:09 编辑 ]
ziseyaoji 发表于 2007-7-3 13:00:05

云南昆明旅游景区介绍之九乡风景区

九乡风景区,位于云南省宜良县九乡彝族、回族乡境内,距宜良城40公里,距路南石林20多公里,距省城昆明90公里。

九乡风景区由五大游览景区组成:叠虹桥景区、三脚洞景区、大沙坝景区、阿路龙景区和明月湖景区(即柴石滩水库),总面积175平方公里。叠虹桥景区已建成开放,接待游人。其它四个游览景区正在开发建设之中。

九乡风景区地处彝族、回族聚居的山区,气候温和,与昆明市区气候温差情况相似,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九乡地表峰峦连绵,河流纵横,树木茂盛。海拔在1750-1900米之间,地势起伏不大,属典型的岩溶地貌区。南盘江支流麦田河纵贯整个景区,此外还有小岔河、比柯河、甸尾河、风摆箐、小箐、柏枝棵等箐涧溪流环绕,九乡风景区是一个以溶洞景观为主体的综合性风景区,被称为溶洞之乡,这里拥有云南省目前发现的最大的洞穴群落体系,溶洞数量多达百座以上。这些溶洞群发育于六亿年前的白云岩岩层中,大约6500万年以来,由于地壳抬升,九乡一带形成了各种以水平溶洞为主的岩溶地貌。距今250万年以来,新构造运动强烈,断块间差异性抬升显著,区域侵蚀基准面下降;河流溯源侵蚀加剧,形成了一系列深切河谷。九乡溶洞群就是在这种间歇抬升作用下形成的喀斯特洞穴群落。


九乡溶洞群洞穴类型齐全,风格多样,有在漫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古海洋微生物化石。卷曲石、涡穴等多种水文地质奇观,有立体层型洞体和多层洞穴景观等典型剖面和景点,其中有的是国内外罕见的绝景。为此,洞穴专家称九乡为洞穴博物馆,1995年九乡被国际洞穴协会吸收为国际洞穴协会会员。九乡风景区内植被覆盖率高,植物种类较多。云南松、华山松等针叶林和砾木、樟木等阔叶林混生,郁郁葱葱。九乡溶洞里有世界珍稀鱼种:元眼金钱鲅。九乡有古人类旧石器洞穴居住遗址;九乡有创作于秦汉时代的彝族先民崖刻,九乡还有少数民族的猎神节、祭白龙、祭密枝、送火神、情歌对唱、摔跤、跳大三弦、民族戏乐、霸王鞭、泡缸酒、刺绣纺织和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和神话传说。千奇百怪的溶洞群,秀丽优美的地表自然风光,各类珍稀动植物、古老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这些就是九乡的魅力,正是这种魅力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旅游者。



[ 本帖最后由 xinyuegegegood 于 2007-7-3 21:09 编辑 ]
ziseyaoji 发表于 2007-7-3 13:02:31

云南昆明旅游景区介绍之世博园

世界园艺博览园设在昆明东北郊的金殿风景名胜区,距昆明市区约4公里。博览园占地面积约218公顷,植被覆盖率达76.7%,其中有120公顷灌木丛茂密的缓坡,水面占10%~15%。共有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分别在这里建起了自己的专题展示园(台),国内许多省市区也都建有能集中反映本地区园林艺术的展示场所。可以这样说,这里是一个汇集了全世界园艺风景的超大型博览场所。

博览园主要有5个展馆、6个专题展园、34个国内展园和33个国际展园组成。

到世界园艺博览园交通很方便,市区东南西北各汽车站均有专线车。有69路、71路,您还可以在长寿路乘10路公共汽车,或在此乘中巴车。

世界园艺博览园门票价格为:全价票100元/张,半价票50元/张。

世界园艺博览园入口分为:主入口、北入口和金殿、世博园的索道口。

 

博览园主要展区介绍:

中国馆

总建筑面积19927平方米,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观礼台面积3600平方米,道路、场地铺装面积4340平方米。

中国馆是’99世博会最大的室内展馆,它与人与自然馆、大温室主广场(新世纪广场)构成世博会主场馆区。

中国馆处于广场北面较高地势,地坪高程1937米,比中心广场高9米,正对中心广场,设有供开幕、闭幕和开展会期活动使用的观礼台。中国馆建筑布局采用中国传统园林手法,形成院落式建筑群体,通廊将各功能展厅有机组合在一起。整个建筑共分2层,建筑物顶部高18米。基本单元平面为24×24米,共7个。

中国馆的建筑风格结合汉代宫苑建筑与南方民居建筑,绿瓦白墙,绿色代表生命,更是园艺的象征,白色代表着和平与和谐。

中央内庭园分为江南庭园、北方庭园和大理庭园,既集中表现了中国园林园艺风采,又是观光、休息的理想场所。

 

国际馆

总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占地面积13250平方米,道路广场面积4300平方米、绿化面积3050平方米,室内地坪高程1953米。

国际馆位于博览园的最东端,主游路收尾处,离博览园主入口约2公里。

主体建筑以郁郁葱葱的山林作背景,环境优美。建筑造型由一圆形主体和100多米长的弧形墙组成,以大体量的展览空间展现在观众面前。建筑结构通过几个同心圆柱网形成几个完整而流动的空间。世界各国的展室环绕中庭布置,充分体现了平等和睦的国际大家庭关系;背景的斜向弧形建筑有一种向上向前的动感和气势,象征着人与自然共同奔向二十一世纪的决心。

国际馆大部分为两层,高8.5米,局部分为三至四层,高19.2 米,平面尺寸总体约66米×78米,中庭的圆形屋顶,直径18米,圆形中心部份采用钢网架玻璃采光天棚。

国际馆前广场结合地形设置庭园,前面有景观水流、绿草鲜花,室外绿化和室内绿化相 互映衬,使展馆布局溶于大自然。

 

人与自然馆

总建筑面积4953平方米,占地面积19148平方米,场地铺装面积1800平方米,绿化面积6290平方米,景观水池面积6100平方米。

人与自然馆是本次博览会的主题展馆,展馆建设结合山形地貌,利用高差2.4米的两个台地和水面,充分表现了山、林、水、建筑融于一体的意境。

人与自然馆的平面布局是以远古生态植物三叶草变形规整后的三角形为基本单元拼合成三个六边形,建筑结构采用不锈钢网架,规律性强、空间划分自由,屋面采用具有装饰功能的复合铝板,建筑物顶部高15米。

人与自然馆主入口处的集散休息广场紧靠主游路和景观水池,大片草地缓缓伸向水面,给人以亲近自然的感受。水面分大小两部分,前部水域较大,主要以自然景观为主,后部水域主要以人工景观为主,通过瀑布与前面水域相连。

 

科技馆

总建筑面积3064平方米,占地面积6650平方米,场地铺装面积1080平方米,绿化面积2800平方米,地坪高程1938.95米。

科技馆位于国际室外展区的中段,北靠山坡、南临12米宽的主游路,东西两侧分别与茶园和国际室外展区相邻。结合用地状况,科技馆从总体上分为展厅与环幕影院两部分,展厅沿主游路后退40米呈长方形平面布置,前面设计为小广场,广场四周以绿化、小品、旗杆衬托环境气氛;环幕影院设计成球状,位于展厅右前方,隐喻一个果实。

科技馆以“园艺与科技”为主题,展示内容主要分为序言、大自然的馈赠、历史的回眸、智慧营造的绿洲、生命的翅膀五个部分。

主展厅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高7.5米,展厅大面积采用净白玻璃落地门窗,顶部设置直径为12米的锥体玻璃顶采光,阳光能透入室内,满足中央绿化区采光;环幕影院分为两层,底层为咖啡厅和休息间,二层为环幕电 影厅,环幕电影厅外轮廓环体采用钢网架,银灰色复合铝板面层,球形影厅直径为24米,可容纳观众230人。











[ 本帖最后由 xinyuegegegood 于 2007-7-3 21:09 编辑 ]
ziseyaoji 发表于 2007-7-3 13:05:49

云南昆明旅游景区介绍之路南石林风景区

位于距昆明市100公里的路南县境内。该县是我国岩溶地貌(也称喀斯特地貌)比较集中的地区,全县共有石林面积400平方公里。景区由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大叠水、长湖、月湖、芝云洞、奇风洞7个风景片区组成。其中石林的像生石,数量多,景观价值高,举世罕见。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风景区内主要旅游景点:

石林:位于昆明市东,是世界罕风的风景名胜,是大自然鬼斧神工杰作。在路南广达4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遍布着上百个黑色大森林一般的巨石群。有的独立成景,有的纵横交错,连成一片,占地数十亩,上在亩不等。只见奇石拔地而起,参差峥嵘,千姿百态,巧夺天工,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奇观”。

石林的主要游览区李子箐石林,面积约12平方公里,游览面积约1200亩。主要由石林湖、大石林、小石林和李子园几个部分组成,游路5000多米,是石林景区内单体最大,

也是最集中、最美的一处。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石林四周的彝、汉等各族群众都要从四面八方汇集到石林欢庆佳节。人们在白天举行摔跤、爬杆、斗牛等比赛活动,夜晚则燃起熊熊篝火,耍龙、舞狮、表演民族歌舞。阿细跳月、大三弦舞则是最受欢迎的传统节日。

 

外石林:外石林主要指位于大小石林之外的周围风景区。这片风景区方圆数十里。在野岭荒山,鲜花绿树丛中,又有许多奇峰怪石点缀其间。这些异石个体庞大,形象生动,加上周围环境生机勃勃,视野也较为开阔,游览又别有一种情趣和感受。

 

乃古石林:乃古石林位于“石林”以北13公里处,也叫新石林或摩寨石林,占地5000多亩,新辟游路6公里多。与“石林”相比,这里又是另外一种特色和风格。

进入乃古石林,只见黑森森的一片怪石如大海怒涛冲天而起,气势磅礴,又像壁垒森严的古代战场,令人思绪万千。景区内还有神奇瑰丽的地下溶洞,人们称之为地下天宫或水晶宫,属地下岩溶地貌。

 

大叠水瀑布:大叠水瀑布位于路南县城西南20公里,有公路相通至叠水电站,舍车步行二三公里便可到达。瀑布的水源系南盘江的支流巴江,落差88米,最大流量达150立方米/秒。洪水季节,只见飞流直下,气势磅礴,声震山野,数里之外可闻其声。干旱季节,飞瀑则分两股下泻,有如银链垂空,纤秀柔美。

 


长湖:长湖位于路南县城东15公里的维则村旁,系岩溶湖泊。湖长3公里,宽仅300米,故名。湖中有蓬莱岛,湖底布满参差错落的石笋、石柱。长湖深藏在圭山的怀抱里,故又称“藏湖”。

 

芝云洞:芝云洞位于石林之西北约5公里处,又叫紫云洞,由大,小芝云洞,大乾洞、猪耳朵洞组成,总面积约2.55平方公里,它是岩溶地貌的地下奇观之一。

 



奇风洞:奇风洞位于李子箐石林东北5公里处。它由间歇喷风洞、虹吸泉和暗河三部分组成。每年8至于11月,会时有大风从大小数十厘米的喷风洞出,安静的大地顿时呼呼儿响,尘土飞扬,并伴有隆隆的流水声。2、3分钟后,一切复原,数分钟后又再次喷风。雨季间隔15至30分钟喷一次风,旱季约隔一小时。



[ 本帖最后由 xinyuegegegood 于 2007-7-3 21:13 编辑 ]
ziseyaoji 发表于 2007-7-3 13:11:18

云南昆明旅游景区介绍之西山风景区

西山位于昆明市西郊15公里,由华亭山、太华山、罗汉山等组成。它峰峦连绵40多公里,海拨1900米至2350米。相传古时有凤凰停歇,见者不识,呼为碧鸡,故也称碧鸡山。又因形 状像卧佛,也叫卧佛山。



西山森林茂密,花草繁盛,清幽秀美,景致极佳,在古代就有“滇中第一佳境”之誉。从昆明城东南一眺望,西山宛如一位美女卧在滇池两岸。她的头、胸、腹、腿部历历在目, 青丝飘洒在滇池的波光浪影之中,显得丰姿绰约,妩媚动人,所以又叫睡美人。民间传说,远古时一位公主耐不住宫中寂寞,偷偷出了王宫与一小伙结为夫妇。后来,国王拆散了这一 美满姻缘,并用计将小伙子害死。公主悲痛欲绝,痛哭不止,泪水汇作了滇池,她也仰面倒下化作了西山。西山现已辟为一座森林公园, 景点较多。每年阳春三月,昆明人有“三月三,耍西山”的习俗,届时四方士民云集聚会,唱山歌,对小调,耍龙舞狮,野餐赏景,热闹非凡。

华亭寺:位于西山之腹,是云南省规模较大的佛寺之一,迄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该寺曾几度毁建,现存的是1923年由虚云大和尚重修,故 又名“云栖禅寺”。寺内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楼、撞钟楼、雨花台、放生池等古建筑。

太华寺:位于西山的最高峰──太华山的山腰,故名。太华寺始建于元代,由天王殿、大雄宝殿、缥缈楼、一碧万顷阁、水榭长廊及南北厢房 组成。太华寺素以花木繁茂著称,寺内名花蔡萃,争奇斗艳,尤以山茶、玉兰最有名



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位于太华寺以南约一公里的公路上方,1989年7月7日落成。碑高9米, 大理石贴面,底座刻有“赤子功勋”四个 在字,碑顶有一个当年的南侨机工荣誉纪念章图案。巍巍丰碑矗立在苍松翠柏之中。

聂耳墓:位于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与三清阁之间的山凹里。原墓于1938年春建在高跷山腰,1980年5月迁葬于此,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 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聂耳墓呈钢琴形,庄严大方,七个花台表示七声音阶,24级石阶表示聂耳享年24岁,构思奇巧,寓意深刻。墓前有用汉白玉雕成的聂耳像一尊, 背后护墙上的浮雕表现了当年中国人民在《义勇军进行曲》的鼓舞下团结抗战,前赴后继的光辉岁月。聂耳纪念馆内陈列了聂耳的生平文物、照片等许多实物资料,出售他创作的歌曲带子。

三清阁:位于聂耳墓以南一公里。在陡峭的山崖上,绿树丛中点缀着琼楼玉宇般的一组亭阁,包括灵官殿、老君殿等共九层十一座木构建筑。 登临观览,只觉地势高险,视野广阔,景致极为优美。正如“飞云阁”中有一联云:“半壁起危楼,岭恕工,海如镜,舟如叶,城廓村落如画,况 四时风月,朝暮晴阴,试问古今游人,谁领略万千气象;九秋临绝顶,洞有云,崖有泉,松有涛,花鸟林壑有情,忆八载星霜,关河奔走,难得栖 迟故里,来啸傲金碧湖山。”

龙门石窟:位于西山风景区终端,北起三清阁,南至达天阁,是云南最大、最精美的道教石窟。“龙门胜景”以“奇、绝、险、幽”为特色, 雄居昆明西山众多的名胜之首,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到昆明的游客都要去游览。故有“不耍西山等于不到昆明,不到龙门只是白跑一趟西 山”之说。



1984年、昆明市有关部门又开凿了龙门迂回栈道,把游路修上了小石林,并在山上修建了迎羲亭等供人小憩赏景,不仅解决了交通拥挤的问题, 又为游人开辟了一个清新优美,非常迷人的好去处。



[ 本帖最后由 xinyuegegegood 于 2007-7-3 21:12 编辑 ]
椰风树影 发表于 2007-7-3 13:17:16
很想去看看
谢琼 发表于 2007-7-3 15:34:46
你咋就不发一些图片呢??

看这文字看多了头会晕的。。。
12下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