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一种自愈的方式:不较劲

发布者: qianyuan | 发布时间: 2025-11-17 19:20| 查看数: 35| 评论数: 0|

▼点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十点主播闻悦朗读音频


(点击右边三个点,可调整速度,电脑上可下载)

有这样一本书,仅仅六万余字,却被誉为“西方人的灵魂之书”。

它便是奥地利作家罗伯特·泽塔勒的小说——《大雪将至》。

几年前,这本书终于在万众期待中译介到中国。

不少读者直呼:“这简直就是欧洲版的《活着》!”

同福贵一样,苦难贯穿了主人公艾格尔的一生:养父的虐待,爱人的离世,战争的创伤。

这世上没有人不带伤,可这个沉默的男人始终以坚韧的姿态,寻找破局之道。

正如心理学家荣格所说:

我不是我所遭遇的一切,我是我选择成为的一切。

你面对创伤的姿态,决定了你的命运。



1902年,一辆马车停在了阿尔卑斯山脚下的村庄。

车上下来一个四岁左右的小男孩,脖子上挂着一袋纸币——这是他母亲临终时留下的。

看在钱的份上,远房亲戚康茨施托克尔才收留了这个拖油瓶。

小男孩名叫艾格尔,他茫然地看着周围陌生的山峰,殊不知自己噩梦般的童年即将开始。

艾格尔名义上是养子,实则被当做佣人使唤。

割草,喂牛,挑水,成了他的日常,稍有疏忽还会招来养父的鞭打。

养父总会命令艾格尔脱掉裤子,边打边骂:“你这个私生子!”。



有一次,养父用力过猛,打断了艾格尔的一条腿。

他嫌医院检查太贵,只送艾格尔去乡村医生那里草草处理了一下。

艾格尔在干草堆上躺了六个星期,那条受伤的腿终究还是瘸了。

动弹不得的日子里,他早已想明白,只有做到自力更生,才能逃脱养父的魔爪。

从此,艾格尔变得更加沉默寡言,只顾埋头苦干,好似一台干活机器。

他渐渐学会各种农活和技术,锻炼出一副结实的身体,心里也有了出走的底气。

一天晚上,艾格尔不小心打翻了汤碗,养父叫他去取鞭子来。

这时,艾格尔狠狠地瞪着养父说:“你要敢继续打我的话,我就杀了你!”

没想到,一向暴戾的养父竟僵在原地。

他愣了半天后,吐出三个字:“你走吧。”

艾格尔离开家去往镇子上,白天帮人干农活,晚上露宿在雇主的院子里。

尽管无家可归,可当他抬头看见夜空的繁星时,总是倍感自由。

后来,艾格尔凭借靠谱的名声,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在雪山上修缆车。

瘸腿的他不输任何一个正常人,甚至干得又快又好。

几年省吃俭用下来,艾格尔买下一小块农地。

至此,他终于有了安身立命之地。



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曾说:

如果我无法改变周围的环境,那么至少我可以改变自己,去别处寻找我需要的东西。

艾格尔的逃离并非懦弱与逃避,而是遵循生存本能,避免自己遭受更大的伤害。

果断远离有毒的环境,是对自己人生负责的第一步。

只有先在物理上远离创伤源,才有可能在心理上重建安全区。



生活再苦,也会有甜,玛丽就是艾格尔生命中的那束光。

几个月前,落魄的玛丽来到镇上的旅馆找工作。

她干活麻利,从不娇气、抱怨,她的坚韧品格一下子吸引了艾格尔。

相像的两人彼此靠近,很快陷入热恋。

一向沉默的艾格尔,在她面前也话多起来。

他第一次如此渴望与一个人共度余生,于是斥巨资精心准备了求婚仪式。



婚后,两人一起规划未来的生活。

艾格尔主动向经理申请更多的工作,他想给玛丽更好的生活。

他一点也不觉得工作繁重,因为家里永远有人为他准备好晚餐。

晚餐后,玛丽还会雷打不动地给艾格尔念杂志上的故事。

曾经缺爱的艾格尔终于被爱紧紧环绕,可惜,命运偏偏喜欢和他开玩笑。

一场突如其来的雪崩,瞬间摧毁了夫妻俩精心布置的小屋,也带走了玛丽的生命。

葬礼上,艾格尔两眼空洞,坐在地上一动不动。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的力气仿佛被抽干了。

他听不见周遭的声音,满脑子都是玛丽的模样。

恰在此时,二战突然爆发,心灰意冷的艾格尔选择奔赴战场。

战场上严寒刺骨,生命在炮火下显得如此脆弱。

艾格尔被抓进战俘营,一呆就是八年。

在这个牢笼里,他不得不忍受饥饿、任人驱使。

没想到,这种极端的苦难,反倒将艾格尔从丧妻之痛里拉了出来。

干不完的苦力活让他无暇沉溺于过往,活下去成了眼下唯一重要的事。

艾格尔终于明白,人必须从痛苦中抽离出来,才能过好当下。

于是,他捡来纸笔,给远在天堂的妻子写了封告别信。



很认同网上的一句话:

接受本来的样子,而不是你希望的样子,这是所有苦难的终结。

你越纠结命运的对错,就会在痛苦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最终耗尽了自己的生命力。

倘若你把目光看向外部世界,就会发现世上从不缺少痛苦。

用行动充实自己,时间自然会抚平你的内心伤痛。



艾格尔刚从战场回来,便迎面撞见养父。

养父的妻子和儿女都在几年前意外去世,他孤苦伶仃的模样,激起了艾格尔的同情心。

当年若不是他收养自己,自己恐怕早就流落街头。

但那些挨打的画面仍历历在目,艾格尔的内心百般纠结。

他想借此机会与过去和解,却发现自己根本办不到。



不久,艾格尔的家乡被改造成度假圣地。

原本偏远的村子逐渐热闹起来,电视、汽车等新鲜事物不断涌入。

年过半百的艾格尔无法适应这种变化,相比之下,他更愿意和山上的植物为伴。

更何况,村子里的一切总让艾格尔触景生情,回想起玛丽的音容笑貌。

所以,他索性在雪山上垒起小屋,过上独居生活。

一天,艾格尔独自在山间散步,意外碰见一对迷路的老夫妻。

他和雪山相处了一辈子,熟悉山里的每一条小路。

艾格尔成功帮助老夫妻下山,还顺道引领他们欣赏了这一带最美的风景。

老夫妻千恩万谢,直夸他是个好向导,还给了他一笔不菲的费用。

第二天,受到启发的艾格尔做好宣传牌,在广场上招揽到不少游客。

这个工作很好,他乐于倾听别人的对话,也喜欢在大自然里徒步。

一次带队途中,艾格尔路过自己原来的老房子。

未清理的废墟见证着他和玛丽的爱情,一想到这,悲伤便涌上心头。

可艾格尔来不及停留,继续带领队伍前进。

等到队伍登顶时,远处的太阳刚好升起来,壮丽的雪山一览无余。

所有人都在为大自然的美景而欢呼,艾格尔却低下头看见:

一滴微小的露珠顽固地附着在草茎上,同样折射着阳光。

太阳平等地照耀着一切,山谷也接纳着所有大大小小的生物。

艾格尔猛然醒悟:

生命的完整,不在于完美无缺,而是带着所有的痕迹,依然存在于这片天地之间。

外界的一切都只是在自己身上发生而已,过去的伤痛,不必非得放下。



诺奖作家加缪曾说过

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伤痛活下去。

不强求自己遗忘伤痛,也不刻意回避痛苦的回忆。

相比于控制,允许才是更为强大的力量。



纵观艾格尔的一生,苦难如影随形。

他从未战胜过命运,却活出了自己的尊严与意义。

正如美国牧师查尔斯·斯温多尔所说:

生活的10%是发生在你身上的事,90%是你如何应对它。

受到外界伤害时,果断逃离伤害源;

人生变故降临时,接受失去往前走;

面对内心伤疤时,允许一切的发生。

真正的强大,不是无所畏惧、从不受伤,而是随时都能收拾残局,重新出发。

与朋友们共勉。

作者 | 金白

主播 | 闻悦,爱唱歌的主持者,公众号:听闻悦。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公众微信号:十点读书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