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与人相处最舒服的状态,是彼此依靠

发布者: 风中麦田 | 发布时间: 2025-11-18 22:53| 查看数: 29| 评论数: 0|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或者你自己就是——什么事都自己扛,生病了不用人陪,工作难题熬夜解决不求助,家人朋友主动关心也笑着拒绝。有人可能会以为这样的做法是一种独立的表现,但事实上,这种所谓的“独立”,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自我,越来越孤独。

因为,真正的独立是“能自己解决问题,也愿接受帮助”;是“与他人在一起,更与自己在一起”。



展露脆弱不是软弱

是建立信任的桥梁

有人说,这种“必须自己搞定一切,寻求帮助就是软弱”的想法,背后可能是对依赖的恐惧——怕需求被拒,怕被人嫌弃,怕依赖反而被伤害,所以将“独立”当成铠甲,却隔绝了亲密。

心理学家指出,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一部分取决于我们童年与父母之间的互动,很多遇事耻于求助的人,小时候往往经历过情感忽视。比如,当我们难过时被大人说“要坚强”,当我们求助时被拒绝。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形成一种错误认知:“我的需求是不重要的,求助没有用,世界上只有自己靠得住。”

另一方面,很多时候也因为社会文化常常鼓励坚强,很多人会误认为,表露脆弱是一种不成熟、不理性,进而忽视自己内心真正的需要。当渴望和需求被一次次压抑,我们慢慢失去的,是与他人建立深度关系的能力。而这种真实的联结,恰恰是我们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真正来源。

表达需求,不是不独立,因为只有当我们坦承自己的需求,才有机会得到他人递来的温暖。展露脆弱,也不是软弱,它是建立信任的桥梁,就像小猫对你翻起软软的肚皮,当你把脆弱的一面展示给信任的人,才有机会收获他人的照拂。

当你放弃这种“独立”,回归到人群中时,你也收获了通往真正强大的路径。



敢于承认“我需要”

是独立的第一步

我们的内心世界并非一座孤岛。心理学家提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抱持性环境”。所谓“抱持性环境”,是指‌在情感上给予个体充分支持、包容与保护的成长环境。同时,我们也需要一个成熟的社会支持系统,即个人在社会中所获得的,来自家庭、朋友、同事、社区以及其他社会网络的不同类型的支持。

那个在你心情失落时,默默递上纸巾的朋友;那个当你发一句“好累”后,就立刻打来电话的伙伴;那个总记得你不吃香菜的搭子……这些都是我们生命中弥足珍贵,也举足轻重的部分。

这份关系的黏合剂,则是我们一次又一次伸出的手——寻求他人的帮助,也回应他人的求助。

发出“我需要你”的信号,不是软弱,而是一种勇气。我们通过表达自己的脆弱与需要,能与这个世界建立深刻的联结。当你鼓起勇气说“我最近不太好”时,你其实是在邀请光和温暖照进你的生活。

只有带着这种遍洒周身的光和热,才能更好地行走于世界,才能有更加自由的人生。在这种温暖的抱持下,我们才更有勇气想我所想,做我所做,去勇敢地追寻自己所希望的人生。



向他人表达需要

你会收获更好的人际和自己

想扭转这种不好意思去麻烦他人的状态,首先需要我们转变观念,承认自己并非完美,允许自己需要他人帮助。人生在世,总会遇见自己力所不能及之事。要知道,此时此刻,求助于他人并不羞耻,反而能让你们的关系变得更加深入。

其次,可以试着从小事开始练习,从表达微小的需求开始,逐步习惯求助。下次生病时可以对亲人或爱人说,“我不太舒服,可以帮我做一碗热汤吗”;觉得孤独时,也可以对朋友坦陈,“可以一起去图书馆吗”……当这一点一滴的微光积攒起来,久而久之你会发现,你的世界很温暖,你不需要那么“独立”,你也不是孤身一人。

再次,要坦诚沟通,积极回应关怀。如实对自己和他人诉说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希望得到的事物。同时,当他人提供帮助时,我们也要记得给予正面反馈,这样可以强化彼此的亲密感。



真正的强大和独立,在于拥有既能自我负责,也敢于依赖和接纳帮助的勇气。健康的关系建立在彼此需要、互相滋养的基础上,而非一个人的孤军奋战。

请记得,在这个世界上,你不是一个人。当你觉得撑不下去时,不妨试着向周围看一看。看看那些始终在你左右的人,听听那些未曾言说却始终存在的关心。

请相信关系的力量,主动去靠近那些能给你支撑的人,也努力为你在意的人创造一个安全、温暖,有支撑力的环境。同时,别忘了自我接纳。请接纳那个会哭、会累、会迷茫的自己,要相信,完整的你,值得被爱,也正在被爱

文 | 央视新闻《夜读》整编

图 | 视觉中国

本文来自公众微信号:央视新闻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