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天才少年学术造假,天才少女跌入粪坑:多少父母把为孩子铺路,变成了“挖坑”?

发布者: scarecrow | 发布时间: 2020-7-19 15:45| 查看数: 824| 评论数: 0|



作者:洞见·夏天

真正的一鸣惊人,都是蛰伏已久。


(点击右边三个点,可调整速度,电脑上可下载)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佳音朗读音频

01

近日,两位天才横空出世。



昆明一位小学六年级学生陈某,完成了一项硕博研究生才有可能完成的科研项目。

《C10orf67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

不仅研究方向艰涩难懂,普通成年人望尘莫及。



而且小学生从对科研项目的一无所知到游刃有余只用了短短5天的时间。

无论是领悟的速度,还是融会贯通的能力,都堪称“奇迹”。

小学生也因此获得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三等奖。

消息一经曝光,全网哗然。

这种级别的项目,需要足够的学科知识储备,需要阅读大量的英文文献,需要一个高精尖的实验室,以及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一个小学生怎么可能独立完成?

果不其然。




小学生的父亲和母亲都是科研人员,所从事的研究课题正好与小学生的得奖选题密切相关。

广大网友唏嘘不已:

这哪是神童,分明是父母背后操刀的作品。”

迫于舆论的压力,大赛组委会介入调查并发布处理结果:

项目研究报告的专业程度超出了作者的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项目研究报告不可能由作者本人独立撰写。

因此决定撤销该项目奖项,收回奖牌和证书。



小学生的父亲随后发表道歉声明:

“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孩子自幼对科研有浓厚的兴趣。

是在老师,父母,和研究生的共同指导下,掌握了该项目的基础概念和研究方法。

是我过度参与了孩子书文本材料的编撰过程,使用了大量生物医学专业术语,给广大媒体造成了困惑和误解。”

一个过度参与,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

想起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曾说过一句话:

在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过程中,成人始终像“一个拥有惊人力量的巨人站在边上,等着猛扑过去并把它压倒。”

深以为然。

父母想要给孩子戴上“天才”的光环,为孩子铺就一条康庄大道。

想要孩子靠着父母的便利优势,坐上“直升机”,腾空而起。

却从没有想过,把孩子放在“风口浪尖”上,摔下来会更疼。

02

另一位“天才少女”更为惊人。



岑怡诺,年仅14,一脑袋的头衔。

各个都闪烁着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光芒。

而最让人头皮炸裂的是:

她,一天能写300首词牌,2000首诗,15000字小说。

平均43秒一首诗,一个人一个月的作诗量比得上整个盛唐。

网友戏称:

“李白秀口一吐,才半个盛唐。

岑怡诺秀口一吐,上下五千年都兜不住。”

面对网友的嘲讽和质疑,岑父为女儿打抱不平:

“2000首的数量是真实的,状态好的情况下2500首,3000首也不一定。”

岑父为女儿越卖力地洗地,网友们越努力地力证。

网友们扒出岑怡诺的诗,群嘲:“形似神俗,毫无意境。”



岑父狡辩:“我没有说词有多精湛多好,作诗是比打字速度。”



网友们扒出岑怡诺演讲的视频,惊呼:

“妥妥地成功学传销。”

岑父不服:“她师承创业大师姬剑晶,她的老师就是这样教的。”

我很想用范冰冰的名言为岑怡诺发声:

“你经得住多大的诋毁,就经得住多大的赞美。”

然而,网友继续爆料,岑怡诺所谓的头衔,诗集,都是假的!

出版她著作的出版社,闻所未闻。



捐赠给抗疫志愿者的“清丽琅舒缓液”是爸爸公司的产品。



记者证是爸爸的一个海外朋友授予的。

她不是真正的“天赋异禀”,而是被父亲处心积虑包装而成的“天才少女”。

洋洋得意的作品一夜间成为众人的笑柄。

失落的是父亲,受伤最深的却是孩子。

北野武曾说过:

“打败对手最妙的方法就是毫无意义地一个劲夸奖他,毁掉一个艺人不需要枪炮子弹,只需要愚蠢的观众。”

因此,毁掉一个孩子最高明的方法,就是让他以“天才”自居。

岑怡诺小小年纪就有出口成章的才华,有面对千人演讲自如不怯场的风采,假以时日,也必定会绽放光彩。

但岑父却在孩子本该积攒实力的年纪,过分宣扬孩子的优势,过分夸大孩子的成绩,使孩子在自己的急功近利中,错失了另一个自我。

俗话说:爬得越高,摔得越疼。

父母把孩子捧得越高,孩子摔得越是遍体鳞伤。

曾经得到的鲜花和掌声,也会变成狠狠的讽刺。

03



三年前,河南一名年仅10岁的女孩张易文,名噪一时。

她没有参加过一天正规义务教育,却成为了当地年纪最小的大学生。

把她当作自己的教学实验的父亲,也因此一举成名。

然而,小学年纪就被强行塞进成人世界的张易文,与周围的一切都格格不入。

她胆小,孤独,总是需要舍友形影不离地照顾她。

她听不懂同学们讨论的成人话题,无法回应同学们的话题,更无法融入同学们的圈子。

她没有经过12年的正规教育,有很多的知识漏洞,大学的课程也让她格外吃力。

10岁上大学的神童光环成了她近乎羞辱的“荣耀”。



孤独无助,和重重压力,让她无所适从,几近崩溃。

她想退学读初一,父亲不准,她怒斥父亲:

你毁了我的人生。”

想让女儿20岁博士毕业搞科研,最终成了父亲一个人的臆想。

如今,大专毕业的张易文,求职无门,只好回到父亲的私塾做助教。

想起作家桐华曾说过一句话:

“有人将恶意藏在夸赞下,也有人将苦心掩在骂声中。”

张易文的父亲一心想把女儿培养成“天才”,想让女儿在他人的艳羡和称赞下荣耀一生。

却从未想过什么是“浮光一现”、“泯然众人矣”。

好心变成了伤害。

网上流传一句话:

面对敌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连上场的机会都没有。

同样的,想要孩子真正的出类拔萃,就必须要让他有足够的积蓄沉淀。

过早地锋芒毕露,是内耗。

真正的一鸣惊人,是厚积薄发。



04

我们想让孩子少吃点苦,想让孩子少走一点弯路,想让孩子站在父母的肩膀上,赢在起跑线上。

这本无可厚非。

错就错在,心太急了。

忽略了才华之所以横溢,是因为厚积薄发。

最近,李子柒背后的男人火了。

他在李子柒的粉丝只有1万的时候,和李子柒达成了合作,给了李子柒大量的微博流量扶持,使李子柒一跃成为颇有名气的微博博主。

但他却在李子柒风头正起的时候,拒绝了一大波想要合作的广告商。

“不赚小钱、不赚快钱,不赚短期影响大格局的钱。”

他希望李子柒专心打磨自己的作品,全身心投入自己的视频制作,把自己的品牌价值做到无可替代。

事实正如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那样。

李子柒成了中国文化输出的代表,更被作为正能量的榜样写入小学生试卷。

不得不说,这个男人真的很牛。

他没有被眼前的利益蒙蔽,而是沉住气,让李子柒慢慢沉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同时也为自己创造了最大的价值。

中国有句老话: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所谓东风,就是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成熟的时机,大展才华。

其实,每个孩子的成长成才,都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我们只有让孩子的根茎足够茁壮,孩子才能破土而出,疯狂生长。

真正的一鸣惊人,都是蛰伏已久。

实力没有攒够,就是毒药。

为人父母,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和克制,用时间和耐心去打磨孩子的本事。

静水流深,孩子才会未来可期。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