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你会取笑别人吗?

发布者: david | 发布时间: 2006-2-27 14:39| 查看数: 3013| 评论数: 1|

引子:大家一起出门旅游,旅游车上播放的是一部无厘头的搞笑剧,有的人看过,也有人没看过,有一个朋友因为是第一次看,看的津津有味,甚至为主人公的某些遭遇感动地哭了,由此遭到了好多周围玩伴的嘲笑。我相信朋友们的取笑是善意的,并没有带着故意的成份,然而被取笑者并不一定很舒服,毕竟是感受到了嘲笑。

回望到职场,有很多时候你是不是有时也会不小心成为别人的笑柄,你有时候是不是也会取笑别人的“傻”?如果你被取笑了,朋友们什么样的方式你是可以容忍的?什么样的方式你是无法接受的?如果你是取笑别人的人,是什么让你这么做?能不能换一种别的方式,让对方能够接受呢?

我们经常取笑别人,也被取笑

Xy 有时候取笑只是一个无意识的动作,可能别人的话并非带着恶意,别人只是在阐述着一个事实,可往往在很多时候,当事人或者周边的人可能会觉得这样的话语带着取笑的意味。这最主要的不在于别人是否取笑你,而是你的心是否很在意别人的话。因为大家都处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每个人都不是独立的个体,所以大家都会很在乎别人的看法,今天是在意同事有没有看到我的丑态,明天是关心主管有没有看到我的工作能力,后天是想我今天该如何更好更完美的表现自己厖偶尔也会想,人为什么活着这么累,如果大家都放松一点,稍稍不在乎点自身在别人眼里的形象,那取笑也可能不复存在了。

对于取笑别人的那方,应尽量考虑别人的感受,可能你觉得无意的一句话,而听者在心中已回味再三,如果你无意之中可能发现了某人的非闪光点,请不要大肆宣传,只需自己在心里知道,原来他是这样一个人便可以了。就算你宣传了,也请在尊重他人的情况下,在不添油加醋的情况下,把事情的事实讲述出来。毕竟你取笑了别人,别人难免会记恨于你,何必为了口舌之快,无意间得罪人呢?

Jinshengtan 取笑是休闲时的一杯奶茶或一杯咖啡。它不同于贬义的讥笑和嘲笑,二者的分水岭:前者仅失面子,后者深伤人心。取笑的“取”字,为什麽要用耳朵旁,而且用左耳旁?它是想告诉我们:对于取笑,双方当事人都应该左耳进右耳出,不必太在意。人的一生中,谁人不取笑别人?谁人不被别人取笑?

Mark 取笑两字即取某人之一点而笑之。如果取的别人的点是优点,说者得利,闻者开心,结局是皆大欢点。可如果取笑别人的缺点,那就是说的人可能无意,只想活跃下气氛,可却伤害了被取笑对象。取笑不是不可以,只是需要看取笑者的功力,如何能表现出自己的幽默水平,可以让被取笑者与周围人都能哈哈大笑。

取笑别人时需要注意3点:①不要因为别人身体或智能等不能自身改变或自身决定的因素为取笑对象;②不要当着众多人的面(特别是领导的面)取笑同事的工作能力;③不要因为一个人对他人的取笑,跟风取笑。

在3场情况下可以无恶意的取笑别人:①在非重要场合,大家都较轻松的“拉家常”时;②某人的某个缺点是众所周知,且他自身也并不太在意;③取笑别人需点到为止,不要盯着一个话题重复的说,以免引起他人反感。需要注意的是,取笑完别人,一定还需要说点好话捧捧被取笑者,同事之间的感情是最重要的,平时工作抬头不见低头见,为了点取笑的小事伤了大家的感情,就太得不偿失了。

Vivi 我是一个经常被别人“取笑”同时也会“取笑”别人的人,当然这里说的“取笑”是善意的,而不是嘲笑。无论在同事还是朋友中间,我很乐意充当被“取笑”的对象,到不是说我脸皮厚,因为我明白大家完全都是友好的。一来可以活跃气氛、二来,也能增进大家的感情。比如因为胖,所以有时候会成为大家开玩笑的话柄,我一点都不生气,反而会督促自己要控制体重。

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能分出谁是真心的,谁是讽刺的。当我拿别人开玩笑时,我也会注意分寸,每个人的承受能力不同,所以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在伤口上撒盐,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上的事情还是少做为好。但是如果遇见那种故意嘲讽,明明伤害了我却还一笑而过的人,我当然不会嘴下留情,肯定会有力反击!

与人相处,诚字为先。以一颗真诚的心对待身边的同事朋友,并且充分相信别人对你的真诚,偶尔开个玩笑或者被开玩笑,又有何妨呢?

碧落 关于取笑,特意去查了《新华字典》,取笑包含了两层意思:①取乐讥笑;②耍笑,开玩笑。所以取笑是有些“负”性元素在内。取笑是有底线的,越线的就会伤害到别人,没有越线,就是一种玩笑,或是一种提醒。当然每个人的底线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人的敏感度和承受力也不相同。

网上曾做过调查,大部分人如果被取笑后或多或少还是介意的。所以有些时候有些东西还是不要随便玩笑或是取笑,比如别人对某事某物的感受,比如外形上的胖与瘦等等。虽然现在琼瑶阿姨的书已经不流行了,但并不代表有人看她的作品流泪时,我们就可以取笑或是开玩笑。人的感受和自己的经历有关,每一份感受都是真切地体现,与流行或是落伍无关。

至于胖瘦更是要谨慎了,记得电视台曾做个节目,是关于胖的话题。现在的人对于这个词太敏感,别说开玩笑还是取笑,就是不经意的一句话,都会引来相关人士很多联想。为什么?压力来自于我们的大环境,我们的公众审美观,屏幕上报纸上宣传的就是骨感美,人造美女,又如何让别人相信自然的,健康的才是美呢?

取笑≠玩笑

Jim 说到取笑,我认为这是开玩笑的手段之一。玩笑开的好可以活跃气氛,开的不好自然也能搞砸,尴尬气氛。本身玩笑就是把双韧剑,何况取笑呢?

我想一个懂的开玩笑的人一定是能把握取笑的时机、方式和度的。会取笑别人也会进行自嘲。这本身的一切都不是针对人的,点到为止,而不是人身攻击。目的都是为了活跃气氛,大家开心。话说回来,前面讲的一切可能是理想状态,言者无意,听者有心,一句话还是可以辨出许多味道来的。所以一般人请勿模仿。个人观点:本着取笑10句,尴尬一句的原则,我愿意把取笑进行到底。

小艾 “取笑”这个词本身就是贬义,并不一定完全适合这种情况。有时候大家彼此之间开开玩笑,并不是想取笑某个人,而是为了搞活气氛,有时也是朋友之间感情的体现。如果是一个半生不熟的人,又怎么会越矩去开玩笑呢?何况同事之间,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谁也不想大家的相处只是带着公事般的笑容,客客气气,好像面对客户一样吧?

不过凡事总有个“度”,开玩笑也是。也许你一句无心的话,在别人听起来就很不舒服。遇到大度一点的,可能过一会就忘了。但也难免会有小心眼的人,说不准以后就揪你的小辫子。因为一句话而彼此伤害岂不是得不偿失?所以我觉得玩笑还是不要随便乱开的好。而如果是取笑别人,就是自以为处于优越的位置,从心底看不起别人,而故意去伤害他人,那是绝不可取的。


小白 小时候,常会被我哥取笑,那种心里上巨大的打击好像只有哭泣才能将压力发泄,那时候我认为会取笑别人的人是强者,相对的我只是个被欺负的弱者,我在一次次的哭泣中也学会了三寸不烂之舌厖

  但是长大了,发现这嘴是祸,很容易伤害一个人,只为了博得欢笑。那时的取笑其实是很可耻的玩笑厖取笑的关键就是说出重点,毫无掩饰,所以导致我现在说话很直接,我头曾对我说:你的嘴会毁了你。我想这句忠告让我学会自我约束。我定下了原则:绝对不嘲笑别人的生理缺陷;不在别人伤疤上撒盐。只拿小错误或快乐的事情开玩笑,玩笑的对象也只限于彼此了解之人。单独相处的情况下对于熟悉的人适当的玩笑可以增加彼此的亲密度,而对于不熟悉的人,我更愿意和他拉些家常,以免说者无心听者有心而导致误会。人多的场合,玩笑的对象选择熟悉的人有利于调节气氛,也容易缓和新同事的情绪,帮他更好的融入环境,不过不要太过,注意顾及当事人的感受。

取笑和玩笑不一样,取笑多少带点恶意成份,目的不良的。玩笑是取笑的升级版本,取笑这事情一定要做,不断反复尝试才能把握原则,才能把取笑变成玩笑。再强调下,被取笑或被开玩笑的当事人内心的孤寂的,适当的时候我们应该伸出援手。

小南 这还是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我发觉,好像开的起玩笑的人会比较有人缘,有些人天生性格就是严谨、不苟言笑、自尊心极强。任凭其修炼我想也没法改变的。

个人认为 “取笑”是个贬义词。例子中说的朋友第一次看电视剧被嘲笑的那件事情,我以为说是“取笑”就有些上纲上线了,可能只是同事间表示友善亲昵的玩笑罢了,因为是“遭到了好多周围玩伴的取笑”,所以我想不至于大家都对那个同事有意见而“取笑”的,只不过想活跃一下团队气氛而已。如同“鄙视”这个词,看了“河东狮吼”后,办公室里都拿“我鄙视你”作为开玩笑的话语;或者吃完饭没事唱唱“猪之歌”,互相嘲笑一下彼此的“救生圈”,这些都是同事间善意的玩笑,只不过是想活跃一下办公室严肃的气氛而已。

当然,一般我们都会开一些善意的玩笑,但由于每个人的底线不同,所以大家对于玩笑的接受程度也不同,超越对方的底线了,即便周围的人都觉得无妨,但还是会伤到对方的心。所以在办公室里开玩笑,还是要看双方的熟识程度,基本上要做到知己知彼,否则无趣事小,伤人事大。

至于自己,因为比较开得起玩笑,所以一般不是丧权辱国、人身攻击的玩笑我都承受得起,但极不喜欢拿个人隐私来开玩笑,也反对牵涉到家人和亲友的玩笑。

因为自己比较开得起玩笑,所以我也喜欢和别人开玩笑,关系越熟,说话也越放松甚至放肆,当然,是在试探和熟知了对方的底线的条件下开开玩笑,自己不喜欢的玩笑,我也不会开到别人头上去。至于“取笑”,我说过我认为那是一个贬义词,所以我不“取笑”别人。然而,毕竟人和人是不同的,“甲之熊掌,乙之砒霜”,如果真让对方感到难堪,并且我触犯了别人的尊严的话,我愿意道歉。

取笑与打牌

Jinshengtan 忽然想起了打牌,打大怪路子,所有的新手都经历过“三步曲”:第一被人骂,第二对骂,第三骂人。取笑也是这样,先被人取笑,然后再取笑别人。 打牌被人骂是因为牌技不行,至少是打错了牌,被取笑者也是某方面搞错了点什么,而被取笑。二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欺小,强吃弱.(至少在某时某地是如此)。假如这观点能成立,我们只能对取笑者敬个礼:请你注意保护弱者。

小鱼 打牌过程中我就是经常被人骂的那种,尽管自己也稍加锻炼些技巧,可就是没打牌的天分,结果还是继续被人骂,直到后来我对打牌很抗拒。原因很简单:不是我不喜欢,而是怕被别人骂。

我不是那种小气的人,总把别人的玩笑话耿耿于怀,一次两次的取笑我尚能一笑而过,但次数太过频繁终究还是会让人心生厌烦的。这就存在着一个度的问题,无论是玩笑也好,还是带有贬义的取笑也好,假如重复过头,就算是再亲密的朋友也会翻脸的。所以,当你在开别人玩笑的时候,得先掂量一下你和对方的关系究竟达到怎样的程度,在互相了解对方个性的前提下,适当地开些玩笑也无伤大雅。但别太过分,也不要不分场合地乱开玩笑,尤其在大庭广众之下拿别人的事儿来说,就显得太不尊重别人了。

和尚 说到打牌取笑的事,让我想起真有这么一会事。我的朋友“老夫子”平时很谦和的,说话也很有礼貌,可是一到打牌时他就象换了个人似的,显得特别地“较真”。有次他和他女朋友一起联手打80分,他女友平时打得少,有时出牌慢,有时也会出错牌,于是他就特别生气,开头还是取笑,后来就有点过头,大有恨铁不成钢之意。女友平时算是好脾气,那天终于也忍受不了把牌一摊不打了,弄得我们周围的人有些尴尬。他本人倒是不觉得什么,说都是自己人说点“重话”,取笑一下没什么的。

心里想,就算自己说话也得注意分寸,有些取笑尽管说者无意,但听者却是不得不在心里起个疙瘩。(完)

最新评论

codger 发表于 2006-2-27 16:52:22
挖,厉害,一个关于取笑不取笑的话题,竟然可以写出这么多来。其实说者无意,笑者无心,皆可淡然处之矣。即便真是指桑骂槐、笑里藏刀了,也大可不必与此小人计较,你还走你的路,你还看你的书,不比在意矣。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