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孩子的生气,为什么放假我还要读书

发布者: dreameryang | 发布时间: 2017-1-16 19:55| 查看数: 1720| 评论数: 0|

考试前我问孩子:“马上要考试了,期待吗?”


孩子痛快地回答:“期待啊!连我们班的那些差生都盼望考试呢。”我差点笑出来,她也就是在中等徘徊,还把自己弄到好孩子堆里了。“其实吧,我们是既盼望考试,因为考完试就放假了;又不愿意考试,学习好的同学也许愿意考试吧。”有点回归事实了。可为什么就不能努把力,让自己的成绩也好点呢?想不明白。


再差的分数也抵挡不了放假的诱惑,这不仅是事实,更是孩子真实体验的表达。


后来我仔细想了想“假期”这个东西,感觉设计得太好了——它让人有了盼头。


最短的、最不像假期的假期应该是“晚上”,作业再多、工作再忙,你总得让我睡觉吧?!哎,先睡觉,什么事明天再说吧。


其次就是“周末”了,原来歇一天,现在歇两天,据说今后会歇两天半,希望有一天能歇到五天半。多好啊,周一就开始盼,盼着盼着就到周末了。科学家还研究呢,人们一周当中周五下午的心情最好,而周日晚上的心情最差。据说还有一个什么“星期一综合症”,说是患了这种病的人周一哪儿哪儿都不舒服。孩子身上有吗?听说有的小朋友周一早晨去幼儿园会特别地闹腾。


再就是小长假了,可以全世界玩,也可以睡个昏天黑地。而对孩子来说,诱惑力最大的当属寒暑假了。


没白没黑地连轴转,谁也受不了,无期徒刑给人心理上造成的压力绝对比一枪毙了还大。所以,让人们得到休息,应该是所有假期的主要目的。

问题来了,除了“晚上”,其它的假期孩子能得到休息吗?


去年的暑假期间,具体的时间点忘记了,有一次为了让孩子能更多地、更好地、更自主地学习,我开始教育她,说着说着双方的情绪就有点不对劲了,再接着声音就都提高了,最后她喊出了一句:“放假就是玩的,如果放假了还天天学习,那为什么还要放假呢?直接上学不就得了?!”我在学校都天天读书,做作业,放寒假,马上就要过年了,为什么还要我拼命学习啊?!


寒假的开始,意味着一个学期的结束,一个新的开始,但类似这样的对话充斥在很多有读书小孩的家庭中。遇见这样的对话,有的家长选择“妥协”,有的家长选择“无视”,有的选择条件交换等等。


为什么很多小孩都不喜欢读书?因为我们大人只是让小孩读书,却没有告诉小孩为什么读书。


对于读书学习,我们很多人都喜欢一步到位,只喜欢阶段性努力。但人生哪有那么多一步到位的事情?何况是读书,罗马城不是一日建成的,都需要一步一步地去积累。就像工作,如果能被有“背景”的父母安排到某单位,很多人更愿意选择“混日子”,每日正常上下班,不会加班熬夜,这种工作生活简直就是完美。


但现实更多的人却只能去一线、二线城市等等地方闯荡,熬夜加班、挤公交、蜗居等,从底层做起,慢慢做到想要的足迹。很多人毕业后出路不同,就像很多人对待读书态度不一样的道理,结果有好有坏。有的孩子,觉得家里能给他所想要的一切,或许他会反问我为什么要读书?这或许是父母的错,给了最好的物质条件,却没有给最好的精神食粮。


如果你没有权利选择更好的背景,或许拿起书是对你最好的选择。


如果你没有权利选择更好的资源,同时还贪图安逸,不愿读书,或许你被落在后面的距离只会越来越远。大家一起毕业时候,也许你还收获的只是一张毕业证书,而不是一份将来。


我们总是羡慕成绩事业有成、成绩好的同学、朋友,但你只看到别人的光鲜,却不知道他们的辛苦。


就像一个小孩在和大人“争取”玩的权利,却不知其他人在默默看书;当一个家长向自己小孩妥协时候,却不知其他人在引导读书的意义。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苦”,但读书辛苦这就是现实的。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强更好学,才能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取得自己想要的成绩。



因此,当你的同学或朋友的小孩取得优异成绩,你却还在及格线游荡,没什么不平衡的,除去家庭、学校、社会等等因素外,读书的成功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到的。


很多小孩或大人会说,以后努力就好了,但可惜时间不等人。我们假定一个人能活到80岁,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共16年,在校读书时间不到四分之一。用我们人生不到四分之一时间去努力读书,有何不可?


没那么多以后,有多少人离开校园后,愿意去重新拿起书本。

小学不努力,初中会有差距;
初中不努力,高中会有差距;
高中不努力,大学会有差距;
大学不努力,工作会有差距;
工作不努力,人生会有差距。
很多时候,除了努力,你一无所有。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