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别心疼孩子,让他卷起来,参与良性竞争

发布者: enfamily | 发布时间: 2025-11-24 11:17| 查看数: 28| 评论数: 0|



越是盲目内卷的环境里,越应该培养孩子良性竞争的习惯。

适应压力,正视成败,孩子才能得到成长,内心强大地迎接挑战。

——虎妈

作者 | 南歌子

来源 | 教育本色(ID:zjraysm)



孩子跑步比赛输了,哭得稀里哗啦,大人心疼:咱不是这方面的料,下次不比了。

孩子手工制作没机会参展,垂头丧气吃不下饭,大人无奈:算了,还是认真读书,把分数提高一些。

还有些孩子,表现也不咋的,但班级里的优秀没有他的名字,奖励的糖果没有拿到,便不开心,甚至拿水滋老师。

老师和大人往往也出于保护童心,会雨露均沾,都给奖励,皆大欢喜。



这世界,卷很正常。主要在于心态。

比赛输了,没关系,留得青山在。

考试差了,没关系,胜败是兵家常事。

你参与了,就有赢的机会;你不参与,你连赢的机会都没有。

你考试了,能够考得好,更好,说明这段时间努力没白费;

你考试了,考得不理想,也挺好,说明你的学习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改进。

作为普娃,既然竞争是存在的,那么真正的保护,应该不是帮孩子躲开竞争,而是教他学会 “良性竞争”。




第一,要培养孩子主动选择的能力。

不是所有赛道都适合你家娃。

有的孩子天生坐不住,非逼他学奥数,结果两败俱伤。

要让孩子知道:与其被动学习,不如主动出击。扬长才能避短。

邻居家孩子数学好,不代表自家娃也要死磕奥数。

要像选衣服一样,看孩子的 “尺码”,喜欢画画就去学创作,爱说话就练表达。

我认识的一个孩子,放弃了热门的编程班,坚持学非遗鼓词,听说现在已被地市级部门招走,最近还拿了全国性的奖项。

拿自己之短,去攻别人之长,自然会输。

选择,是竞争的第一步。选对了,才有劲儿可卷。




第二,要培养孩子接受挫折的勇气。

上次家长会上,一个妈妈说:“我家孩子考试没进前十,回家哭了半小时,饭都不吃。”

我问她:“你知道他哭什么吗?”

她说:“怕我们父母失望。”

你看,问题不在成绩,而在于孩子把失败等同于“我不行”。

研究“成长型思维”的斯坦福教授德韦克发现:

能成事的孩子,不是没经历失败,而是把失败看作“暂时还没成功”。

告诉孩子:考砸了没关系,咱一起看看错哪儿。

球赛输了也没关系,至少你敢上场。

真正的强大,是从容地说一句:“再来一次。”




第三,让孩子看清自己的长短处。

《道德经》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有的孩子数学差,家长拼命补课,结果越补越厌学。

为什么不看看,他体育特别好,或者特别会画画?

每个人都有“优势区”。

关键不是补齐所有短板,而是让长板足够长,带动短板往前走。

就像姚明,你让他去练短跑,肯定不行。

但他站在篮下,就是王者。

帮孩子找到那个“一出手就发光”的点,比啥都强。



第四,让孩子学会善用资源。

一个人走,走得快;一群人走,走得远。

孩子要学会问老师问题,和同学组队学习,甚至向父母、向他人求助。

别以为竞争就是单打独斗。

聪明的孩子,都知道“借力”。

同学笔记记得好,能不能请教一下?

老师讲得快,能不能课后多问两句?

家里有亲戚搞科研,能不能带孩子参观一次实验室?

人际资源、信息资源、学习工具……这个世界,从不缺资源,缺的是看见资源的眼睛。

诗人陆游告诫儿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别让孩子闭门苦读,要学会打开门,走出去。




第五,要教会孩子胜不骄、败不馁。

赢了就得意忘形,输了就一蹶不振。

这种孩子,走不远。

王阳明说:“凡后生美质,须令晦养厚积。”

意思是,真正有潜力的人,得学会沉住气。

考第一了?挺好,但下一次呢?

比赛拿奖了?祝贺,但还有更大的舞台等着你。

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培养一个“常胜将军”,而是一个输得起、扛得住、还能笑着站起来的人。



真正的成长,不是逃离竞争,而是在竞争中,活出自己的节奏。

竞争,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需要鼓吹“内卷”,但也不能假装它不存在。

所以,现在的社会,不是 “卷” 不 “卷” 的问题,而是怎么 “卷” 的问题。

让孩子躲在温室里,看似安全,可等他长大走出温室,一阵风就能吹倒。

不如早点教他学会调整心态,让他在良性竞争里摸爬滚打,练出结实的 “翅膀”。

毕竟,未来的世界,不是给逃避的人准备的,而是给那些敢竞争、会竞争的人留的。



*来源:教育本色(ID:zjraysm),教育无非三调:调身、调息、调心。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