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为什么现在好多人拿不出1万块,却觉得100万是小钱?

发布者: enfamily | 发布时间: 2025-11-15 21:25| 查看数: 15| 评论数: 0|

▼点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十点主播绛染朗读音频


(点击右边三个点,可调整速度,电脑上可下载)

前段时间在网上刷到一篇帖子,有位博主挑战躺平花完一万块钱去上班。

这一躺,就是四个月。

期间她看了牙齿,买了电动车,将一万块钱花得七七八八,日常生活开销只占了三四千。

评论区看完博主的记录犹觉得不足,毕竟一万块钱如果只是用在日常生活开销,能支应大半年。

但更多的人,只感到惊讶。



同样的一万块钱在他们的手上,是花一个月还要欠点花呗;

是吃吃喝喝停车费加油费水果零食哄自己上班。

有人嫌一万太少,有人觉得一万太多。

同样的一万块,不同的人过出了不同的生活质量。



知乎有个话题引发了五千多条评论:

为什么现在好多年轻人兜里没有1万块,却觉得100万是小钱?

北京理工大学博士Tensor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在大学读博时,他一个月的生活开销是2000块。

吃食堂、住宿舍,2000块的“小钱”让他过上滋润的生活,也让他开始畅想往后的“大钱”日子。

打听到同专业的学长毕业后的年薪有18万,他心里一琢磨:这相当于月入过万,8年即可跻身百万富翁。

上千块的名牌鞋,一个月能买六七双;

三万块的名牌包,他三个月就能买一个;

三百块的自助餐,一个月工资能吃30顿。

听到妈妈电话里的家常,说谁谁谁借了一万块钱去做手术,他都纳闷不已:

“一万块钱都拿不出来吗?不就是一个月工资吗?”



和表哥微信聊天,他也笃信自己两个月就能攒够市中心的首付。

直至开始工作,他才意识到现实有多骨感,钱有多难赚。

35块钱一斤的肉,要讨价还价到32;

洗脸的水要冲马桶,不打折的洗面奶不下单;

10块钱的滴滴,比不上2块钱的公交经济划算。

一百万因为不曾拥有而觉得太少,一万块钱真在手中只觉得沉重。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轻易拥有那一万块钱的存款,更不是所有人能好好对待这一万块钱。

刷短视频,看别人动辄花几万、几十万,便觉得自己手中的一万块钱不算什么。

奢华生活的展示时,人们很容易对自己的存款产生怀疑,甚至开始模仿那些超出能力范围的生活方式。



于是,几十块的网红小吃,几百块的娱乐,几千块的旅行都成了消磨这一万块钱的方式。

到最后钱从花不完,到不够花;存款从存得少,到存不住。

经济学者薛兆丰教授在《薛兆丰漫画经济学》中指出:

“普通人要致富,第一点不是挣钱、不是学习,而是避坑,也就是说要避开生活当中那些不好的东西。”

这不好的东西,或许就是那些无孔不入的消费诱惑。

商场里闪烁的霓虹灯,手机屏幕上不断弹出的商品推荐,都在悄无声息地瓦解着人们存钱的决心。

看似小额的支出,就像温水煮青蛙,一点点蚕吞着那几万块钱的存款。

但在“想要”和“需要”之间,一万块钱可以是零花钱,也可以是救命钱。

小钱是生活中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却也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生活智慧的地方。

无论有没有攒大钱的能力,都不要忽视小钱的份量。



曾听说过一句话:

“我们知道花掉一百万的无数种方法,却很难知道存出一万块的一种方法。”

攒下一万块并非易事,它可能意味着无数次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舍弃想要的“体面”,克制住冲动消费的欲望。

为了几毛钱和摊主拉锯,或者为了省下一杯奶茶的钱而选择步行回家。

微不足道的小事,构成了普通人的日常。

而一万块钱的购买力,也远超许多人想象。

它是一位农村老人全年辛苦种地的收入、一名普通大学生半年的基本生活费,或是一个普通工薪家庭三个月的基础开支。

这笔看似不多的钱,能在关键时刻支撑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甚至成为渡过难关的重要依靠。

被低估的“小钱”,搭建起了安稳生活的根基。



然而许多人却看不到自己手中的小钱,总是盯着别人的大手笔消费,总想赚大钱。

殊不知当你想走捷径赚大钱时,别人盯上的也是你的小钱。

公司一位同事的妈妈做着保洁工作,一直有心转行。

有人主动联系她,声称有资源介绍她做短剧演员,并承诺提供专业培训。

同事妈妈十分心动,与对方签订了一份合同,支付了3万块培训费用。

然而,交钱之后,对方便彻底失联。

毫无疑问,她被骗了。

无奈之下,同事妈妈决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但在起诉过程中,有人说能帮她查询收款人身份信息,需要三千块,同事妈妈急于要回三万块,就交了这笔钱。

当然,这还是骗局。



《世说新语》里写道:

“小富由勤,大富由命。”

实则天命不可测,小钱也难有大回报。

理性看待“小钱”,珍惜每一分资源,是对生活的基本尊重,也是一种长远的智慧。

真正活得明白的人,懂得对小钱保持敬畏,而非一味追求虚幻的“大钱”。

因为它能成为生活的保障,也能让人付出沉重的代价。

大多数普通人无法掌控或无法得到命运带来的大富大贵,但通过珍惜小钱、合理规划,却能够为自己创造一份安稳与从容。

毕竟,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脚踏实地、精打细算始终是普通人通往更好生活的可靠路径。



在视频播客《陈鲁豫·漫谈》中,窦文涛的一段自述很有意思。

他说他不爱上班,不上班的日子要比上班过得快乐。

他喜欢自己的生活,有许多愿意投入其中的爱好。

如果有机会,他非常适合当遗产继承人。

可惜老天爷不给他这个机会,总是大钱没有小钱不断,以至于他不得不一直工作。

这番话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如果有机会,谁不想一夜暴富,过上不用为钱发愁的生活呢?

但现实往往是,大钱没有,小钱却在不经意间溜走。



就像普通人存钱的三道坎,每一道坎都暗藏风险:

第一道坎,是1万元的起步积累。

难的是改变消费习惯,从随意花钱到学会精打细算。

第二道坎,是10万元的小目标。

考验耐心和规划能力,一旦贪图高回报,就可能陷入骗局或亏损。

第三道坎,是30万元的跃升。

越接近这个目标,诱惑也越多。

换车、买奢侈品、盲目投资……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

存钱花钱的过程本质上是一场与自己的较量。

从1万元到10万元,再到30万元,不因为眼前的诱惑而迷失方向,也不会因短期的利益而放弃长期的积累。



不预设自己拥有多少,而是用有限的资源,哪怕只是几百块、几千块的存款,支撑一个人度过低谷期的力量。

大钱难得,小钱不断才是普通人的生活常态。

在“小钱时代”里,学会看见并珍惜每一分钱的价值,是普通人最真实的生存智慧。

一、自带主义

比如自带水杯、自带午餐,减少在外消费的频率。

自带主义不仅是一种节约的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通过减少对外界资源的依赖,人们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节奏。

重新审视什么是真正的需求,而不是被消费主义裹挟着盲目花钱。

更重要的是,自带主义能够培养一种自律的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

当人们开始重视并实践“自带主义”,就会发现原来我们想要的生活就藏在那些被我们忽略掉的小事之中。



二、牢记“200块原则”

拿出一部分的钱作为心理能承受的预算,培养判断“值得与否”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零星支出,也不必为花钱羞耻。

好比如200块钱。

超出200块钱的开销,需要考虑这笔钱花得值不值。

而在200块钱以内能解决的,则是能让自己过得舒服的小事。

既不过度节俭,也不肆意挥霍。

说到底,小钱要攒,也要花。

陷入“拼命攒钱,不敢花钱”的循环,只会背离幸福本质——

小钱的价值,在于流动中创造生机。



曾经有人问了国学大师南怀瑾一个问题:

什么人最容易获得财富?

南怀瑾回答:

“那种不耍小聪明、不使手段、不打歪主意、诚实本分的人。”

人这一辈子的每一分钱,都蕴含着做人的因果关系。

为了眼前利益不择手段的人,最终可能失去人心;

总想走捷径、贪小利的人,占了一时便宜,也会消耗自己的福报;

相反,不追求一夜暴富,也不贪图捷径,通过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才能为自己创造稳固的根基。

即使财富不会迅速膨胀,但也能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河。

或许,在钱上越“老实”的人,越能走到最后。

点个,愿小钱时代,你我都有源源不断的“小钱”幸福。

作者 | 微微

主播 | 绛染,电台主播、爱配音,神秘的爱猫人。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公众微信号:十点读书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