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毒性比砒霜还强!3种食物最易中招,千万要当心

发布者: maitian | 发布时间: 2025-10-4 09:53| 查看数: 88| 评论数: 0|

无论在线下商超,还是短视频的带货里——价格亲民、保存期长、开袋即食的真空包装食品都是妥妥的零食顶流。



但当我们一边刷着直播、一边往购物车里囤货时,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看起来干净、密封严实的真空袋,其实并不安全。

就在前不久,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就发布了有关即食真空包装肉制品的中毒风险提示。




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肉毒中毒杀伤力有多大?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我们常说的肉毒杆菌)是本次中毒事件背后的大boss。

这种菌和别的菌不一样,它们能在缺氧环境中生存并分泌毒素。因此真空包装或密封罐,正是这种肉毒菌株“繁殖产毒”理想环境。



肉毒杆菌产生的天然肉毒毒素是已知最致命的物质之一,毒性比砒霜大得多。而且毒素一旦形成,即便细菌已死亡,毒性也不会消失。



那么哪些食物最容易被肉毒杆菌盯上呢?

3类食物容易中招!

赶紧自查

01

“三无”真空包装熟肉制品

那些来历不明或小作坊生产的真空包装散装熟肉制品(卤味、酱卤肉、鸡爪、鸡架),往往会存在原料污染、加热不充分、运输不当等问题,从而导致细菌大量繁殖和产毒,让食物成为高风险食品。



02

自制蔬菜罐头

家庭自制罐头若消毒不当是传统高风险源,而正规途径售卖的商业加工食品风险较低,但也不是无风险,如果发现罐头出现了膨胀、漏气情况,千万不可以再吃。



03

发酵食品

肉毒杆菌无法在酸性环境中(pH<4.6)生长产毒,因此酸性食物本身不会形成新的毒素。 但需要警惕的是,酸度只能预防,不能解毒。

一旦毒素在食物酸化前就已产生,其毒性并不会因为后续环境的酸化而减弱或消失。

自己在低酸条件下发酵豆瓣、臭豆腐、豆豉等豆制品,如果酸度不够低,或盐分、发酵控制不到位的话,也可能给肉毒杆菌留下机会。



一旦怀疑自己吃到了有毒食物,并且察觉到身体不对劲后,要前往最近的医院急诊科。若没有及时接受抗毒素治疗,死亡率可高达5-10%。

出现这3种情况

或是身体在求救

肉毒毒素是一种强效神经毒素,它通过阻断神经与肌肉之间的信号传递,导致肌肉无法收缩,形成松弛性麻痹。

这种麻痹从头部开始,自上而下蔓延,一旦累及呼吸肌,便会引发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中毒症状通常在接触后12-36小时(潜伏期极限短至4小时,长至8天)出现。

初期,患者会感到明显的乏力、虚弱和眩晕,仿佛身体被抽空了力气;



紧接着,神经系统受损的迹象开始显现,出现视力模糊、口干,以及吞咽和言语困难;

随着毒素继续蔓延,无力感从颈部、手臂等上半身肌群,向下蔓延至呼吸肌和下半身,最终可能导致呼吸衰竭,生命垂危。

当然,出事了再去治疗是下下策,最好的方法是从源头和生活中预防,不让肉毒杆菌有可趁之机

做好4件事

远离肉毒杆菌

01

选购要慎重

优先选择有明确生产许可证、标识完整、冷链透明的品牌与商家。尽量避免“标注即食但无冷链/保鲜说明”的小微品牌。

02

注意包装异常

若罐头膨胀、凹陷、漏气、异味或外观异常,绝对不要食用。真空袋若鼓包或有异味,也别侥幸尝试。



03

充分加热

用100℃高温加热食物10分钟,即可破坏肉毒毒素,对可能存在风险的食品,充分加热可帮助预防肉毒中毒。

04

储存得当

购买后尽快冷藏(按标签建议温度)。快递到货若已长时间处于常温,尤其在高温季节,建议不要再食用。

总的来说,肉毒毒素的可怕之处在于其隐蔽性和剧烈毒性,但通过科学认知和规范操作,可以做到有效预防。

不过食品安全问题不能仅凭消费者的警惕,监管与企业同样不能松懈,毕竟,在饮食安全面前,任何侥幸心理都可能付出沉重代价。

参考资料:

[1]《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关于预防食源性肉毒中毒的风险提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2023-10-27.

[2]《关于预防即食真空包装肉制品肉毒中毒的风险提示》,食安中国,2025-08-29.

[3]《警惕!肉毒中毒在身边——藏在真空袋里致命毒素》,福州市疾控中心,2025-09-12.

[4]世界卫生组织. 肉毒杆菌中毒[EB/OL]. (2023-09-25)[2025-09-17]. [url]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botulism.

*健康科普之健康饮食*

来源:39健康网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